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商们现在纷纷自保过冬,所谓“稳定压倒一切”,再头铁的都不敢扩张了。当房企不再大幅扩张,以前搞招聘的不招人了,搞投资的也不找地了,他们还能干什么呢?有些房企,就将焦点转向了内部。

1

最近,几个华润置地的朋友告诉我,置地的“内卷”又双叒升级了。多个城市公司正在陆续进行“起立坐下”的人事动作,就是员工就地下岗、再重新竞聘上岗,目前广西公司等城市公司已完成重新竞聘。有集团的朋友告诉说,风传集团会在下个月开始“起立坐下”。

怎么起?怎么坐?朋友说,集团的形式是员工答辩、领导来评审。已经走过一遭的城市公司的朋友说,类似述职汇报,和其他企业的竞聘差不多。

集团的朋友还说,“起立坐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位子可以坐下。听说会有一部分人没有岗位可以坐下来,要么走人、要么调去子公司。

其他行业确实很流行定期述职,频繁一点的公司可能半年就做一次述职,然后就会出现淘汰或者降级,述职结果不好,会影响奖金和职级薪资。

但是,一般来说,定期述职很少裁员,原因很简单:“裁员是要赔钱的”。

我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的时候,华润置地集团的人力部门就进行过一次部门内的“起立坐下”,当时就有一小部分员工因为没有竞聘成功,而被调走。

只是“调走”,并没有“优化”。一个在另外一家央企开发商工作的资深人力告诉我,“起立坐下”的逻辑不对。“房地产分不同专业,随便调岗不现实,这么做更大的作用是要干掉人,公司又不愿意背骂名。”

一位华润置地华南大区的朋友说,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说白了就是对原来的人不满意,如果大家都干得好,为什么要这么搞?”

“现在这个阶段,一些看起来很稳的房企,玩抢凳子的游戏,大概率不是为了优化,更可能是为了换人和营造紧张感。如果我是老板,我觉得下面精气神不行,需要拿小鞭子抽一下,也可能用这个方式。”一个在恒大干过多年人力的朋友告诉我。

这种神操作,以前万科也干过,万科最早是在2018年实行过“起立坐下”,一直延续到2019年。

当年就有万科的朋友告诉我,有人力部门的同事竞聘没通过,被调到了安全部门。“管人”的变成了“管安全”的,怎么看都不太安全。不久之后,那个被调岗的同事就因为绩效差,自己想通主动辞职了。

作为较早开始“起立坐下”的广西公司,几个华南大区的朋友说,广西公司出了系统性的问题。“前两年的业绩其实蛮好的,现在不管是业绩还是交付都不太好,所以要换掉一些人。”

克而瑞统计的广西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华润置地广西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均未进入前十。

2

相比集团员工担心的有一部分人留不下来,华南大区的朋友表示这波很稳、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去年已经优化得差不多了。”

其实华润置地在去年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城市公司合并。

华润置地在2020年提出了“降本、提质、增效”的管理主题之后,就开始对内部大刀阔斧地改革。先是在2021年2月,将六大区的区首整体换了一遍。到了6月初,变革组织架构,大区部门由13个精简为9个。

再是各个城市公司合并,整个华南大区被拆分成了深圳大区和华南大区,深圳大区拿到了深圳、东莞及粤东三个区域,原大区内的广东、福建、广西、海南被划进了新的华南大区。华东大区则由13个城市公司精简到6个。

在2021年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华润置地的高管对员工说,公司的人效跟中海、龙湖等标杆房企相比存在差距。其实华润置地的这一整套组织架构调整,对标的就是龙湖的扁平化管理。

直到今年的半年度业绩会上,华润置地管理层主动介绍公司的组织人事变革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带来的客观结果就是“人员优化”。城市公司合并,必然会出现一个岗位多个人竞争的结果。以华南大区为例,新的城市总是由集团指派的,剩下来的老的城市总自然降为副总经理,被降级的这些副总经理,有一些找到机会的自然就主动走了。

普通员工可能更焦虑一些,去年华南大区还没有动刀之前,我就听说腾讯的企鹅岛项目,一下子收到了很多份华润置地的简历。

回到“起立坐下”本身,这些年国企、央企纷纷改革,内部竞聘确实可以解决原有架构臃肿的问题。但你要说华润置地大动干戈是为了对标中海和龙湖吧,中海和龙湖这两家其实压根也没干过内部竞聘的事。

且不论这样的换人最终能得到多少效果,持续的向内动刀,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员工对“内耗”的抱怨。

不止是华润置地,现在房企都流行所谓的“向管理要红利”,无非是对内管控更严的,各种抠绩效、抠福利,其实是靠“减负提效”提高利润。

前面提到的中海,一直雄霸“人效第一”的位置,可能对员工实在是无处下手,中海今年在内部提倡勤俭简约,吃食堂都要实行“报餐制”了,中海的朋友说他就纳了闷儿了:“怎么?吃食堂能把公司给吃垮咯?”

很多事情,冷静一想,都是为了做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