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喻义

据报道,继8月贷款报价利率(LPR)非对称性下调后,存款利率也迎来调整。多家国有大行自9月15日起再度调整个人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在内的各品种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微调。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番个人存款利率下调符合预期,8月22日公布的LPR报价结果显示,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5年期及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当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随着LPR的下调,存款利率有望再次下调。我国居民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存储,对他们来说存款是一种底气,能够让自己在需要钱的时候,不至于手足无措,因此我国的储蓄率也是较高的。

尤其是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储蓄意识也越来越强,大家都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毕竟当风险来临时,还有资金可以应对风险,保障自己的生活正常运转。据了解,我国平均家庭存款约为16.85万元,2021年存款总额高达227.2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人均存款7.31万元。2021年末,住户存款余额超过10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也就是银行平均每天约有571亿存款进入,储蓄率一度突破50%。

然而储蓄率过高则意味着居民的消费意愿低下,对经济增长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如果人们不消费,就无法刺激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非洲国家的储蓄率普遍较高,如利比亚高达67%。美国2022年4月个人储蓄率降至4.4%,而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但消费也是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过高的储蓄率并不是很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同比下降0.7%。

以前的老百姓,会选择把钱用来及时消费,很多人在花钱方面都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很多人消费时不会克制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对于有经济实力的人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人,即使没有钱也会疯狂购物。有一些人因为在消费方面没有进行规划,所以背负上了严重的债务问题,对于这些人来说,在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有部分人甚至出现了债务违约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让人不敢再进行消费了,但物价上涨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即使人们降低消费水平,也无法存更多的钱,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除必要的开支外,其他不必要的开支都不再进行。所以我国有14亿人口,近5亿个家庭,一个三口之家需要多少家庭存款才能算财富自由

三口之家的存款有多少?

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目前有49416万户家庭,接近5亿户,平均每户2.8人,不到3人。此外,“一人一户”已超过1.25亿户,也就是说一个人一个户口本,已超过1亿户,这说明单身家庭越来越多。

截至6月底,我国住户存款规模为112.8万亿元,以全国14.1亿人口来算,人均存款为8万元,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需要24万元的存款。有些人看到这个数据可能会觉得不准确,因为自己家里没有那么多钱,要知道该数据是通过将存款总额除以平均人口来计算的。

首先,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每个家庭当中的孩子都还在上学阶段,没有挣钱的能力,大多数家庭只有两个劳动力,但也有一些家庭只有一个劳动力。其次是因为贫富差距,虽然我国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消除贫富差距,但不可能做到完全平均,这也形成了有些人相对富裕,有些人相对贫穷,相对富裕的家庭存款自然要更多一些。

最后,还有一些老年家庭,由于夫妻双方都已年迈,生活来源主要靠养老金和子女补贴。如果城市老人还有退休金以及工作时的积蓄,但如果是农村老人,年轻时在地里劳作,到老了也并没有多少积蓄,对于这些相对贫困的家庭或老年家庭来说,24万元的储蓄是很难达到的。也有单身年轻人以90后和00后为主,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月光族,甚至负债累累,在花呗、白条、信用卡等平台上借了不少钱。

老百姓存款不多

要知道,我们的大部分财富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富人越来越多,富人的存款自然是普通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这种情况下,一进行平均自然会拉高普通百姓的存款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目前我国身家超过10亿美元的富豪有1000多人,而资产超过600万美元的家庭超过700万,这些富人的资产大大拉高了老百姓的存款水平。现在普通的三四线城市,大部分员工每月只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甚至一些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工资不到3000元,这些人群面临着低收入高消费的尴尬境地。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收入减去日常开支和孩子的各种费用后,可以存入银行的钱所剩无几。不仅如此,现在房价偏高,大部分家庭都背着房贷,有些家庭甚至可能有车贷,真正能够存下来的钱少之又少。

基于这样的经济状况,很多家庭都不敢生孩子,因为养孩子的成本太高。除了这些原因外,还有通货膨胀,这也会让居民的存款在无形之中变少,疫情暴发后,物价持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更难存下钱。

那么,你觉得一个三口之家,存款达到24万的有多少?你有达到这个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