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英杰

冯英杰,1952年生,北京人,中共党员。

现任中国国务外事国宾礼特供艺术家,

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

广东白石文化艺术馆副馆长,

中华文化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文化管理学会网络文化专业委员会总顾问,

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名誉院长,

中国专业人才库名誉院长,

国家一级书法师,

金箔手书创始人。

代表作品:中国画:《海纳百川奔腾向前》、金箔手书:《三国演义开篇词》、长篇书法:《沁园春·雪》。

自幼酷爱书画,其画作博学众家之长,作品多次获奖,并在“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主办的首届“新天地—阳光之星”活动中,获得“阳光之星”称号。擅长画虾,其作品得到了齐白石家族掌门人齐耕夫先生的首肯,为弘扬齐派文化艺术,被授予“白石嫡门”、“白石门下”两尊称号。

书法方面,其长篇草书气势恢宏、布局缜密、字迹刚劲、前后贯通,彰显个人独特风格,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青睐。作品曾在美、英、日、俄、韩、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英杰

其金箔手书,把高科技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为一体,极具收藏、赏悦价值,目前已被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

冯英杰 金箔手书

冯英杰在谈到其金箔手书创作的初衷时说到,“留存在世宋以前的绘画作品是极其罕见的,究其原因,由于纸绢保存的时间有限,造成了摹本缺失成为了永久的损失和遗憾”。这种想法来源于西安法门寺的参观感想,一件灿灿发光的武则天的金丝衣引起了他的注意:千年之后,只有富丽堂皇的金丝依旧啊!自幼酷爱书画博学众家之长的他,从此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将今人的绘画作品留给千万年之后的子孙呢,如何在传统艺术的肥沃土地上种上并结出自己想要的果实呢。由此,他开始寻求有关专家的帮助,实验自己的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把高科技和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体,实现了金箔手书的梦想。他的长篇金箔草书气势恢宏、刚柔相济、前后贯通,正观彰显毛体味道,侧观似有渴骥奔泉之势。其作品不但将笔墨浓淡控制的“出神入化”、与金箔的质感光泽交相辉映,同时一种强烈的对艺术、对社会、对人生的自觉关怀与责任也跃然于纸上。

他敢于在传统与继承中创新、在浮躁中坚守。书,在金箔上。金箔在,书则在。金箔如镜,我们仿佛看到了千万年之后走来的光与影。

冯英杰 艺术思想

“中国书画艺术是祖国文化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千百年来书画家们集体创造、传承的艺术结晶”,在接受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记者丛丹的采访时,冯英杰如是说。他将国画创作归结为气韵、墨韵、笔韵、势韵四个方面。

气韵指中国字画中神气与韵味的总和,他指出:人物画一般强调的是“动势、传神、神气”,山水画重视的是“气势、意境、气象”,花鸟画则侧重“态势、生机、意趣”。而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以黑白二色穷极了线条的流变和章法的演变,暗含了中国哲学里的万物之道,虚实之际和谐统一,既有波澜起伏亦有跌宕婉畅,才能将书法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墨韵指中国水墨字画中墨色的丰富变化。古人将墨分为五色、六彩,通过无数细微的渐变,使“草木敷荣,不待丹绿而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唐代张彦远,论墨)。他指出,一幅作品运墨要从实际出发,服从于画面的空间层次和前后关系,使浓、淡、干、湿相互映衬在各种矛盾中求得和谐统一。

笔韵是中国字画追求的境界,指通过运笔,对所呈现出的内在节律、情感起伏、思维动态、客观反映通过气与力的变化而形成用笔的韵律感。中锋、侧锋、逆锋、顺峰视情而变,笔与纸的角度不同、运行的方向不同,便可产生多种不同的笔墨质感,只要运笔灵活,就能表现出意蕴无穷的效果。他指出,笔画线条,是意境创造的基础;构图,是意境创造的关键。

势韵充分体现在构图形式中,即作者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加以组织、安排,构成一个体现个性、呈现气势和统一的整体画面。他指出,这种画面要将简单的黑白点、线、面幻化出最具生命力的艺术语言。艺术只是个容器,里面放的是人生内容,铸练的是人格精神。一副成功的书画作品既要展现出作者的传统功力,又要有鲜明的个性写照,即所谓传承。书画艺术的血脉在于传承,传承的艺术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艺术魅力在于博采众美。只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作品的实质和创作手法并将其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画思想并将之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强调,创作者应做到对事物的形象谙熟于目、感印于心,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捕捉到它的精神实质,进而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升华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东方巨龍书画艺术家研究协会欢迎您!

东方巨龍特别报道

责任编辑:孙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