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常识中,这个世界由男人和女人构成。
一个人,要么是喜欢女人的男人,要么是喜欢男人的女人,达到阴阳调和才算“正常”,剩下的那些。。。统称为“变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变态”“人妖”“阴阳人”等攻击性词语逐渐被“LGBT”等不带有情感色彩的中性词语替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个人完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性别,或者自由选择所爱之人的性别,与道德和疾病无关。
不过,在“LGBT”群体中,还有一种人,ta们区别于变性、跨性别者、性别认知障碍者,一出生就同时具有男女两种性别的生理特征。换言之,ta们“特殊”的性别是天生的,而非选择。
他们是双性人。
“生而双性”
在医学上,双性人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两性畸形患者”。按照国际上的非确切统计,大约每4500人中就有一人就会罹患两性畸形。再按照传说中普通人一生能认识4000到5000个人的定律估算,大部分人可能都曾经“认识”过双性人。
双性人自述:“我是1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因为我只能蹲着撒尿,别的男孩子都可以站着撒尿。”
奇怪的是,似乎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双性人的存在。
为啥?首先是因为这事儿实在难以启齿——家丑不可外扬啊!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双性婴儿早早通过做手术回归“正常”;家里揭不开锅的,会想“如果这个孩子不出生就好了。”
在河南林州市,有一个婴儿刚刚出生不足半个月。短短半个月内,他遭到了湿巾捂脸、尿不湿捂脸、深夜被抛弃到荒郊野外等连续3次谋杀!经过警方调查,凶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亲生父亲和爷爷。
而这一切,都因为这个婴儿是双性人。
后来,凶手父亲在审问中坦白,他很想让儿子活下来,同时也想让他死。想让他活,是因为毕竟骨肉相连;想让他死,是实在不知道怎么面对儿子是“变态”的事实。
“艰难选择”
还记得因“黄海波PC案”走入大众视野的另一名主角刘馨予吗?她曾经就是一名双性人。不少网友当时嘻嘻哈哈表示,真不知道黄海波图个啥,还有很多人至今坚持认为是老黄被仙人跳了。
本来龙大姐对这件事不太了解,还以为刘馨予是变性人(自主选择成为女装大佬),后来才知道,她是天生的。刚出生时家里人都以为她是男孩,直到青春期发育时,母亲才发现她的“小兄弟”出了问题。到医院检查,她被确诊为“两性畸形”,后来通过做手术变成了女性。
不了解的人会疑惑:一出生就可男可女,还有这等好事?这选择余地多大,知足吧!
当然没那么简单。当第一、第二性征都无法帮助判断性别的时候,基因检测会闪亮登场。由染色体的XX或者XY,决定手术的方案和未来的走向,很多双性人别无选择。
LGBT圈内著名的“细细老师”陆月明,是香港首个公开出柜的双性人,她的一生诠释了何谓“别无选择”。
细细老师刚出生的时候,下面长了一条很细很小很像“小兄弟”的肉,会阴部却多了一个小孔。医生护士都一脸懵b,不知道该通知家属生的是男是女。
那是20世纪60年代,陆家父母很希望一举得男,就认定细细老师是男孩儿,为他取名耀鸿,寓意他是“全村儿的希望”。
年轻的时候,为了对得起家族的期待,他做了十多次手术,想要让尿道口重回“小兄弟”之上,成为真正的男人。
谁能想到,这是命运对他开的大玩笑呢?
“同我那一批双性人,我是唯一的幸存者,其他双性小朋友都自杀了。”
直到36岁,细细老师才通过全面体检发现自己虽然长了小兄弟,却没有“弹药”,女性器官倒是连子宫带通道一应俱全。
“原来为了做一个正常的男人,挨了这么多刀去做手术,全部都是白做的。因为我本身本体有女性的性器官并存,无论我怎么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好像一个笑话。那一刻的感受是很凄凉的,将我的整个人生观都打得很低沉,觉得生存没意义。对于生老病死很看得很悲观。”
最后,为了避免患癌症,他将所有男性的腺体以及发育不完全的“小兄弟”完全切除。陆耀鸿成了陆月明,她改变心态,选择接受双性人的身份,成为了双性人平权活动中的代表。
“神爱世人,也爱你”
不同的年代,双性人有不同的际遇。
20世纪30年代末的瑞士,克劳德特(Claudette)刚一出生就被发现有两套生殖系统。在当时,男性的社会地位更高,于是他的父母决定把身体结构异常的他当作儿子来养。
克劳德特像正常男人一样娶妻生子,事业有成,现在甚至还有了孙子。可以说,如果他自己想隐瞒,除了妻子没人会认为他是双性人。
克劳德特与妻子
克劳德特在自行车运动中获得的奖杯
但他从未隐瞒。年轻时他也曾被人用异样的眼光审视、批判,但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从来没有因为身为双性人而自卑过。
年近80,克劳德特对人生有着不同的感悟。在获得妻子支持之后,他选择作为一名伎女,以双性人的身份争取性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上天赐予我天使的性别,为何我要因此而羞愧?”
在家乡,克劳德特白天是好丈夫、好爸爸、好爷爷,晚上则穿起性感内衣,靠做伎女享受生活顺便赚钱养家,生活十分惬意。
他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双性人也可以感受爱,享受生活。
克劳德特并不是特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第三性别。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性别不是男也不是女,就可以选择成为第三性别。在承认第三性别合法的国家,双性人不再需要面对非男即女的选择,只要健康状况允许,ta们可以真正“做自己”。
在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护照上一个“X”,是对双性人群体的最大尊重。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证男女两套性器官同时健康(尤其是男性器官,脆弱的蛋蛋很怕高温,如果藏在体内,很容易断子绝孙),但ta们起码不用面对简单粗暴的抉择了,对吧?
龙大姐看过几个双性人相关的故事,ta们往往会选择脱离社会、远离人群,遮掩住自己的秘密,以寻求最后的尊严。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双性人被所爱之人敲开心门,愿意去改变先天的“特别”,给爱人应有的生活。
细细老师就有一个爱人,和爱人在一起的时候,她不可避免地会怀疑对方爱的到底是谁,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是双性?
“Ta 可能要清楚自己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爱情很单纯,但爱上双性人很复杂。”
讲双性人情感的影视作品里,台湾电影《海吉拉》让我印象深刻——上学时青梅竹马的小姐姐出了趟国突然变成男生,到底该怎么抉择?
甜甜的校园爱情背后是依然残酷的社会现实,双性人难以言说的痛苦,化作结尾一句恳求:“请拥抱我的灵魂,在我的躯壳之上……”
对双性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电影看看,真心推荐。最后,愿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包容,愿性少数群体都能活得真实而自由——Love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