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翟傲风

数据支持 | 路演时刻创投数据(www.dyly.com)

新能源有多火?又一个独角兽诞生了。

“独角兽”是投资圈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的称谓,一般具备行业朝阳、增长速度较快等特征,也是一个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

从路演时刻APP获悉,用户侧储能企业德兰明海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源码资本、光远资本、盛方资本联合投资。这是今年以来德兰明海的第二次融资,完成投资后,其最新估值达到10亿美金级别,晋升成为独角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路演时刻APP

据公开信息显示,德兰明海成立于2013年,9年来完成4轮融资,其中,源码资本自2021年起连续跟投三轮,宁德时代、达晨财智等产业资本和头部机构,也于今年加入。

实际上德兰明海融资火爆并非个例。从2021年起,新能源开始席卷创投圈,

然后随着一级市场消费、TMT、企业服务等赛道战略性进入至暗时期,新能源赛道变得更加热闹,似乎所有投资人都在看新能源。

而且相关项目基本上处于被疯抢的状态,头部项目有数百家投资机构在抢,更有不少天使轮项目估值动辄数亿元。真的是有种“得新能源,则得天下”的感觉。

1

赛道火热,独角兽频出


自“双碳”目标之后,新能源无疑正成为当下中国创业和投资的热土。在这片领域,不仅诞生出了“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更催生出宁德时代等万亿市值的新能源产业链企业。

在这背后,新能源领域也挤满了投资人。

据数据显示,1-9月VC参与的新能源领域投资多达160笔。其中,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数据,2016-2022Q1,我国清洁能源领域投资案例数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发电、储能领域,投资案例数占比为别为38%、34%。

另一个令人震惊却在情理之中的事实是,在新能源赛道也跑出不少独角兽。例如,珠海,高景太阳能估值200亿;广东,欣旺达电池估值300亿元;湖北,融通高科估值高达500亿元……

放大到全球市场,新能源赛道也同样火热。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技术吸引了超过 9000 亿美元的资金。其中,能源转型吸引了7550亿美元,比2020年的投资增长了25%,是2015年投资的两倍,自2004年以来增长了20多倍。

那么,资本争抢新能源项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一、产业升级背景。当前ESG、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那么发展清洁新能源、低碳能源是大势所趋。发展风光等清洁能源对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支持。从2020年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新基建行业起,像新能源这种实体产业不仅符合发展要求,更是得到了多样的土地支持政策。

三、资本闻风而动,头部机构的带头作用。2022年初,红杉中国完成了红杉中国新基建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该基金主要投资新能源等三大领域。作为国内顶尖头部VC机构,红杉中国的动作代表了行业的风向标。

2

从VC/PE到CVC


眼下,几乎所有的VC/PE都在关注新能源,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一条关乎国运的超级赛道。同时随着互联网、消费投资的渐渐沉寂,在移动互联时期崛起的基金和投资人也纷纷转投新能源,让原本火热的赛道更加拥挤。

不过,现在有个新情况出现,那就是行业内越来越多产业资本的加入,难觅财务性VC/PE机构身影。

翻开新能源各个环节——上游是新能源材料,中游是动力电池、氢能、储能,下游则是新能源整车等应用.....这些需要财务投资人耗费很大精力挖掘出来的产业图谱,而产业大佬们早已烂熟于胸。不禁感叹,攸关国运的万亿新能源赛道,仿佛成为了产业资本的天下。

例如,高景太阳能、欣旺达电池、融通高科……上述公司之所以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独角兽,离不开产业资本的助力。

路演时刻APP融资数据显示,光伏硅片企业高景太阳能B轮融资25.15亿元,投后估值达200亿元,参投方中有广东粤科这一产业资本的身影,以及老股东珠海华发集团的追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路演时刻APP

估值为300亿元的欣旺达电池,则有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支持,以及在新能源领域有颇多投资的源码资本、深创投加持。

至于估值为500亿元的融通高科,D轮融资50亿元,诸多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纷纷加入,包括了广汽、一汽、东风、上汽、蔚来、小米、晨道、象屿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现在产业资本投新能源已是一种趋势。

最开始,产业资本之所以犹豫,是没搞懂,不愿意投。但没过多久,发现上游成本涨得厉害,再加上对产业资本的疏导,CVC的认识也很快上来了,于是直接出手,甚至溢价60%也干。同时这些项目也是上下游关系,产业资本为被投公司的主要客户。

无论是宁德时代、比亚迪,还是小米、华为,他们自身或是有电池业务,或是在闷头造车,都无一例外地通过产业资本将触手伸到了新能源产业的各个环节。他们深刻清楚:只有充分掌握供应链,才是生存下去的王道。

3

新能源产业链,谁最赚钱?


在时下火热的新能源赛道中,谁最赚钱一直是一个扑朔迷离、各执一词的话题。

就拿新能源车来说,在今年7月21日-23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这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的动力电池行业盛会,有意思的是,这届大会成了新能源产业链大佬们的“吐槽大会”。

在大会开幕式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说,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40%-60%,而且还在不断涨价,“那我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随后,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也在另一个公开演讲中侧面回应:“平常也遇到客户对我们的抱怨,说整车厂不是很赚钱,你们电池厂是不是把利润都拿走了?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

利润往哪儿走,大家也可以想象。

宁德时代财报显示,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宁德时代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06%、27.76%、26.28%和14.48%,逐年下降。而原材料价格上涨是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那么,究竟谁最赚钱?从比亚迪、宁德时代疯狂买矿的举动来看,答案不言而喻。

实际上在新能源行业产业链中,上游是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中、下游的技术路线有很多,不确定性也很多,但无论技术路线如何,目前都摆脱不了上游的制约。类似于石油是化工原料源头一样,谁掌握上游资源,谁就拥有未来话语权。

锂是动力电池的核心金属元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亦或是未来的固态电池,都离不开锂。因此,锂矿便成为了最为稀缺的矿产资源。

碳酸锂价格的暴涨,以赣锋锂业为代表的锂矿企业成了最大赢家,曾经挣扎在盈利点甚至是巨额亏损的锂矿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采矿业的毛利率水平甚至超过了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比如2021年,锂矿巨头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的毛利率分别达到了39.81%、61.97%,净利率分别达到了48.53%、33.80%,尤其是天齐锂业,完成了从巨亏到爆赚的转变。

正如国内一位专注新能源产业链的投资人所说,车企给电池企业打工,电池企业给材料企业打工,材料企业给矿主打工。

从需求上来看,下游整体都很旺盛;从供给端来讲,增量是非常少的,考虑到库存的影响是特别少的,基本上整体价格会在很高的位置,甚至可能要远高于现在,所以说未来还有继续往上走的空间。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锂电池之父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曾经警告:“锂资源的重要性不亚于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一旦锂资源开采出现瓶颈,可能会跟石油一样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如果说在燃油车时代,石油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那锂就相当于新能源时代的“石油”。

不过锂矿价格是周期性的,需求的突然爆发,锂矿企业产能不足导致的,正如曾毓群所说,“矿产资源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随着锂矿探明及开采量的增加,锂矿价格会回落,另一方面,锂回收技术在不断的研发中,预计未来锂回收率将达到90%以上,随着三五年之后,第一批大规模的锂电池进入回收期,那将是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福音。

4

结语

2022年过大半,受局部冲突、疫情、能源、债务、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甚至于有业内观点重提了“资本寒冬”这一说法。不过好的赛道、好的项目仍旧能让投资人为之心动。

作为今年唯二的风口,新能源仍然逆势跑出了多个独角兽公司。独角兽不断涌现也印证了一个行业共识:新能源行业是一条充满巨大想象力的赛道。

只是,对于企业来说,赛道之漫长也注定了成为独角兽只是创业过程中的路标之一,而不是创业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