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犀牛,我们第一印象这种动物一般出现在东南亚或者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喜欢栖息在开阔的草地、稀树草原、灌木林、沼泽地或者部分地区的森林深处。

但是,从各种古代文献中,我们却一直看到与犀牛相关的器物和配饰,甚至还有“兕”这个字专指犀牛,贵族的各种配饰都有这个字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犀牛角制品可以说是进贡,但是浙江河姆渡遗址和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都曾挖出犀牛骸骨。昨日,据洛阳相关平台发布的《洛阳二里头遗址又有重要考古发现》内容,洛阳二里头发现的丰富手工业遗存中,发现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里边出现了各种动物骨头和角加工成器物的痕迹,不知道其中是否有犀牛角和骨头。

这是否说明曾经的中原地带出现过犀牛呢?

据一些史料记载,古代先秦时期的士兵打仗时,身上穿的战甲都是用坚硬的犀牛皮做的,虽然不是全都用犀牛皮,但犀牛皮因为其坚韧抗伤的特性,是将军士兵作战甲的首选。古代楚国的屈原的作品《国殇》中写道,“操吴戈兮被犀甲”,史书《越语》中关于卧薪尝胆部分的历史记载中,也出现了“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古代的中原地区肯定是出现过犀牛的,并且很可能到达过黄河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现在中原甚至国内很少见犀牛了呢?

古代的动物种群虽然没有一定的智慧,但是也有自己生存的法则,遇到危险就会迁徙。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不休,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必须要制作大量优质的甲胄,因而犀牛得到大规模的捕杀,一方面犀牛数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犀牛开始大量的向南部人烟稀少的地方迁徙。到战国时期,由于犀牛资源的严重匮乏,牛皮开始成为制甲胄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