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孩子却是父母的修行。

只有趁早让孩子学会独立飞翔,才是父母真正“为之计深远”的大爱。

作者 | 夏天

一口气看完了《消失的孩子》前8集。

看着袁午由一个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变成一个赌博、啃老、藏尸的中年废物;

看着他从父母的骄傲沦为父母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他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别人眼里的“怪物”,我的内心感慨万千。

都说,教育是因果,父母是因,孩子是果。

每个孩子的命运,都能在家庭教育里看见端倪。

而袁午的悲剧,再次向我们揭示了4个残酷的教育真相。

孩子的成绩

不是父母炫耀的资本

这部剧的原著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得特别贴切:

“如果只用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袁午的学生生涯完全可以用璀璨来形容。
不止如此,这阵耀眼的光芒一直波及袁午的工作和婚姻,直到母亲去世,瞬间熄灭。”

学生时代的袁午,一直都活在“学霸”的光环里。

身边人的夸赞和羡慕,父母的得意和宠爱,名校带给他的优势,让他的前半生过得轻松、顺遂。

可是,走出校园,走进以能力分天下的社会后,只会考高分的袁午被同事边缘化,被领导打击。

被“众星捧月”惯了的他,受不了工作以及生活带给他的挫败感。

母亲意外去世后,他也失去了最强大的倚仗。

于是整个人就像失了魂似的,颓废不堪,甚至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患上了“神经官能症”,成了一个只会“啃老”的废物。

《教育可以更美好》中有段话说得特别好: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是学霸,今后就一定会大有所为。
更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只是一个‘中等生’就盲目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没出息,只能擦皮鞋。”

事实确实如此。

雷海为中专毕业,做过电工,干过服务员、礼品销售员、外卖员,却打败北大硕士,成为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女孩古慧晶,考不上高中,直接去读职校,却拿下了全省汽修大赛冠军,并收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台的邀请去参加《非常6+1》。

他们不是我们口中的学霸,更没有名校光环,但他们凭借自己的特长、热爱和努力,同样为自己搏出了一片锦绣天地。

所以,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有一份清醒的认知:

成绩,从来不是父母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评判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标准。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也许会让孩子耀眼一阵子,但并不能让孩子耀眼一辈子。

若孩子没有与世界相处的能力

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

剧中有一个特别讽刺的片段。

袁午的妈妈嘱咐刚上大学的袁午说:

“原来不让你交朋友,是怕耽误你学习。
到了大学以后,还是要广泛地交朋友。”

妈妈根据袁午的描述以及自己的第一印象,帮助袁午分析室友的性格特征,告诫袁午应该亲近谁、疏远谁、和谁应该聊什么话题,和谁绝不能触及那种底线,甚至教袁午该如何讨好老师,如何回答上司的问题,如何和相亲对象聊天。

残酷的是:

不管妈妈如何帮袁午彩排一切,都无法改变袁午“社恐”的事实。

尤其是妈妈因车祸意外去世之后,袁午的“社恐”更是暴露得淋漓尽致。

他胆小、懦弱,独来独往,不敢跟人打交道,和人说一句话需要自己演练一整天。

他不知道如何融入到同学、同事中去,不知道该如何与上司相处,更不会解决生活以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他顶着“学霸”、“名校”的光环,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生存能力却都一塌糊涂。

同事嘲笑他:

“老大看走眼了。
那么好的学校,却什么都不会,连跟人说话都有障碍,估计这脑子,得过什么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一位朋友也曾特别后悔地对我说:

“以前,我让孩子学舞蹈、学绘画、学轮滑,却没有教她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友好地相处,导致她现在总是无意识地冒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以前,我只关注孩子成绩好不好,却没有教过她感恩和尊重,责任和担当,导致她现在总是对父母大喊大叫,予取予求。
以前,我只关注孩子能不能考上名校,能不能找个好工作,却从未教过她如何让自己内心强大,导致她现在遇到难题就逃避,碰到挫折就叫苦连天,全无应对之力。”

所以你看,没有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与自己相处、与世界相处的能力,一切教育都会变成一场徒劳。

《小王子》里曾讲过这么一段话:

“人类最深的情感,从最大的喜悦到最深的痛苦,都源自于‘关系’。
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与他人相处的社交能力,直接影响到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中。

学会适应社会,处理关系,才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

孩子“啃老”

其实是对父母溺爱的反噬

曾经看过这么一则新闻:

一位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养大。

可是,孩子大学毕业后不停地抱怨工作太苦太累,几乎每份工作都是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

两年了,孩子心安理得地啃老在家。

面对妈妈的埋怨和指责,孩子理直气壮地说:

“如果你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娇惯我,溺爱我?”

一句话,让妈妈哑口无言,也让无数父母幡然醒悟:

原来,孩子“啃老”,是对父母溺爱的反噬。

剧中,一直依赖父母,甚至为了父亲的退休金,想尽办法藏尸的袁午,也正是父母溺爱种下的果。

母亲的大包大揽,让袁午从小就养成了依赖的习惯。

母亲的突然去世,让袁午的人生一下子进入了至暗时刻。

他迷茫无措,颓废不堪,用赌博逃避现实,欺骗自己,欺骗父亲。

父亲倾其所有为他还上赌债,陪着他背井离乡,用微薄的退休金支持他重新开始。

他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把父亲的退休金当成自己生存下去的保障。

父母的包办、溺爱和娇惯,剥夺了他独立成长的机会,也摧坏了他的责任感和独自面对风雨的勇气。

作家凯蒂柯曾在书中提起自己的育儿目标:

“在我心里,育儿的终极目标是我的孩子能够长大,然后可以给自己准备早餐,而我可以任性地躺在床上打呼噜。”

想要养出一个孝顺、独立、有担当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狠心和放手。

湖北荆门,一个小男孩想要买玩具,妈妈没有立刻买给他,而是让他自己攒钱买。

小男孩捡了很久的废品后,体验到了金钱的来之不易,也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主动把自己的目标从玩具变成了给妈妈买金镯子。

河北唐山,一个10岁男孩暑假里帮父母摊鸡蛋灌饼。

记者问他辛苦不辛苦时,他告诉记者:父母更辛苦。

山东齐河,19岁男孩暑假送外卖60天,为自己挣下17350元交学费。

妈妈激动地说:“没想到他能坚持下来。”

作家小霍丁·卡特曾说过: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一个是翅膀。”

包揽孩子的一切,相当于剪断了孩子独立的翅膀。

只有藏起一半的爱,让孩子勇敢地去尝试,去吃点苦,孩子才能长大,才能学会体谅父母,学会自己解难题,担风雨,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

养出一个听话的孩子

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看过这么一句话: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会让你忘了最初的自己。”

孩子习惯了被父母安排的人生,就会忘了自己想过的人生。

从小到大,袁午一直都在按照妈妈的意愿活着。

妈妈不让他交朋友,他就只顾学习,没有一个朋友。

妈妈帮他挑选大学的学校和专业,帮他梳理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帮他挑选相亲对象,帮他彩排相亲时的情境和对话,帮他准备结婚戒指......

他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结果呢,妈妈一出事,他就完全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自我,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

记得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王占郡曾在演讲中提到:

“孩子听话,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乖孩子最容易犯三个错,退缩、自杀和犯罪。
乖孩子还有一个三无的可能:无兴趣、无特长、无追求。
这样的孩子,他最好的归宿,就是憋屈而平庸地度过他的一辈子。”

把孩子养得太听话,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父母替孩子做得每一个决定,帮助孩子屏蔽的每一个困难,都会变成孩子人生路上的隐形炸弹,在未来的某一天把孩子炸得措手不及。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

“让生命自由地去他想去的地方,它有自己的力量,会自己去适应。”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从来不是为孩子规划好一生,而是帮助孩子锻炼出一个强悍的自我。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功地离开父母,独自翱翔。

教育界一直流传着一个蝴蝶启示

蝴蝶的成长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力挣脱“茧”的束缚,最终才能破茧成蝶。

在它奋力挣脱束缚的整个过程,“不忍”目睹其痛苦的“善意的帮助”,会令它永远失去飞的希望。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如此。

父母以爱为名的包办、控制和溺爱,很有可能会折断了孩子独立的翅膀,毁掉了孩子本可以大放异彩的人生。

老一辈人常说:

人这一辈子,该吃的苦,谁都替不了。

该走的弯路,该撞的南墙,一个也少不了。

该受的难,终究要自己扛。

无数个“袁午”的悲剧警示着我们:

最危险的教育就是,无微不至的爸妈,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娃。

只有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的人生,狠心让孩子尝尽该尝的苦,熬过种种艰难,孩子才能有底气活出自己,有实力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