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 张宇驰

近日,有媒体报道“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编制岗位无人问津”,引发网络热议。视频中,所长无奈表示“今年报了一个岗位上去,有几个大学生报名,但通通缺考。”

一方面是社会上的“考古热”,《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大型电视节目备受追捧;另一面是现场考古岗位“遇冷”,即使是有着“考古圣地”和“稳定编制”的双重光环,也难觅良才。

考古事业“冷热交替”,为何?

主要原因是从事考古行业有着一定的门槛。在敦煌研究院4月发布的《省直文博单位2022年公开招募工作人员公告》中,标识为“石窟考古”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必须从事考古学相关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敦煌研究院官网

然而,一个遗憾的现实是,当前全国仅有25所高校开设考古专业,毕业生相加不过千余人,专业人才的缺口依然存在。

行业繁荣看人才,长线学科的人才涌现需要一定周期。要将网友们的热情转化为考古事业的力量,还需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力度。

今年,浙大城市学院开设浙江省首个考古专业,吸引大批学子,省文物局局长亲自开讲第一课,体现的是越来越多高校参与其中,着力解决人才短缺困境。各地中小学尝试“考古科普课”“考古进校园”,不断拓展教育形式,亦是在为行业发展“传火”。

此外,还要让考古事业的“筑基人”有获得感,感受到真切的温暖。诚然,考古行业呼唤理想和情怀,常书鸿、樊锦诗等老一代考古工作者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取得了敦煌研究的累累硕果。但长远发展不能只讲奉献,好的待遇是岗位招聘的必然要素。当下就业市场愈发透明灵活,即使是专业对口的考古人才,也有着其他选择……用人单位需给人才更多关怀,打消求职者的顾虑。

把炉火烧得再旺些,便不愁围炉之人肩并肩,阻挡那塞外风沙。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