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应急指挥部通告

当前,我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关键最紧要时刻。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经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在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开展社会面清零集中攻坚行动。希望广大市民给予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开展社区管控补漏行动。高、中风险区采取封控管理,分类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防控措施;低风险区原则上居家不外出。严格小区(村社)管理,执行“小区居民非必要不外出、非本小区居民不入内”要求,一律不逗留、不聚集、不扎堆。除经指挥部批准保供的商超、药店等民生保障单位,其他各类场所、店铺一律暂停营业。防疫相关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城市基本运行保障单位、具备闭环生产条件的企业严格执行人员集中食宿、闭环管理要求。

二、开展流动严控行动。严格限制车辆流动,除样本转运、生活物资配送、防疫物资配送、督查检查等持通行证车辆及应急任务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不上路通行。城市片区之间、农村地区的主要路口及四区与三县(市)交界处设置卡口,实行24小时查验通行、街面巡逻。

三、开展核酸筛查行动。按照“应检必检”要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每日必检。市民要密切关注本区域发布的核酸检测时间,按照所在街道(镇)、社区(村)通知,坚持戴口罩、不聚集、一米线,分时段有序参加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防护,检测完毕立即返回居所。

四、开展流调排查行动。全体市民要主动对照病例活动轨迹开展自查,如有轨迹重叠,及时向社区报备,主动配合流调工作。凡故意隐瞒行程和密接接触史,拒不向社区报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开展安全保供行动。保供单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完善疫情防控制度、环境卫生要求、个人卫生防护、限流限距等措施。保障群众生活、城市运行、安全稳定、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须立即报告,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六、开展关心关爱行动。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优化专业配送、随缺随补,解决好生活物资“最后100米”投递问题。做好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就医用药和日常生活保障。利用12345热线等平台,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关心关爱一线防疫工作者和外来支援工作者,切实做好保障服务。

围绕全市社会面清零目标,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各区要落实属地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各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要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义务,齐心协力、同心抗疫,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上述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动态调整并及时公布。

特此通告。

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2022年9月15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城乡、村(社区)

静态管控的通告

为进一步加快实现全市社会面“动态清零”,尽快恢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将城乡居民应当共同严格遵守的有关规定通告如下。

一、自觉遵守社区疫情管控区域规定。为了避免疫情交叉感染,指挥部将根据核酸检测情况,科学划定管控区域,请大家自觉遵守划定管控区域相关要求。

二、自觉遵守防止疫情传播采取的临时管控措施。对阳性混管人员所在的家庭、楼栋或小区第一时间实行临时封控。复检人员接到公安电话通知后,必须居家等候上门核酸采样,不得擅自外出。

三、自觉遵守疫情期间经营场所管理规定。除指定经营的药店和生活物质保障经营场所外,小区内外一切经营场所一律关闭。

四、自觉遵守中高风险区的疫情管理规定。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楼栋,服务到楼栋”;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五、自觉遵守静态管理有关规定。非中高风险区域静态管理期间,居民原则居家,除核酸检测及领取必要生活物资外,不得在小区内逗留、聚集、串门、散步等。

六、自觉遵守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规定。除必要农事活动外,一律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和不出村民小组,所有经营场所一律关闭。

七、自觉遵守保供规定。除正常保供以及小区服务工作人员外,非指定保供的快递、外卖、商超不得提供非生活必须的保障服务。

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携起手来,增进理解,共同抗疫。请广市民自觉遵守以上规定,服从防疫工作人员指挥。对违反疫情管理有关规定,妨碍疫情管控工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社区管控组

2022年9月15日

>>想要了解更多疫情实时动态,下载,进入【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区了解。

▲点击进入小程序自主报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编辑丨邓裴琳 李夏娇

校对丨黄小梅

责编丨郭扬

审核丨张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