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出的全面消灭蚊子的建议,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范畴。

他们不止是质疑这些代表,更是疑问杀的是什么蚊子。如果它可以这么轻易被团灭,可以想象,人类在面对炎热夏天时,将是怎样的一个清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多年来,人们似乎习惯了这个物种。或者可以说,蚊子已经融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每到夏天,和蚊子做“斗争”的场面总会出现。不夸张的说,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几次只手拍蚊子的经历,甚至可以写上很多个曲折离奇的小故事。

问题是,蚊子真能全面消灭吗?此建议沉默一两天后,国家卫健委“不得已”给出了反馈。

2008年以来,国家控制在蚊虫密度上有所减少,但技术研究方面总体仍较薄弱。这个意思是,把蚊子赶尽杀绝,还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一次,卫健委委婉地打脸了提出建议的人大代表。事实上,人类一直在跟蚊虫作斗争。事与愿违的是,消杀却赶不上繁殖。

科普解释说,一只雌蚊一次产卵就能达到数百颗。蚊子非常“速成”,从卵到成虫只需要半个月左右,再过不到一周就能产卵。

而且,个别种类蚊子,有极强的自育性。即使成蚊不吸血也能够产卵,这样一来,雌蚊子就算冬季没法出来吸血,也可能产生后代。

不得不说,这个物种的繁衍能力,甚至高过了现今科学所能达到的程度。

科学家甚至放出话来,灭绝蚊子的好处要高过人口增加的代价。只是,攻克这个关口真的是个难题。

目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最常见的降低蚊虫密度方式,不外乎改善居住环境,喷洒蚊虫药物。毕竟,治标不治本。

此外,代表建议里提到的“开展爱国护卫运动”固然是好,但实施起来,还是形式大于内容。

不知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周边,随意一条小河小溪,水质越来越不如从前,蚊虫更是满天飞。有时,这些小蚊虫会飞到骑车人的眼中、鼻中,有时甚至一吸气还会到肚里。

直觉上给人的冲击,蚊虫逐年不减反增。而且,越来越不容易消杀,有种越杀越多的感觉。

往好处想,人大代表们这个号称第5749号的建议,愿望总归是美好的。

从流程上看,已经落到了议案层面。

先不说是不是哗众取宠,就“全面消灭”这个说法而言,真应该好好去做做调研。要不然提出的建议,就落于表面,非但不专业,还浪费代表权的资源。

将蚊虫赶尽杀绝,听起来就不现实。

实在不清楚这样的建议,是如何落到议案层面?这么多人,去讨论一个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太可能实现的方案,现实意义又是什么?

在我朴素的认知中,蚊虫已然成为自然界生物链的一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也会跟人类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