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李笑来老师在家庭教育社群的第六次直播答疑,我们提炼了文字版和你分享,希望你能得到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周有很多问题都依然集中在兴趣班上。

孩子现在上小学 2 年级,我总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我知道我们社群里的价值观不是搞精英教育的,但是我就是忍不住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我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东西,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其实是把自己的希望投射给了孩子,我还没有接纳自己的平庸。
但是我总觉得孩子现在还小,还有机会培养,不想让他未来像我一样,所以我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和补习班,但是效果都不明显。
孩子现在成绩只是中上,从来没有达到过前几名,上的各种兴趣班也没看到他有明显的天赋,很纠结,难道孩子以后就只能平庸吗?

今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大家讲讲,兴趣班要不要报?孩子平庸怎么办?

绝大多数的父母的纠结是基于恐惧的。

他害怕孩子将来没出息,害怕孩子将来平庸,害怕孩子将来像现在的自己一样平庸。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例子,比如:你看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就吃亏了,之前没有报奥数班,结果择校的时候看到人家报了奥数班的数学好,然后就被录取了,于是后来发展路径不一样了。

所以你看,首先害怕孩子未来平庸,然后害怕孩子像自己一样平庸。

现实生活中也能看到一些例子,让你以为说输在了起跑线上对吧?然后就非常焦虑。

可现实情况又是什么呢?

金钱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资源。

这就是我们六个基础观念里,关于永恒困境里面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个世界的物资永远是不够用的,所以才显得你的欲望那么的无穷无尽。

每个人都面临有限的资源,最缺的是什么?

时间和金钱。

如果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可以耗费,都有无穷无尽的金钱可以耗费,那你怎么可能有焦虑呢?

像刚才第一位家长说,我们都是双职工,钱不够用。你要赚钱对吧?你要是有很多钱,两个人就都不用上班了。

所以你为了赚取你的金钱,你就要出售你的时间,所以你又没时间陪孩子,下班之后又带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疲于奔命,然后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又比较的少。

其实你面临的问题是分不清轻重。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并不是主张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越多越好的人,我甚至不太相信“陪伴很重要”这句话。

大多数的陪伴是没有意义的,大多数的陪伴是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陪伴只能带来无意义的依赖感,没有什么用处的。

但是你误会了一件事情:不是孩子对什么东西没兴趣,而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学那个东西。

孩子不知道学那个东西能干什么,他就算是羡慕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去改进,于是慢慢他就放弃了。

所以其实你作为父母是有更大责任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自己不懂得如何学习,你自己不懂得如何改进,你就没有办法帮助你的孩子学习,你没有办法帮助你的孩子改进,于是他就做不好。

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做不好的时候可能还会做几次,但是长期做得不好的话,他就对这个东西失去了兴趣。

你仔细想想看,你自己小的时候是不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后来为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呢?

就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对吧?所以作为家长,你自己首先要变成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改进的人。如果你不是的话,当你的孩子做什么做得不好的时候,你会表现出束手无策的样子。

这个时候孩子就没有办法改进,他得不到任何帮助,然后他就会失去兴趣。

请问这是怪谁?

你不要误以为你出了钱让他报了兴趣班,他就可以自动学好,在教育这件事情上,钱是最没有力量的。钱虽然有的时候显得必要,但实际上更多的会产生副作用。

举个例子,我们之前讲到这个兴趣爱好的时候,我就说很多父母会看到孩子学了之后没有成果,然后觉得自己的钱浪费了时间,觉得自己作为成年人产生了经济损失,然后就怪孩子没出息对吧?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错误的根源并不在于你小气了,而在于说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作为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整个教育过程当中钱其实是最不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是一个特别诡异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角力。

我举个简单的角度,可能听起来有点扎心。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如果你觉得钱不够花,那就说明你钱赚得不足够多。而你钱赚得不够多,几乎可以 100% 归结于你的学习能力差。

我们这里说的“学习能力”并不是指学校里的成绩,而是指技能。

技能分为软技能和硬技能,你以为的学习是学校里考试的那种,但是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技能是没有办法通过考试衡量的。

比如情商、自学能力、判断力等等,这些软技能都是要学习的。

你不要误以为学校里考试就是一切,所以如果你赚钱赚得不足够多,几乎 100% 可以判定是你学习能力差造成的,这是其一。

第二,今天这个世界和过去不一样了。

不一样在哪里呢?

除了节奏快发展快之外,就是你的寿命加长了。

我们的上一辈三十要而立了,四十要不惑了,五十要知天命了对吧?

我们的上一辈到了 30 岁的时候,就觉得人生可能已经这样了,但是今年这个世界不一样,你 30 岁也可以重新开始学习的,50 岁还是可以重新开始学习的,你 60 岁又怎么样呢?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寿命预期可能是百岁了,你 90 岁之后才可能走不动路。

只要你平时正常锻炼、健康生活,你 60 岁开始学东西,学十年成了一门手艺,你 70 岁了,你还可以发光发热 10 年 20 年甚至 30 年对吧?

我在很多场合都分享过这样一个观念,我妈妈那一代,1945 年左右生的人,现在已经七十六七了,现在是老了一点,是感觉自己有很多不方便了,但是你知道吗?她是 50 岁退休的,她就倒霉嘛。

她是大学老师、知识分子。结果等她 50 岁那年,国家突然说知识分子提前五年退休,她就听了组织的安排退休了。

等她 55 岁的时候,国家说知识分子 50 岁退休不合理,她就这样被耍了,本来可以多工作五年的,然后 50 岁就退休了。

退休之后她就按照退休的方式生活了,结果她没想到自己活到 75 岁还很健康。

二十五年啊!二十五年!

她 50 岁退休的时候,其实工作也只不过是 25 年对吧?所以其实她退休的那一年如果像 25 岁的样子,重新学一样东西,把自己变成新领域里的专家,然后从事那个领域的生产,花五年学,那还可以生产二十年呢!

然后现在依然健康对吧?然后又因为多用了 25 年的脑子,相对于其他的同龄人应该更为健康。

大家知道吗,人体的健康,最重要的部位不是大家以为的胳膊腿,而是脑子。

耳聪目明怎么来的?它不是耳朵这个器官好,眼珠子这个器官好,而是大脑好。

所以平均寿命增加这件事情真的被好几代人给忽视了。我们的上一代就在我们眼里亲眼看着他们浪费了生命当中的 1/3,将来有可能是 1/2。

你说我老娘如果是真活到百岁,那她岂不是某种意义上浪费了 1/2 的生命吗?多可怕对吧。

幸亏我老妈也不是一个彻底不学无术的人,毕竟是大学的教授退休,自己学作曲、学写作也折腾了一些事情,只不过在我眼里她把自己的目标定低了,所以现在多多少少在我眼里有点浪费。

我老妈都算强的了对吧,你看今天我们国家的退休人员都在干什么?

女性整天就广场舞,男性钓鱼,这都是陈旧的观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仅仅给你自己带来损失倒也不算什么,要是给你的下一代造成不良影响,那可就太亏了。

所以我觉得是这样的,你作为父母,要随时都有“重新来过的勇气”。这个对你子女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与其说你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你还不如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啥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我现在就要学,你报你学,然后孩子跟着学。

所以我给你另外一个思路:你自己都没兴趣上的兴趣班就算了。

这个兴趣有的时候像是遗传的,我告诉你这个兴趣的遗传是怎么来的,其实并没有遗传兴趣这一说,但是任何的学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有难点。

当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难点无法解决的时候,他就停滞不前了,到最后他就只能放弃了。

这个现象在年轻的时候是更为明显。

我小的时候还挺牛的,能参加计算机竞赛,能得东三省第一名。但是今天的李笑来并没有成为优秀的程序员,也没有成为科技创业公司的老大。

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我也面临问题,所以我后来在这方面变平庸了。

你别看我是东三省青少年宫计算机竞赛第一名,那有什么用呢?

那时候能学东西就很少,计算机科学领域又是迅猛发展的,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今天的互联网某种意义上比所有的老师都强 1 万倍,因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Google 对吧?

等我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想重新捡起来编程的时候,大家已经不用 basic 编程语言了。那个时候数据库已经开始出现了,叫 fox PRO。然后编程语言也有更高级的了,叫 C。

然后我就买了一本 C 语言的经典教材来看,然后就遇到问题了,这个问题遇到得很奇怪,现在回头想起来都可笑。

我当初习惯了 basic 编程语言,在 basic 编程语言类是这样的判断:两个变量是否相同,是用一个等号的。所以我们经常写 F A= B then 怎么样对吧?

但是 C 语言的方法是什么呢?

它比较两个变量,是用 A == B。就是赋值用一个等号,判断相同用两个等号。

然后注意,李笑来还不是一个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李笑来从小就知道知字不差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我在看那个教材的时候,我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脑子短路了。我眼睛里看不到两个等号,我只能看到一个等号,然后就编译不过去,然后就出错,信息还不清楚,然后我就搞不明这到底哪错了。

然后耽误我多久呢?

耽误了我十年,真不开玩笑的,听起来都好笑对吧?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就说回头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怀疑我自己的智商!你知道吗?那明明印着两个等号,你怎么就能看成一个等号呢?然后出错了,竟然比较不出来,结果是两个等号的问题,然后就算了。

从这个例子,你能够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人是各有缺陷的。

人在出错的时候,有些极端情况下是不知道自己怎么出错的。这个时候如果身边有个人懂那个东西,瞬间一指出问题解决就结束了。但是没有人能帮你,你就遇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后来我到新东方教书的时候,又把 C 语言的教材翻出来看,然后发现两个等号被我看串了,被我看漏了,然后就想一脑袋撞墙:它怎么能耽误我十年!

当然了,这个时候学习环境已经不一样了,没多久 Google 就开始出现了,再后来去学什么编程语言的话,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无法逾越的障碍了。有什么问题去搜 Google 当场就可以找到答案。

好了,话说回来:为什么你的孩子会对兴趣班无感,或者在兴趣班里失败?

核心原因是当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能提供恰当的帮助。

不要误以为学校的老师能解决一切的问题,真正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有时候你犯错了,你都不知道你自己犯错了,因为你不知道你自己犯错了,所以你甚至都不会知道应该去问老师。

所以真正高质量的老师都是仔细观察学生的,他能观察到学生自己不知道的错误才能去纠正,所以学生才学得好的。

但请问这种老师多吗?所以这种情况基本上只有父母亲自来做才可以完成。

这就决定了现实当中很多的现象:父母会弹琴,孩子也会弹琴。父母会唱歌,孩子也会唱歌。父母当医生,孩子也很可能当医生。父母当老师,孩子也很可能当老师。

就像李笑来当老师,就是因为我爹妈也都是老师,所以耳闻目染的教育才是最好教育,这也是我们好的家庭教育当中讲的特别关键的一点。

所以我给你个思路:你不要担心你的孩子平庸,你也不要纠结给他报什么兴趣班,你先担心你自己的平庸,对吧?

如果说你不是九十岁,我就认为你还有机会,你都 90 岁了还平庸,那就认了吧,因为离挂掉也剩十年了。算了吧。

但如果你 30 岁、40 岁,我告诉你:只要你想,你可以不平庸的。

所以你不要担心你孩子平庸,你先担心你自己的平庸,你也不要担心你孩子的兴趣,你先关心一下自己有什么兴趣。

你 40 岁了,想学弹琴学呗!有什么不能学的?

孩子看你天天有进步,请问有没有帮助?

这时候孩子想学,他哪不好,你也大概能知道,请问有没有帮助?

孩子数学不好为啥?

就是你数学不好,所以当孩子在数学上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你竟然没有任何办法去帮助他。

你研究一下数学,基础数学又不是难很难,而且很有趣的对吧?

这个角度我们再展开讲一下,就是你担心孩子平庸,我刚才说你先关心一下你的平庸对吧?

那平庸和不平庸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我先说说我,虽然很多人多少有点羡慕我,但实际上我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优秀,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怎么脱俗。

我在很多场合分享过我的真实感受,然后会被误解的人们会以为我在装,或者以为我在谦虚。

不是的,随着年龄增加,我越来越肯于承认自己的平庸,我越来越肯于承认、无负担地承认自己并不优秀,这是实情。

我小时候不笨,然后也挺聪明——这是被人说的。

结果,我有没有因为我小时候的聪明,长大之后就在那个领域有巨大的成功呢?

我也举过例子,也可以重复说,你看我小时候还得过东三省计算机竞赛第一名,那又怎样对吧?

我并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而且在我们那个年龄段成为优秀程序员的人,最终都成了这个世界里大公司的老总:网易的丁磊,腾讯的马化腾对,美团的王兴。

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程序员都很厉害,但是我并没有,所以我就是那个常见的所谓的天才沦为平庸的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大家不要误以为平庸有什么不好。

因为平庸是常态对吧?

然后“杰出”这个事情我告诉你也是有方法论的:只要最终你能找到一件事情,然后你把这件事情做得很久,甚至你一辈子做这件事情,到最后你就会做得比大多数人好。

咱别说世界顶尖,也没那必要,但是确实可能比大多数人好,这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小的时候我有很多兴趣爱好,在那些兴趣爱好上也有所成绩,比如刚才说的东三省计算机竞赛第一名,看上去这些兴趣和成绩,在我长大之后好像都没起太大的作用。

但是有什么东西起作用了呢?就是在这些兴趣爱好的学习和练习过程当中,我习得的“自学能力”,它随着时间推移,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有用的东西。

在定投人生课堂里的同学们都听过我弹唱,我有的时候一高兴了、逢年过节了,就录一段扔到群里给大家听。

那肯定唱得不好,肯定不是专业水准对吧?

但是这是一个我十四五岁开始捡起来的东西,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十四五岁开始,闲着没事就玩,到今天,也玩了三十多年了,所以再怎么样也比大多数不会的人强。

你都无法想象的,我是一个乐理上的白痴,标准音高不准的人。

即便如此,玩了三十年了,他也够自娱自乐的,也够朋友聚会的时候露一手的对吧?

你看他就是这样的,你时间久了你怎么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呢?再比如说李笑来讲课,那我都讲了这么多年了,我自己知道自己有进步的,我自己知道我不可能讲得很差的对吧?

那你要说,让我今天回头去想当年我刚上新东方讲台时候讲课,虽然学生打分评价很高,但我自己不知道吗?那里面有多少我自己今天想起来都完全没有办法满意的成分。

但毕竟讲了很多年了,所以我就是能讲得对吧?到最后就是够用的。那我肯定不是没有办法被评价为全世界讲课最好的人,全中国讲课最好的人,全北京讲课最好的人,全网讲课最好的人。

这怎么可能?我也不图那个,但是我知道我讲得不差的,我知道我讲的够用的对吧?

再比如说李笑来写作,2005 年我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就只有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文章,现在前前后后我已经写了第十七年了,那你能写得不越来越好吗?

所以我告诉你到最后是这样的:什么天分、天赋可能有,但肯定不重要。

比如说李笑来弹琴这件事情,那肯定是没有天赋的,我不仅没有天赋,干脆有天然缺陷对吧?但最后也能够用。

勤能补拙这件事情是靠时间的,你要是认真搞了十年二十年,随着时间推移,你没有可能比大多数人做得差。所以到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时间浇筑造成的差异,而这一点跟我反复讲的: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是有很重要关联的。

以前让你努力五年,你可能想想都费劲,让你努力十年绝对不可能对吧?

但是现在说句实话,在你生命当中拿出 5 年,拿出 10 年相对比例是很低的。

那为什么不努力呢?

今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带大家思考了孩子的兴趣班的问题,以及孩子沦为平庸怎么办。

当然了,这些还是基于我们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观念:耳闻目染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最应该受教育的是家长。

你如果真那么关心你孩子的未来,你就应该真的付出努力,而不是仅仅付出钱,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教育里是最没有价值的,甚至是有害的。

我不管别人怎么样,我的很大的一个苦恼就是我如何做才能保证我有的钱不对我的子女造成伤害。

包括我现在做家庭教育社群,也是基于这个我自己的一己之需,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看到我们这个社群里,有多少人是用朴素的方法完成家庭建设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这样。

关于兴趣班的纠结,关于你孩子将来平不平庸的纠结,我想告诉你的是:只要是平庸,就是因为没有持续学习造成的。

不管你多少岁,都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你别担心你自己的孩子平庸,没有用的,你先担心你自己的平庸,你要肯进步,肯学习,你要肯进化,那孩子不会光看着的,因为耳闻目染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别担心你孩子未来平庸,请你关心一下,关注一下自己当前的平庸。

所以还是那句话:耳闻目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不要做没必要的纠结,与其纠结孩子怎么样,不如纠结一下你自己。

好今天的答疑直播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更多的关注我们好的家庭教育课程,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