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里,到处都是抱着手机看视频、刷段子的“低头族”,就连孩子们也躲不过。

如今有许多孩子,甚至从学龄前的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在父母和老人的纵容下,开始了自己的游戏和网络生涯。

这在80后和90后父母看来,自然是难以理解的。

当然,许多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甚至到了不看手机就觉得没意思,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的地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学习成绩。

这显然,是大多数因为孩子玩手机而感到焦虑痛苦的家长的“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孩子们喜欢玩手机和刷视频,几乎都是由父母从小惯着,到学校里又和同学相互攀比和效仿,最后才掀起了久盛不衰的“手机热”。

但是当前的这个局面,每个家长或多或少,还是有责任的。

诚然,作为成年人的父母,理应勤恳上班,为所在家庭和孩子赚取用以购买生活之需的薪酬。但是作为父母,作为孩子从出生到成年里,距离最近和影响最深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做事为人和言行举止,都是能够改变和塑造孩子品行人格的关键所在。

比如许多孩子在写完作业以后,都会抽时间看几个视频或是打两把游戏,对此,不同学历、素质和见识的家长,往往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脾气暴躁、冲动鲁莽的家长,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孩子骂一顿,好像在他们的眼里,只要孩子进行或参与和学习无关的休息娱乐,就是不懂事、不听话。

在这些父母的眼里,孩子除了读书学习以外的想法和意愿,他们是不关心的。他们只在乎孩子每次考试能考多少分,亲戚朋友和老师家长,有没有夸奖孩子,让他们脸上有光。

而对于孩子近期的情绪性格、将来的理想与愿望,他们却是不甚关注的。

通常来说,他们会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在孩子面前念叨着:

等你考上大学,再去好好玩;
如果你学不好,将来就一无是处;
高考你考不好,那就是对不起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可以说父母和孩子的心态,都会变得越来越焦虑、烦躁和盲目。

孩子除了读书学习,好像连喘口气、喝口水都是在浪费时间。

而父母在孩子从小学到初高中的学习阶段里,始终在充当一个督促者和逼迫者的角色。

可是,一味地求全责备、严厉苛求,最终只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竖起一道高不可攀的“壁垒”,既无助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家庭的亲子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写完作业以后,还不能拥有一些用来刷视频、玩游戏的休息时间,这样的少年时光,无疑是苍白而乏味的。

另外一些学历高、层次高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就非常不同。

他们可能对孩子玩手机和打游戏的喜好,管理得并不严格,甚至在孩子认真听课和专注学习之余,他们会亲自上场,陪孩子一起玩游戏、看视频,在共同娱乐内容的刺激下,和孩子建立更多的共同话题和亲子联系。

这样的父母,可能会把休息娱乐或打游戏的时间,作为孩子提高成绩的切实奖励,用更加平和、开明和睿智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与看待,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他们还会时不时地和孩子勾肩搭背、语重心长地交流,甚至告诉孩子:

其实玩游戏,也能提高和锻炼一个人的逻辑、情商和思维,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玩游戏不可沉迷,以至于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学业。

就这样,开明家庭的孩子,往往可以更好地自律学习、做题备考,然后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心无旁骛地尽情玩手机、打游戏,通过进行自己喜欢的放松和娱乐,获得更加充沛的学习动力和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和孩子约定好,写完作业可以玩游戏,那么作为理应信守承诺的父母,就应该严格遵守和践行与孩子的约定。

不管你平时的教育方法和言行举止是多么简单粗暴,但是在履行与孩子的承诺上,一定要做到言出必行、尊重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好动,离不开新鲜刺激的网络游戏,作为父母的我们,理应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孩子沉迷游戏的害处,还有适度游戏的益处。

总之,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对于孩子来说,只是需要在父母监督下进行的娱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