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火葬场工作了十年的老师傅告诉我:有关火化的很多传言其实都是假的,而且火化有很多好处,只是很多人不理解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王是一名退休的火化工,曾在市里的火葬场工作了十年时间,对火化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如今退休在家,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跟我们这些年轻人坐在一起聊天吹牛,而年轻人也喜欢向老王打听火葬场的事情。

有一次我问老王,你在火葬场干了这么久,知不知道人死后为什么要火化啊?好好的一个人就那样烧成灰,是不是太残忍了?

老王从我说话的语气中,听出来了我对火化这件事也存有质疑,他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是不是在哪儿听了关于火化的一些传闻啊,我告诉你那些都是假的,其实火化带来的好处非常多!”

听完老王的介绍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对火化不了解,才听信了一些谣言。我把老王讲述的内容归纳了一下,总结出人死后为什么要火化的几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响应国家的倡议和要求

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名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官员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

198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在部分地区开始推行火葬,这是首次从法律层面对火葬进行规定。

到了1997年,《殡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除了少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实行火葬。

也就是说,人死后进行火葬是当前国家强制要求的殡葬方式,火化是响应国家的倡议和要求。

2、火化可以节约殡葬用地

国家要求火葬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约殡葬用地、节约耕地。很多人对这一点表示不理解,觉得人死后埋在山上或者自家田地里没什么不好,也占不了多少土地。而且经年累月之后,老旧的坟墓都会风化,何来占用土地之说?

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农村地区的情况,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人死之后又要安葬在哪里呢?是运回老家埋在地里,还是在城市郊区规划一片墓地?

一般来说,遗体火化后的骨灰通常不超过3公斤,用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就能装完,这比棺材要小得多。骨灰盒不仅节约木材,占用的墓地面积也少很多。

另外,火化之后的骨灰还可以寄存在殡仪馆。一个骨灰架可以寄存上百个骨灰盒,如果不火化的话,恐怕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说,火化确实起到了节约殡葬用地的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火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会觉得我是不是说反了,火化遗体需要用柴油焚烧,而且会排放浓烟,应该是火化更加污染环境才对吧!

火化确实需要一定的能源燃料进行助燃,焚烧一具遗体需要至少8升油和20多度电,这是对能源资源的一种消耗,同时也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不过现在大部分火葬场采用的都是绿色火化技术,利用燃烧技术配以其他辅助措施来达到消烟、除臭、除噪声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火化系统对环境的污染。

反观过去的土葬,遗体放置在涂抹了防腐涂料的棺材中埋于地下,遗体腐败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害细菌和腐败物质,再加上防腐涂料等,会给土地和地下水构成严重的污染。

4、火化可以防止疾病传播

在常温状态下,人死后24小时之内就会发生早期腐败现象,即便是将遗体放置在冰棺内,在停尸几天后,都可能发生严重的腐败。

过去土葬的时候,将遗体装入棺材之中,在出殡之时,通常会发生严重的腐败现象,人们甚至能在棺材旁边闻到恶臭的腐败气味。

遗体腐败后不仅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这不仅会给附近的环境带来污染,还可能传播疾病。尤其是那些本身因疾病而死的死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会更大。

如今推行火葬之后,人死后通常会在三天内进行火化,火化炉内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不仅将遗体的软组织全部焚烧殆尽,还能杀死所有的有害细菌和微生物,防止疾病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火化有助于摒除丧葬陋习

在我国传统丧葬文化中,讲究死者为大,人死后通常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在出殡当天,丧家人会焚烧大量的随葬品,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火灾。这些都是过去的一些丧葬陋习。

我国推行火葬的目的之一就是革除丧葬陋习,因此在殡仪馆举行的葬礼会更加节俭,停尸时间不允许超过三天,也禁止焚烧纸糊的车子、房子等迷信物品。

总的来说,火葬是我国现行的主要殡葬方式,它有利于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不仅节约了木材,还减少了对土地和地下水的污染。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推行火葬将近40年的今天,火葬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些人开始对火葬提出质疑,甚至将北大的教授都公开反对火葬,倡议恢复土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北大教授倡议恢复土葬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吴飞认为,火葬其实比土葬更加耗费财力和土地资源。

他还表示,殡葬机构就像一个大型的尸体处理站,每天走程序般处理死人,将死者当垃圾一般处理掉,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以前还叫殡仪馆,现在活脱脱一个火葬场。

吴飞教授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死者最终的归宿都是深埋地下,这使得墓地无论如何都会越来越多。土葬将棺材埋于地下,用土堆封盖,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旧的坟墓最终会风化消失。

而推行火葬之后,城市规划了大片的公共墓地,并以大理石作为墓葬材料,虽然占地面积比较小,但是大理石难以风化。那么从长远来看,传统的土葬反而会更加节约土地,而火葬则会造成“处处是墓地”的现象。

另外,火化遗体需要消耗能源资源,而且在全国各地开设殡仪馆或者火葬场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为了支付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国家也要付出不小的财政开支。

所以吴飞教授认为,火葬的各种弊端已经凸显,并未真正达到节约殡葬用地的目的,还不如以前的土葬,不仅绿色环保,还能传承“入土为安”的传统文化。

不过我并不赞同“恢复土葬”的观点,因为现在已经出现了新的殡葬方式,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殡葬方式。

生态葬或许是未来趋势

相信很多读者听说过树葬或者海葬这样的殡葬方式,这其实是近些年出现在我国的新型殡葬方式:生态葬

树葬是将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埋葬在树木之下,不立碑,不设坟,骨灰融入土地之后,会被树木吸收。它既满足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入土为安,也是通过将逝者与树融为一体,使其生命得以延续,得到升华。

树葬的优点在于,它既没有墓葬中的大理石坟墓,又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逝者的遗骸最终会完美的融入大自然。

海葬则是直接将骨灰撒入大海,冲破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真正做到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海葬有利于节约用地,摒除丧葬陋习,这是全新的丧葬方式。

树葬和海葬都属于生态葬,这不仅解决了占用耕地的问题,还解决了遗体或者棺材污染土地和地下水的问题,而且生态葬的成本比墓葬要低得多,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

不过生态葬有一个前提,就是人死后必须要先进行火化,之后再对骨灰进行“生态”处理,火化是无法避免的。

当然了,现在一些城市还有冰葬的试点,就是利用液氮(零下196摄氏度)浸泡遗体,把遗体的温度降到极低,再利用高频振动将遗体震碎,干燥过滤之后可以获得骨灰。

冰葬是针对火葬的处理遗体方式,它可以解决火化遗体浪费燃料和带来空气污染的问题。不过冰葬的成本较高,目前处于试点阶段,还无法全面推行。

总结一下

现行的火葬是将遗体火化之后,再安葬在公共墓地或者将骨灰寄存在殡仪馆。

树葬是将骨灰埋在树下,不立碑、不设坟,骨灰融入土壤之后,会被植被吸收。

海葬是将骨灰直接撒入大海,也没有坟墓和墓碑,节约土地资源。

而冰葬是与火葬相对应的处理遗体的方式,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空气污染。

大部分反对火葬的人,纠结的问题是遗体的处理方式,认为火化是不尊重逝者的做法,甚至是“挫骨扬灰”。

其实土葬将遗体埋于地下,遗体会发生严重的腐败,不仅会被微生物分解,甚至会被蛇虫鼠蚁啃食,还会散发恶臭气体,这种场景并不体面。

关于这个话题就介绍到这里,你对上述几种殡葬方式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