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王阳明被称为是孔子之后的大圣人,他的心学理论开天辟地,独门一户,历来被后人所称道。其实看看现在的网络上,曾有位叫做稻盛和夫的企业家也讲心学,还有,我看不少人写文章,也在强调人心的作用,不知道,他们思想的来源是不是和王阳明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王阳明心学到底在讲什么?

1.

长话短说,王阳明心学的内涵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心即理,吾心即道。意识就是说人的心,就是生命认知的本源,我们每个人总是想着向外求,其实方向就错了,应该向内求,以自己的心来判断。

为什么能够用心来判断呢?

其实,在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中就有类似的言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心之本体。

问题在于这四心如何能够证明呢?《孟子》的书中是没有论证的,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假设。

实际上,顺着这个问题去看,王阳明的“心即理,吾心即道”也是一种假设。

但王阳明高明就高明在,他给了假设一种解释,一种依据。

《传习录》上有言: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

就是说人的心,本来就是淳朴善良纯真的,是自然知道该做什么的,但是人心往往被外在的贪婪自私欲望等各种杂念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因此,你才要修行格物致知,以此回归自己的本心。

第二,在肯定了“心”的本体之后,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你既然认知了“知”,就要去做,要去实践,意识和行动要形成统一,否则,这就是一句空话,光在嘴上,没什么意思。

第三,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发扬光大,也就是“致良知”。也就是以此来推广,让大家都做起来。

这三条叠加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这是王阳明心学里面的核心。

实际上,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王阳明思想是以佛学为底色,以儒家经典的言论为依据,并以道家为融合,且在此基础上加以自我创新的一套大杂烩。

他读过书,也是个聪明人,以绝顶的智慧创造出自己的一番理论,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是你初读王阳明的学说,会有一种空中楼阁,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这一点,我以前写王阳明的时候,也提到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王阳明既然提到人要用本心来做,那么这个本心到底是一种是什么样的道理呢?其实还是很难下结论。

因为这套理论的本身就是一种假设,既然是假设,那么你相信,就是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

因此,这一点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这就好像有个人做了坏事,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可以说王阳明不是说了,心即是理啊,知行合一啊。我就是这么想的,那就这么做喽。

所以你会有疑惑,虽然人要向内看,向心看,但是这个心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可以讲清楚吗?

其实,王阳明学说的理论仍旧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它的本质是没有脱离过的。可是,你如果没有认真读过儒释道原本知识来源,很容易陷入误区。

我们再来看这四句话,据说是王阳明先生晚年对自己心学的总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为恶是格物。

这四句诗,更能说明他的思想来源。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很明显引用了道家的思想,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庄子讲“无心无情才可逍遥“,人若”无心“,不再随着外界万物变化而心境变化,人方可脱离世俗的杂念之中。王阳明的这句话不就是说得这个道理吗?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佛教上讲,起心动念,人的念头一出来,意识跟随着改变,从而行动发生变化,说得就是这么个理。这句话也是这么回事。

第三句和第四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此”良知“说得不就是人要有仁义道德善良之心么,”为善为恶是格物“,既然知道有良知,那么就要去做,这不明摆着还是儒家圣人思想吗?

所以说王阳明的学说也不是不能读,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好是要在了解儒释道理论基础的本源上再读,那样,你会有更好的一个认知。不然,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3.

实际上,我们再来梳理一下,王阳明和朱熹思想的发展脉络,你会发现它们似乎走向了道的两端。

从源头上来说,宋明理学分成了两个分支,一个是程朱理学,以理字为根本,使天理、仁政、人欲、人性内在统一起来,然后走向了政治化。

朱熹说,

“存天理,灭人欲”。

这个“理”的意思就是万事万物之本性,我们不要讲什么感情不感情的,我们就用科学理性的精神来探究事物本质的东西,再来下结论。

其实从这句话本身来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无非就是我们要多观察事物本质的道理,遵循大道的原则,减少人的欲望。

可是,这个该存多少天理,该灭多少人欲呢?

这里面可是能够大作文章的,干脆咱们只存天理,灭掉人欲好了。对帝王来说,这一套理论是不是更有价值,更能够为统治民众来服务。

那么这样一来,人欲被压抑,人性是不是更挣扎?

因此,王阳明的学说在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的基础上横空出世,是不是容易更被一些知识分子,崇尚个性自由的人们所接受?

人要向内求,以心为标准,也不是不好,但一味以心为执念,是不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再看王阳明曾说过的名句:

“你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意思就是说,人的心在观察外物,体察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的心感受到了,你所感受到的、看到的外物自然随你的感受而产生变化,但你的心若没有觉察,即便花在你身边,你也看不见,感受不到,此处强调得就是心的作用。

乍一看,句子很美,意境非凡。

联想禅宗六祖慧能的一句名言,有之一比: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感受风动,感受心动,玄之又玄,妙之又妙,读起来是不是很有意境呢?然后呢,又似乎虚无缥缈,让人无法捕捉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么个风动,怎么个心动嘛?

其实,人们无非就是感受这句话本身带给人的美罢了。

从宋明理学之起,我们的哲学似乎走向了两个分叉,一则强调理,一则强调心,但回过头来看,还是在儒释道的圈子里,只不过,古人创造的概念把前人玩坏了,就容易带歪。

我个人觉得,如果要读传统文化的书,还是要读本源的书,假如是普通人,没有兴趣,不搞研究,把《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读熟,学有余力,再读一读《周易》了解一下更古的文化,其实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