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文辉/文 毛朝青/图

身着黑色运动装、面带活力笑容,镜中的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板。“手再抬高一点,带点力气,一二三走!”69岁的黄一平喊起口号,大家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中练习着民族舞。这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省直海西舞蹈队在福州市鼓楼区屏东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排练舞蹈的场景。9月9日,海都记者走进现场,了解她们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直海西舞蹈队排练现场(左二为黄一平)

以舞聚友,学习多种舞蹈

据黄一平介绍,她们的团队于2015年因共同兴趣相聚在一起,目前已有12个人。“退休之前我的单位是福建省自然资源厅,那时候有汇演我都会去参加。退休后为了生活更有乐趣,便去上老年大学,和她们都是在老年大学学舞蹈的时候认识的,大家都有一些舞蹈基础。”

荣获“福建省广播电视舞蹈大赛台江赛区”第一名、“红舞中国行全国广场舞大赛福州赛区”一等奖……黄一平一一细数着团队的“战绩”。不仅参加比赛,每逢节假日,她们也会在社区活动中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舞蹈表演。“我们在老年大学主要学习了新疆舞、藏族舞,每种舞蹈都有不一样的风格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一平和舞蹈队参加比赛

黄一平告诉记者,新疆舞的标志性动作是扬眉动目、晃头移颈,舞姿优美舒展,看着轻快愉悦;藏族舞的动作设计和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宗教礼仪等有密切关系,有很多弯腰弯背及颤膝的动作,且舞蹈动作幅度较大。“《游牧时光》就是我们非常熟练的舞蹈,穿着藏族服装登上舞台,看着既优雅又有气势。”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注意表情,面带微笑,扬手。”类似这样的口令,每次排练她都要念上几百次,一堂课下来,她口干舌燥。“看着大家跳得开心,我就觉得很满足。”黄一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一平(左一)指导队员跳舞

自编舞蹈,决心一直跳下去

“黄姐是我们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为了让大家跟得上、学得好,她总是尽心尽力。”64岁的方阿姨说,在老年大学完成课业后,她们便开始尝试自己编舞蹈动作。在课上,黄一平将动作拆分开,一个一个地教,等大家都学会了,再进行下一个动作。“熟能生巧,其实就是把之前学过的动作通过我们的理解展现出来。我们的团队非常团结,大家在一起互相帮忙,共同进步。平日里也是无话不谈的知己。”黄一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一平和舞蹈队表演现场

生活中,这位大家眼里的“大姐”还经常组织团队到处旅游。疫情前,她们去过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提起那段回忆,黄一平说自己至今对新西兰的美景难以忘怀。“那里的牧场、森林、草地,感觉一转角都是一幅油画,非常漂亮。真的要趁着身体还不错的时候出去见见世面。”

而现在虽不能出远门,但舞蹈也让她们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喜悦。“虽然年龄越来越大,但心态一定要保持年轻。跳舞能够强身健体,同时向大家展现老年人的活力,我们感到很自豪,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能加入跳舞群体中,在这里没有年龄的标记,只有健康和快乐。”黄一平发出真诚的召唤。

本文为海峡都市报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

编辑:杨吴津

实习生:廖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