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传至今的经典宋词中,除了苏轼是豪放词中无可挑剔的顶梁柱外,辛弃疾也是光照千秋的一位天才,其个性张扬的诗词,同样也占据了豪放词的半壁江山。

辛弃疾与苏轼作为豪放词的两个典型代表,他们一偏文,一个偏武,在不同领域的词作上,他们各有千秋,各领风骚数百年。但是他们写中秋题材的诗词时,苏轼的显得更加普及,而辛弃疾的中秋诗词则更有个性,更有自己的特点,从某些角度来看,甚至有超越的势头。

中秋时苏轼最经典的诗词,无疑是他的最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以最牵动人心的亲情和最有哲理性的词句,雄据词坛近千年,其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成为古往今来不可逾越的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辛弃疾的诗词中,恰好也有一首写中秋的经典好词,这首词就是《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虽说辛弃疾的这首词在名气上远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么出名,但是却也极具特色,韵味无穷,经典直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从国家情怀的角度上看,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似乎更胜一筹。

公元1174年的中秋之夜,辛弃疾把这首经典的词作,赠送给了他一个肝胆相照的知心朋友——吕叔潜,那么辛弃疾又是怎么样写出这首经典的词作的呢?

其实,辛弃疾之所以写出了这首经典的词,那是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宋孝宗淳熙元年,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而辛弃疾办公的地方,即是今天的江苏南京。时候的辛弃疾,已经在金朝起义回归大宋已整整十二年了。回归大宋十二年,为了克复神州,收复中原,辛弃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大业,收复大宋河山,统一中院。

看到了辛弃疾慷慨激昂、陈辞恳切、论述精辟的《美芹十论》,起先有投降意向的南宋最高统治者赵昚(孝宗)心动了。辛弃疾的笔下的万里江山,大好河川仿佛就在赵昚眼前,而且似乎大军一动,天下都尽收入赵眘的囊中,于是他表示决心抗战,一时之间,南宋朝野上下也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

但是,赵眘虽为南宋的皇帝,但他却也是畏敌如虎,在南宋经历“符离之败”与“隆兴和议”之后,赵昚也和投降派一样,竖起了投降的大旗,沉沦了下来。这使得一心抗金,力主恢复中原的辛弃疾懊恼无比。

乾道六年,也即是公元1170年,壮心不已的辛弃疾再次向宰相虞允文上书《九议》,慷慨陈词,希望兴兵伐金,一统山河。言语之间,尽是一片对大宋的忠心,希望统治者们能够采纳建议,驱逐金人,恢复大好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辛弃疾的一片赤诚之心,却换来了南宋统治者们的冷落和打击,所以虽然在七年之内,辛弃疾接连四次奏议,陈说国家恢复大计,但是始终未被统治者们采纳。

看到统治者们一片沉沦,看到南宋的大好河山恢复无望,看到自己心中的大志得不到施展,看到自己的一片雄心坠落在南宋阴暗的政治土壤中,辛弃疾大失所望,壮志难酬的他只得写诗作词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

于是,在辛弃疾的大多数诗词中,我们看到看到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诗句,看到了“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叹息,看到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瞭望。可事实上,虽然辛弃疾像文天祥一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但却永远都无法指向他梦中的“南方”,所以他的大多数诗词都在陈述着他的悲壮,陈述着他那无法完成的“统一梦”。

正是如此,公元1174年的中秋之夜,他愤然写下一首词《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此时又恰逢与志同道合的吕叔潜分别,于是便辛弃疾便把这首词作为赠别词赠给了吕叔潜。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这首词的上阕中,明显使用了神话传说——嫦娥偷取灵药飞升成仙,居住在月宫中的故事,再以一种超现实的手法,对这个神话故事进行了深度的艺术加工,达到了一种非常巧妙的境界,以书写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理想与情怀。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一轮秋月飞转在万里长空,仿佛荡漾在无边的金波里,却又如刚刚磨亮的飞镜一般,让人思绪万千,烈酒入喉,深入愁肠,看着镜中白发先斑,顿感悲从中来,不叹年老身衰,只叹平生胸存大志,却终老始终壮志未酬,白发都欺负到了头上。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人心绪难平,于是在此中秋之夜,把酒问姮娥,为何一生关心国家恢复之大事,却偏偏怎么转眼之间就被白发欺负了?

这催人心肝的一句:“被白发欺人奈何?”强烈地控诉了南宋统治者们的昏庸无能,软弱投降,被金人一欺再欺的局面,眼看万里江山就在要英雄的泪水中倾塌,辛弃疾心急如焚,心乱如麻,满腔的雄心壮志与所有的激情,都化成了一头银丝,斑如白雪。这一句将辛弃疾一生的怀才不遇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英雄的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的下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这里辛弃疾借用了神奇的想象,说自己想乘风而去,穿越万里长空,走进如飞镜一般的月宫,览尽祖国壮丽雄奇的山川秀水,并砍尽所有遮挡住照耀人间月光的桂树,还世界一片清明。

这里不得不说,辛弃疾的想象真的是神妙奇特,充满了仙气,充满了个性,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也正是辛弃疾借助这种神奇的想象,强烈地表达了辛弃疾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更加明确了辛弃疾矢志不移的恢复国家的坚强意志,旗帜鲜明地突出了本词的主旨。

其中的“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说的是由于月宫中桂树的遮挡,月光照下来时,桂影婆娑,而本应该照亮人间夜晚的月亮,却到不了人间,这里的“桂树”与“桂影”实际上是喻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南宋的投降派,也暗指觊觎着南宋江山的金朝政权。

回想起辛弃疾的童年,他出生于北方,那时宋朝北方的大片江山已落入金人之手,从小在北方长大的他,亲眼目睹了宋朝的老百姓在金人的统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了金人的欺压盘剥。所以辛弃疾从小就听从祖父教诲,习文练武,梦想有一天驱逐金人,恢复大宋江山。

公元1161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大举兴兵,大肆掠夺南宋的土地,宋朝遗民受尽金人的烧杀抢掠,无法活下去的人们奋起反抗,年仅21岁的辛弃疾于是扛起了起义的大旗,组织起黎民百姓们,打击金朝的统治,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他更是加入了耿京的队伍,最后终于回到了南宋的怀抱。

回到了南宋的辛弃疾,以为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打回北方,收复失地,统一河山,最终扫尽黑暗,把光明带给南宋人民。哪知事与愿违,南宋统治者始终采取投降退让的策略,导致无数河山尽丧,辛弃疾于是忧愤交加,以诗词遣怀,抒发自己的志向,于是在公元1174年的中秋之夜,辛弃疾写下了这首可照山河、可鉴日月的经典词作。

从辛弃疾的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来看,虽说没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名气那么大,也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亲情牵动人心,更不如苏轼词中的哲理性警醒世人。但是辛弃疾这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词中所具有的国家情怀,是苏轼的词无法比拟的。

因此,虽然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较为经典有,但是到头来都只是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恨情愁,而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却是孕育了言辞恳切的国家情怀,从这个角度上说,辛弃疾的这首词更胜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筹。

当然了,辛弃疾作为豪放词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经典好词远远不止这一首词,他的大多数经典好词都主要在《辛弃疾词赏析》和《辛弃疾词集/国学经典》里面。

读辛弃疾的经典好词,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你不仅从辛弃疾豪放跌宕的诗词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从他的诗词中了解到辛弃疾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了解到辛弃疾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真的是物超所值。

对此,读了辛弃疾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好词后,你有什么样的神评妙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经典名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