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中秋节“巧遇”铭记师恩教师节,今年的9月10日有点不一样。天文年历显示,本世纪100年中,中秋节和教师节上演“喜相逢”的年份仅有三次,分别是2022年、2041年和2079年。能够在团圆相守的日子,向恩师表白,是一件多么幸运而有意义的事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10年来,湖南赓续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一体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养培训、教师管理创新、农村教师补充、人才队伍建设、工资待遇保障等工作,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师者,人之模范也。三尺讲台所承载的,不仅是教人读书识字,更有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育和道德的传承。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愿我们对教师的感恩和祝福,不止于这个月明之夜。一起行动起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对教育最大的支持,也是给教师最好的礼物。

故事

站上讲台,他们都是“筑梦人”

与孩子相处间的阳光和快乐,让她领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趣味;他选择进入职校,只为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在多位优秀老师的影响和鼓励下成长,她想将这份爱延续、传承……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到6位优秀教师,在他们的故事里,有资历深厚教师的育人情怀,也有年轻教师的青春无畏,来听听属于他们的师者初心。

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总园长罗晓红:

热爱教师那份纯粹的“职业幸福感”

“1985年是我当老师的第一年,正好是国家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教经历和教师节同龄,现在想来真是奇妙的缘分。”罗晓红1984年从长沙师范学校毕业留校担任教师,至今已整整38年。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其中渊源离不开罗晓红父母的影响,她父亲在部队做文职工作,大家都称他“罗老师”,而母亲是一名乡村教师,随军到部队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耳濡目染下,罗晓红对教师职业心生向往。初中毕业,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长沙师范,进入幼儿教师这个行业。

当过18年班主任,带过7届毕业生,不同性格的孩子都带给罗晓红不一样的印象与收获,让她懂得了如何去真正了解、解读儿童。罗晓红告诉记者,孩子们的纯真以及对她无条件的信任与喜爱,让她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阳光和快乐,热爱做教师纯粹的“职业幸福感”,领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趣味。“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罗晓红说。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江湾小学校长李芳:

始于热爱,一辈子只做这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江湾小学校长李芳与孩子们在一起。

今年已经是李芳成为教师的第29年,当谈起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心情,李芳仍记忆犹新。“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小老师’的游戏,用我家的门当黑板,院子里坐着一排小朋友,我就在门前讲。当我真的成为老师时,我非常兴奋,终于能把小时候的游戏变成现实。”李芳说。

正式参加工作后,李芳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因为一门心思扑在怎么把学生教好,所以比较严厉,慢慢她感觉到班上有几个调皮的男孩总是躲着她,她这才意识到对待小孩子不仅要严谨,更要充满爱心。现在作为校长的她,学生都会亲热地喊她:“校长妈妈”。

始于热爱,忠于内心。当记者问及如果不当老师,还会选择什么行业时,李芳坚定地表示,“我从未想过要离开教师这个岗位,因为从我孩童时代开始,我就想当一名老师,我只想一辈子做好这个事情。”

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教师张安:

教学相长,打开学生思想“开关”

“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无知无畏,充满自信,刚离开大学象牙塔,满怀抱负,满心期待大展拳脚的自己。”张安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他的教师梦在这里萌芽,他说,师范院校的老师们有情怀、感染力和人格魅力,不仅只是教授知识,而是会由内而外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追求。

张安很喜欢《丑小鸭变白天鹅》这个童话故事,丑小鸭历经艰难险阻,仍然积极向上、不抛弃不放弃,最终由内而外地蜕变成了白天鹅。张安说:“这种美丽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渴望成为一个有思想,并且能够影响别人的人。我也希望能够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变优秀。”

而如何教育学生,张安认为,需要打开学生的思想“开关”,找到一个合适位置,搭建起学生在学知识和提升素养之间的桥梁,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教师秦兰静:

为孩子们架起通往他们梦想的桥梁

2005年大学毕业的秦兰静,从事教师行业已有18年。在教师节与中秋节来临之际,秦兰静刚刚结束与孩子们的双节主题活动,满满的爱包围着她。其实,英语专业的她最开始的理想职业是外交官,想去架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但因为种种原因,她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说:“当老师后我才发现,这辈子有无数更重要的‘桥梁’需要我去努力,我想尽我所能,为孩子们架起通往他们梦想的桥梁。”

秦兰静对带的首届学生印象极为深刻。其中有一个孩子性格非常内向,平时沟通并不频繁,她到现在回忆起来都很是感慨。“那个孩子在毕业前的一个晚自习下课,向我鞠躬90°,对我说,秦老师谢谢你。”秦兰静说,那一下,心中深受感动,能切实感觉孩子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感慨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本分,更加坚定执教信念。

“前几届都有不少选择师范专业的学生,现在的孩子愈发认同教师这一职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让我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秦兰静告诉记者,他们在进入大学后都会跑回来询问关于教师这方面的经验,她说得最多的就是,除了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传递快乐的价值,去影响更多的人。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登红:

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让每位学生成长成才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登红在给学生上课。

“别人都往高处走,你怎么往低处走了?”学机械专业出身的黄登红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在湘潭大学留校当了3年老师,随后选择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一干就是20年,但当年的这一选择却遭到了亲戚朋友的质疑。而黄登红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因为国家既需要科学家、工程师,需要更多的一线技能人才。“如果能够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一线技能人才,让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也能出彩,我觉得同样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在黄登红看来,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制力、学习自主性不强,生源也较为复杂。这就更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尽心尽力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让每位学生都成长成才更是其真正意义所在。这些年来,他带培的教师、学生中,有9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技术能手,7人获省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章,4人成为中航工业、空军装备修理系统首席技师。

湖南农业大学教师张雅:

扣好“第一粒扣子”,传承爱与教导

15年前,张雅从懵懂的学生一路求学走来,进入湖南农业大学教书,终于成为了象牙塔里光荣而神圣的人民教师。

张雅也时刻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她说:“我的第一批学子是‘国贸教’专业的孩子,未来也会走上从教之路,我必须言传身教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他们扣好教师成长之路的‘第一粒扣子’。”

她还记得,2016级国贸专业学生刘林当时担任新生班级的助班,他敬业、负责,帮助新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诸多困难,深得同学们的信任和爱戴,以至于凡是有同学遇到任何问题,都依赖他的意见和帮助;有同学犯了任何错误,也因为被刘林知道了而感到非常羞愧和难受。

“都说教学相长,在刘林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般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正是我一直想要做的,将我的恩师对我的爱与教导延续、传承。”张雅说。

优师专项、特岗计划……

湖南这样充实乡村教师队伍

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回信引起了湖南高校公费师范生的热议,不少师生表示,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据悉,2006年,湖南在全国率先恢复公费师范教育,剑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湖南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省份。

2021年,“优师专项”启动,湖南扩大培养规模,“优师计划”师范生招生规模2021年2300余人,2022年近2700人,两年招生约占全国招生总量的四分之一。

【故事】回大山“继承”学校

“这是两代人的梦想和坚持,而我想继续传承下去。”虽然时隔多年,但肖钰依旧清晰地记得自己报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师范生时,面试官问她“为什么选择当一名乡村教师”时的回答。

1969年,肖钰的祖父创办了下村中学,但因为工作劳累积劳成疾去世,后来其父亲也成了这个学校的老师。初中毕业那年,在父亲的支持下,肖钰成为了一名公费师范生,而后每年,她都会回到家乡,给这所学校的孩子上几堂课,“我想尽我所能,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爱与美的种子。”

2020年9月,肖钰大学毕业,她回到这所自己心心念念的学校,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乡村教师。她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看到的世界,读过的书以及自己写的文字,分享一切她认为值得分享给学生的东西,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对更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会随波逐流。

学校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肖钰会尽其所能去帮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与热爱。她会让学生在晚自习时出去欣赏夕阳;也会在临近中考的那一个月,每周给学生准备小零食缓解压力。

久而久之,肖钰看到了改变,当肖钰讲到有些触及灵魂的东西时,学生会有所触动。

“我觉得能让一些学生因为自己而变得更好,这是我最大的收获。”肖钰说,创办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书可读,这是祖父的梦想;坚守乡村,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这是父亲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把这份爱和坚守传承下去,用自身所学,去成为大山里孩子们的光。

据悉,从2006年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恢复公费师范教育,培养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公费定向师范生;2008年开始培养四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2010年首创并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模式。2006至2021年,学校共招收公费定向师范生27255人,2011—2021年已毕业公费师范生15786人,履约率99.5%,稳定从教率95.07%,湖南14市州都出现了学校公费定向师范生的身影,为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注入了最坚实的扶贫力量。

记者了解到,2022年,学校本科层次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招生计划共591人,其中省级“优师专项”196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师范生在村小给孩子们上课。 通讯员 供图)

【成绩】湖南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省份

“数量不足、素质不高、补充不力”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十余年来,湖南创造性地构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机制,累计为全省乡村学校输送3.99万名毕业生,在校就读公费定向师范生达6.43万名,形成了公费师范生培养“湖南模式”。

记者了解到,公费师范生有两类,一类是指国家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面向师范专业本科生实行,由中央财政承担经费的培养管理方式;另一类是指在省属高等院校面向师范专业本、专科生实行,由省、市、县财政承担经费,专门培养乡村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定向培养管理方式。

目前,湖南共有33所高校承担了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任务,招生人数从2006年的1000人扩大到2021年的1.45万人,2022年又计划招生1.18万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省份。

同时,湖南引导相关高校适应全省基础教育学科师资补充需求,及时增设相关培养专业,特别是加大科学、音体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乡村学校紧缺学科师资培养力度,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特点启动“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全省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专业已从2006年的1个发展到目前的32个。

目前,湖南近400所知名中小学和优质幼儿园为公费定向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军训服装费、教材费免缴,所需培养经费根据培养项目层次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并全面落实毕业生岗位、编制、待遇等,确保下得去、留得住,3.99万名公费定向师范生已毕业。

【保障】多措并举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把教师引进乡村后,如何让他们在乡村更好发挥作用并且留下来?针对这一“必答题”,湖南强化政策激励,做好保障,全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据悉,自2013年起,湖南对43个武陵山、罗霄山脉片区的乡村教师,按学校在自然村寨、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三个档次,每人每月分别发放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2016年覆盖到省内所有贫困县,2019年在湖南贫困地区以外的县市区,区分行政村(含自然村)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含街道、县城关镇)两类情况,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150元的人才津贴。2015年起,全省根据教师在乡镇的工作年限每月发放200到500元不等乡镇工作补贴,且不抵扣片区人才津贴。此外,我省共有14个县市列入国家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施范围,中小学教师全部享受相应档次的津贴,目前执行一类区每月210元、二类区每月340元的标准。

同时,省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对乡村教师单列,每两年评选表彰100名在乡村任教20年以上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乡村教师,省财政给予资金奖励。在评选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等工作中,要求县镇以下(不含县镇)的乡村教师应占各市州推荐总额的50%以上。为在乡村从教满20年和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有效地激发了广大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此外,为补充乡村教师,湖南2009年启动实施“特岗计划”,2014年开始实施“三区”支教,2018年开始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截至2019年底,共招聘特岗教师6.9万人,选派“三区”支教教师1.04万人,招募银龄讲学教师1268人。

成果

培育更多“良师”,看“湖南答卷”

认为“上课事最大”的肖北庚、讲述新“一千零一夜”的麻小娟、用爱孕育“信心之花”的陈娟、从“猴哥老师”到“猴哥校长”的侯少飞……9月8日,2022年湖南省优秀教师表彰暨庆祝第38个教师节大会在长沙举行,他们作为获奖代表,向与会者分享自己的育人故事。

他们是三湘百万教师的杰出“代言人”。近年来,湖南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

重视师德师风: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第一标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学法律的尤其需要严谨治学,一个标点符号都错不得。”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肖北庚获得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41年的教育生涯,他先后当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老师。“我爱当老师,也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即使担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后,他仍每年为学生开设3—5门课程,年均课时近400个。在他看来,上课事最大。

侯少飞是桂阳县荷叶镇中心学校的“猴哥校长”,他扎根农村23年,不仅利用周边资源培养乡村振兴情怀和劳动技能,还开设了书法艺术等特色课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100多人次,5人获省、1人获全国信息素养提升实验活动一等奖。同事们称赞说:“‘猴哥校长’不但敢做敢闯,还有谋有略。”

其实,在湖南,像肖北庚、侯少飞一样的教师还有很多。近年来,湖南一直坚持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评选教书育人楷模、查处师德失范行为等措施,突出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中的“总开关”作用。湖南还出台了《湖南省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教育部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遴选激励名师:“芙蓉学者”助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80后”许利剑是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21年入选“芙蓉学者奖励计划”,获得青年芙蓉学者称号。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求学到工作,他在学校已经22年,在他获得荣誉的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在许利剑看来,“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是一个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人才竞争项目。他表示,政策上的重视和资金上的支持有利于高校科研人员建立以芙蓉学者为首,层次性的科研团队,有利于推进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和造就高水平人才,2001年,湖南开始启动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共遴选了10批次183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5批次78名讲座教授、2批次青年学者160名。2019年启动“芙蓉教学名师支持计划”,共遴选99名芙蓉教学名师。

自1979年以来,湖南先后进行11次特级教师评选工作,共评选出2722名特级教师。出台《关于建立湖南省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实施意见》,创立了“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定期服务”的基层中小学岗位乡村教师职称制度和资深乡村教师职称制度,全省共评聘了59名基层中小学正高教师、3000余名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近2万名资深乡村高级教师。

2015年以来,全省共有19人入选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湖南师范大学等12支高校团队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1所高职院校立项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

强化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暑假,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坊主高研班开班,其学员均来自湖南省教育厅推动的2022年“国培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项目。“该研修项目将以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标,及时将培训成果转化应用于学校和县市等不同层面,促使心理教师建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增加教师的心育综合能力,带动各地各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左梦飞表示,将以工作坊研修为抓手,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研修共同体,培育心育骨干队伍,支撑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湖南构建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的新型教师培训网络,2010年以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总投入培训专项资金15亿元,共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121.57万余人次。2017年,湖南“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综合排名列全国第三,被教育部列为“国培计划”免评备案试点省市之一。

此外,从2014年开始,湖南开创性地举办“未来教育家”“青年精英教师”“教师培训师”“卓越领航”等高端研修项目,依托清华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培养了2200多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2016年以来,共组织培训高校教师5万余人,其中岗前培训3.5万余人。湖南连续承担了2016、2017、2018和2019年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共培训来自全省34所本科院校的720名新入职教师,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并获教育部好评。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刘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