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所谓“两航”,就是指原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原中央航空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大家称之为“中航”和“央航”,原本都是中国的航空运输公司,可是自从三大战役之后,四分五裂,“两航”被牢牢掌握在了蒋介石的手中,使得大部分飞机都被蒋介石用来搞军运、投粮和撤退。

截至1948年底,“中航”已经拥有60架飞机,在各成员航空公司排名第八,“央航”就更厉害了,可以说是远东或者世界范围之内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了,总共拥有42架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11月7日,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时任“中航”总经理刘敬宜在《中国航空全体员工起义宣言》上签字,下定决心率众起义。

11月9日6点30分,参与起义的12架飞机全部顺利起飞,“两航”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在空中通过电台发表起义的通电,这个时候蒋介石才知道这个时候,早就已经为时已晚了。

具体的通电内容为:明确了“两航”是国家财产,归属中央人民政府,并宣布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号召“两航”留在香港的人员回归。

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陈卓林等人终于回归到了祖国的怀抱当中,并且全部都安全着陆,得到了有关人士的一致欢迎!

1949年11月12日,毛泽东主席致电陈卓林等人,明确表示:“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全体员工,在两公司总经理领导下,毅然脱离国民党反动残余,投入人民祖国怀抱,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特向你们表示祝贺、欢迎和慰问。希望你们团结一致,为建设人民航空事业,并为保卫留在香港的祖国财产而奋斗。”

11月15日,周恩来又在北京饭店会见并宴请了所有“两航”起义的所有人员,陈卓林更是重中之重,可见新中国对于“两航”起义是有多么的重视,并表示: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新中国民航,人才是主要的,起义人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争取两个航空公司起义人员都能从香港回来。我们有了这星星之火,一定能够燎原。”

正是在以陈卓林为首的不懈努力之下,才拥有了现如今中国航空事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