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每一个伟大的经济时代,都是以新型能源机制的引入为标志。”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曾如此说。

如果说,人类的现代历史是由工业革命定义的,那工业革命则是由能源革命塑造的。从煤炭替代柴薪,又被蒸汽机取代,再到油气大规模应用催生内燃机革命。每一次人类文明的大跨越背后,都是由轰轰烈烈的能源革命点燃。而里夫金预言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首先由能源革命推动。

只是,在20世纪前,人类还主要是靠能源革命来助推国际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如今世界变幻莫测的政治经济形势,则是在倒逼各国转型,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

纵观人类历史,能源问题,始终与环境、政治、经济问题交织纠葛,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之下,成为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制约与挑战。

全球大变局:因能源而起

1998年,曾在BP、壳牌、雪佛龙等大石油公司担任高管的英国地质学家坎贝尔(Colin J. Campbell)发表《廉价石油的终结》一文,提出了“石油峰值论”。在那个油价不过十几美元一桶的时代,坎贝尔就大胆预言,廉价石油的时代将一去不返。

事实在不断验证他的预言。那之后,国际石油价格于波动中不断攀升。3月24日,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英国一些贫民已开始拒绝食用土豆和其他根茎类蔬菜,“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煮它们的燃料钱”,民众也更倾向选择一包预先煮熟的米饭,而非要煮上20分钟的生米。

英国食品银行中的被挑剩下的土豆,图源Sky News

同时,在俄乌冲突、美国对俄制裁背景之下,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原油价格最高达139美元/桶,比去年同季增长近一倍,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峰值,中国国内油价也或将迎来“十元”时代。乱世之下,天然气也未能幸免。3月23日,俄罗斯宣布对部分国家的天然气交易只接受卢布付款,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飙升34%。

俄乌战争引爆的能源危机,只不过是揭开了全球能源供需“青黄不接”的遮羞布。当美国大旗一挥,号令欧洲一起制裁俄罗斯,原本就面临天然气短缺的欧盟苦不堪言,德国、意大利、波兰等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陷入严重的两难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如果说欧洲国家在尚能依靠财力寻找替代方案,能源大规模仰赖进口的小国,则几乎无力承担任何油气价格的大幅波动,被这场危机冲得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

曾以旅游业著称的南亚小国斯里兰卡,国内能源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今年春天,当国际油气价格大涨,已耗尽最后一滴外汇储备的斯国政府,再无力进口所需石油,一时全国能源极剧短缺,每日停电超10小时,群众甚至无法正常做饭、乘车出门,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

7月6日,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三天后,上万愤怒的科伦坡民众冲入总统宅邸,火烧总理住宅。这滴昔日以自然风光和佛教遗迹闻名世界的“印度洋之泪”,如今却深陷经济社会生产崩溃的漩涡中。

图源网络

在斯里兰卡身后,阿富汗、阿根廷、埃及、老挝、土耳其等也深陷困境,苦苦挣扎。一场因能源而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正在全球蔓延。

能源即政治,能源即权力

美国著名石油战略家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曾指出:石油,就是金钱与权力的全球大博弈。

回望那些著名的近代战争,我们不难发现,能源往往是地区冲突的导火索;而地区冲突,则反过来助推国际能源市场的局势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球变局。从马岛之战再到中东烽火,其本质都是抢夺石油。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石油危机的背后,都可见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拉锯,以及这种争夺带来的经济、工业体系的各方面震荡。

历史正在轮回中重复上演。俄乌冲突不仅导致欧洲燃油紧张,化石能源价格上涨,也带动其他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扬,加剧着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造成了无风险利率的上行,引起各国资本市场动荡。

高企的能源成本,提升了欧洲工业的用能成本,也降低了民众的生活质量。瑞银集团便指出,此次能源危机或使欧洲企业收益减少15%以上;同时,欧元区进口端成本水涨船高,扩大了贸易逆差,德国5月贸易逆差达10亿欧元,创30年来新低。

生产端的低迷直接传递到生活消费端。通胀损害了欧元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导致消费疲倦,欧洲经济深陷泥潭。6月,欧元区通胀率已达8.6%,消费者信心指数低至-23.6,达到疫情爆发以来的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经济危机相伴的,更有政治霸权的威胁,这是镜子的另一面——面对如今全球每日产生的500-700万桶原油供应缺口,美国正趁虚而入,借制裁俄罗斯之际扩大其化石能源市场份额,企图扼住全球资源命脉,加强在能源方面的定价权与垄断性。

这一切,都在告诉世界,不将一国的能源供应命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后果将会多么严重。

重压之下,欧洲各国开始加快实现能源自主的步伐:2021年欧盟颁布《欧洲气候法》,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目标从32%提升至40%,并要求所有成员国为之努力。

德国于今年3月加快在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计划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提高到发电总量的80%;法国则发布“法国2030”计划,将投资10亿欧元发展核能,并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

图源网络

一次次的能源创伤与切肤之痛,让这些国家深知:当今形势下,能源安全,就是经济安全;能源独立,才能政治独立——能源就是资本,就是权力。

中国:选择与应对

目光回到中国。

全球大变局之下,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我国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各种“外患”不容小觑:

随着需求总量的迅速增长,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原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

这些供给的源头,多来自有动荡隐患的地区。比如中国进口的石油多来自中东、非洲地区,如果未来的地缘政治因素少有不安,或将进一步激增这些地区动荡的频度和烈度。

在价格体系和国际贸易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却借助其全球霸权之势,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金融政策等手段,增强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加上其利用庞大的军事力量,把控着近70%的世界石油资源和运输渠道。

在能源运输方面,中国七成以上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关口要道,石油海陆运输又极易受美国等国的掣肘,后者的手,已经伸到了我国能源稳定供给的咽喉。

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动荡反复的地缘政治、波橘云诡的运输线路……传统能源在安全性上的局限日益暴露。中国作为全球石油消费第二大国,其能源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在当下,也在未来。

比亚迪:新能源之路的先行者

对于我国来说,大幅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从不断加深的石油困境中自救,缓解能源“饥渴”,实现能源自主,已是箭在弦上。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大批中国企业,不畏艰险,在新能源方面持之以恒地研发、试错。

比亚迪、宁德时代、亨通光电、天能、超威等一批领先发展的企业,历经多年研发和深耕,具备了领先的技术基础。在它们的大力推动之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才开始拥有深厚的底气。

其中,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深耕新能源领域十余年,是全球电动汽车领域强有力的竞争者,在电池和电芯领域优势明显。进入2022年后,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能源危机加剧之下,比亚迪逆水行舟,一举跃上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第一梯队。

6月,比亚迪总市值一举突破万亿,成为首个市值破万亿的中国汽车公司——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跻身全球车企市值三甲。与此同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1年产销量超过100万辆,成为首个跨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2022年,其月产销量更是连续数月站上10万大关,不断创下新的佳绩。

在地缘政治与全球变幻的不确定性之下,支撑着比亚迪逆势上扬的,是一个复杂、庞大却又自主的产业链条。正如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多次强调的:“比亚迪不只做汽车。”

1995年2月,比亚迪在深圳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七年之后的2002年,比亚迪成为诺基亚第一个中国锂电子电池供应商,正式进入半导体行业,开始研发芯片。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开启造车征途。此时,比亚迪已先于业内意识到,电子与电池可以和汽车进行强关联,由此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实现多条腿走路。

2008年,当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一片哀嚎之中,比亚迪却收获了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这一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F3DM,率先实现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完成了从太阳能+储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产品布局,开启新的新能源产业链。此后,比亚迪又先后在客车、叉车行业全面布局,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全市场”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比亚迪的核心业务板块囊括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板块协同发展,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5%。

在近20年的激荡征途中,比亚迪一直坚持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从电池供应,到芯片研发,再到新能源整车的生产制造。他们坚信“技术为王”。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入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数量多达4.04万人,截止2022年6月底,比亚迪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这夯实了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基底,帮助他们在历经多年坚守后,迎来了技术、产品、市场的全面爆发。

目前,比亚迪有五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刀片电池、IGBT芯片、DM-i混动技术、e平台3.0以及CTB电池一体化技术。这五大技术,无一不是新能源产业划时代的技术革命。比如,“刀片电池”是世界上唯一能通过电池安全测试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针刺实验的动力电池,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可承受相当于45吨卡车碾压的承重力,重新定义电池安全标准,还拥有50-100万公里里程的超级寿命。这些也是比亚迪的底气,为了打开电动车电池的垄断场景,用中国制造诠释更好的质量。比亚迪也是真正懂得国人需求并且将品牌质量做的非常好的一款车。

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曾表示“我的梦想就是产业报国”,也一直坚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而现在的比亚迪正在用技术和产品一步步改善中国能源受制于人的现状。太阳能、储能、电动汽车、云轨,比亚迪用高度责任感的产品开路,树立国际竞争力。比亚迪一直所坚持的创新科技和工匠精神,相信也能够撑起中国新能源的一片天。

总结

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即需要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的一个个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做筚路蓝缕的先行者,去发现,去开垦。新能源革命正是如此,比亚迪的发展历程说明,新时代的又一次能源变局中,正有一批批中国企业,携新能源之大势,在传统能源的困局中砥砺前行,推动国家能源的转型革新,为吾国吾民未来的发展尽心尽力、保驾护航。

而这,也将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所依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