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购买翡翠时,商家会出具珠宝玉石鉴定证书。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翡翠鉴定证书上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翡翠检测流程”重要的鉴定项目包括放大检查、荧光观察、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折射率、密度等谱学特征进行综合检测。紫外可见光谱主要利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宝石的吸收光谱和吸收光度分析,对宝石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目前,它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颜色指数、着色机制和产地特征。437nm吸收线称为诊断线,437NM吸收线表示为翡翠,437nm吸收峰和翡翠样品Fe3+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试验是鉴定染色翡翠最有效的方法,以绿色翡翠为例,天然绿色翡翠630nm,660nm,690nm吸收线或吸收带,铬盐染色的绿色翡翠为650nm有明显的宽带,其它染色的翡翠也具有不同于天然的紫外吸收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产地的翡翠价值差异很大。以缅甸、俄罗斯、危地马拉翡翠为例,对不同产地相同厚度的翡翠样品的谱学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翡翠紫外线可见吸收光谱中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值,紫区为437nm的吸收峰为Fe~(3+)的吸收,430nm吸收峰为Mn~(2+),由于自旋阻力的跳跃,三个原产地的翡翠紫外线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系数范围不同。430nm处吸收系数峰值范围小于0.62,437nm处吸收系数峰值小于0.66时,为缅甸翡翠。430nm处吸收系数峰值范围大于1.1,437nm处吸收系数峰值大于1.1,为危地马拉翡翠。430nm处吸收系数峰值范围0.62~1.14,437nm处吸收系数峰值范围0.66~1.1时,为俄罗斯翡翠。我们发现不同翡翠产地的紫外430nm和437nm吸收峰值与MnO和FeO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可应用于翡翠产地的快速识别,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然翡翠具有吸收光谱的特点,当吸收光谱中出现明显的树脂吸收带时,可以肯定地填充树脂的B货翡翠,同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是鉴定染色C货翡翠最有效的手段。珠宝和玉石的检测不能仅通过一两个数据得出结论,在鉴定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不要盲目相信一两个数据。特别提醒:购买翡翠珠宝时向商家索要珠宝玉石鉴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