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将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储备投放力度。通知称,此次投放中央冻猪肉储备,是为了切实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这一消息发布后,全国内三元、外三元生猪价格应声小幅下降。

据养猪数据中心数据显示,9月6日,全国生猪(外三元)的价格为23.66元/公斤,生猪(内三元)价格为23.10元/公斤。国家发改委明确将于9月8日投放冻猪肉储备后,9月7日,全国生猪(外三元)的价格为23.60元/公斤,每公斤下降0.06元;生猪(内三元)价格为23.03元/公斤,每公斤下降0.07元。(注:外三元与内三元是两种杂交方式不同、市场养殖方式不同的生猪品种。)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表示,目前,广西、四川、吉林、宁夏、湖南等地已启动地方猪肉储备投放工作,其他省份也正抓紧开展猪肉储备投放准备工作。下一步,国家将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动态,必要时进一步加大储备投放力度。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相关企业有序释放猪肉商业库存,保障市场需求。

今年3月以来,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国家展开了11批次的冻猪肉收储工作。9月8日,今年首批放储落地,国家发改委计划在月内持续做出更多放储动作。

更多冻猪肉进入市场流通,餐桌上的猪肉会便宜了吗?国家投放冻猪肉储备,为何选在9月8日这个时间点呢?红星新闻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副研究员王祖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和猪肉零售一线从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宁大连储备肉投放点摊主在分割猪肉。图据IC photo

▶▶储备肉投放市场后肉价要便宜吗?

北京新发地市场负责人:

总体肉价势必下行,对鲜肉价格影响“不太大”

9月7日,中央冻猪肉放储时间明确的第二天,全国内三元、外三元生猪价格出现小幅下降,但各地具体情况略有不同。

以北京为例,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高于全国水平。9月7日,北京市生猪(外三元)价格为23.16元/公斤,每公斤下降0.28元;生猪(内三元)价格为22.51元/公斤,每公斤下降0.39元;土杂猪价格为21.64元/公斤,每公斤下降0.62元。

但也有以辽宁省为代表的地区,生猪价格不跌反升。9月7日,辽宁省外三元生猪价格、内三元生猪价格、土杂猪生猪价格每公斤分别上涨了0.08元、0.17元和0.05元不等。

生猪价格有升有降,整体呈现小幅下跌,但据中国养猪网最新消息,多家上市猪企的股价有了明显变化。

9月5日早间,华储网发布《关于2022年9月8日中央储备冻猪肉出库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本次出库竞价交易挂牌3.77万吨,交易时间为9月8日下午13:00-16:00。

中国养猪网显示,此消息一出,多家上市猪企股价应声下跌。中国养猪网的消息称,业内不少人表示,基于去年猪价经历的漫长猪周期,猪价持续处于探底状态,国家先后进行多次收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供稳价,新一轮猪周期价格波动总体收窄,得益于稳猪价政策提早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生猪价格并非老百姓到消费市场上去购买猪肉的价格。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以新发地市场为例,作为占据约25%市场份额的首都“肉案子”,新发地市场流通的都是鲜嫩的猪肉,也就是生鲜肉。

在童伟看来,国家投放冻猪肉储备调整物价后,总体的猪肉价格势必会下行,但对新发地市场的生鲜肉价格则可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童伟举例说:“餐厅厨房用肉可能是冻猪肉,但是老百姓在自家餐桌上做个青椒肉丝,基本就是购买新发地市场上这种生鲜肉,这是两个渠道。”

广东、辽宁、贵州等地经营猪肉摊位的零售商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多年的猪肉零售经历中,他们并不会主动关注猪肉收储、放储的消息和政策。“猪肉价格一直是有涨有跌,收储、放储对我们卖(猪肉)的价格有多大影响,我们也没感受到过。但市场上冻猪肉多了,肯定还是会对生鲜肉有些影响。”一位辽宁猪肉摊位老板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9月6日猪肉价格据养猪数据中心

▶▶为何要投放冻猪肉储备?

半年来生猪价格持续走高

9月生猪价格已是3月的两倍

9月6日,在中央冻猪肉放储时间明确之前,养猪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生猪价格仍是上涨的。

纵观全年,自生猪价格4月“触底反弹”以来,生猪价格多次上涨。以养猪数据中心公布的9月6日数据为例,9月6日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每公斤23.66元,已是今年3月份11元多的低点价格两倍有余。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食品方面,受前期压栏惜售和疫情趋稳消费需求回温等影响,猪肉价格由6月同比下跌6.0%,转为7月同比上涨20.2%,为保障猪肉市场平稳运行,中央猪肉放储是应有之举。

而在猪肉价格外,面临增长压力的还有国内整体物价情况。苏剑预计CPI下半年或触及3%,全年中枢2.2%左右。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有关情况。吹风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荫凯表示,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猪肉价格季节性上涨等因素影响,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今年后几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国内物价水平可能比前几个月略高一些。特别是受疫情、灾情等影响,困难群众数量有所增多,基本生活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即使国内物价涨幅不大,困难群众的感受可能比较明显。

自7月起,国家发改委已开始计划放储。7月5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表示,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放储备,形成调控合力,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上述消息称,针对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上涨的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有关方面分析认为,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重要原因是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8月末,国家发改委官微再次发布消息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

9月6日,国家发改委明确首次放储时间为9月8日,并将在月内再次进行放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副研究员王祖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鉴于前段时间肉价、猪价偏强运行,国家会担心价格上涨过快,对CPI造成一定的压力。“还是要通过储备肉的调节,缓解一下市场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7日猪肉价格据养猪数据中心

▶▶为何选在9月8日放储?

开学恰逢中秋

节前效应推高猪肉价格

“节前效应”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周前,北京新发地官网发布消息表示,本周白条猪的价格又开始抬头,周前期肉价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涨幅相对明显一些。对于此波肉价的上涨,有些人士可以找出较多的理由或者原因,但是归纳起来第一个原因便是:临近学校开学和中秋节,需求有所恢复,价格呈现节日效应。

据新发地官网,所谓节日效应,基本上就是临近节日、节气或者某些特定的时间节点,需求呈现阶段性增加,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抬高价格可以得到需求的支撑,或者需求对价格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不过,节日效应也是有时效性的,过了这个时间节点,肉价还会归于常态。此波肉价上涨,实际上就是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一些表现。”新发地官网写道。

王祖力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放储属正常操作。“对于猪肉而言,下半年本就是消费的旺季,中秋、国庆节日效应也会拉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其实是在预期之内,与7月份相比较也没有上涨太多,所以其实是一个相当正常的操作。”

在中秋、国庆之外,元旦、春节的节日时间,也常是国家进行猪肉放储的重要时间点。

如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更好保障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居民猪肉消费需要,自2020年12月17日起,中央冻猪肉储备已累计挂牌投放15万吨,有效增加了市场供应。部分地方也在终端市场平价投放地方储备冻猪肉,受到消费者欢迎。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为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自2019年12月12日,也就是冬至前10天开始组织投放冻猪肉储备,已投放6批,合计约15万吨。全国大多数省份及主要城市也结合当地市场形势,联动进行了投放。通过上下联动密集投放冻猪肉储备,增加了猪肉市场供应,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猪肉市场价格相对平稳运行。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 王辰元 北京报道

责编 任志江 编辑郭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