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群星8月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感,为忙碌而琐碎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小确幸。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会变得更加幸福、安心、内心丰盈,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就忽略了哟~

作者 | 可乐妈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爸爸要过生日了,妈妈和女儿兴致勃勃为他准备了一系列的惊喜:

由于爸爸不爱吃蛋糕,妈妈和女儿先用各种水果堆了一个“水果蛋糕”;

随后,妈妈在冰箱里的可乐和啤酒上写好“苏先生,生日快乐”的字样,女儿则在其中一个瓶底认真画了一颗小爱心;

不仅如此,在女儿的帮助下,妈妈还精心准备了一桌子饭菜。

本以为看到这些,爸爸会很高兴。

可没想到,爸爸回家后却一直板着脸,十分冷漠地说,自己最讨厌仪式感。

甚至因为赌气,最终连饭都没有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办法,妈妈只能带着女儿委屈地吃完两人用心准备了一天的饭菜,她失落地说:

“心瞬间凉了,就像烈火被瞬间扑灭。”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妈妈和女儿满满的难过与失落。

让我不禁起了之前刷到的另一则视频:

5月20日那天,一位妈妈照常在家等上中学的儿子回家吃饭。

却没想到,贴心的儿子居然拎了两杯奶茶回来,递到了妈妈的手里。

随后,妈妈发现儿子今天还一反常态,把校服顶在自己头上,紧紧盖住了书包。

正当她疑惑时,儿子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面前。

只见儿子帅气地一把掀开校服,露出了书包里的一束花。

看着儿子“嘚瑟”摇摆的背影和那束被小心保存的花,妈妈忍不住笑出了声。

同样是特殊的日子,有仪式感的家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而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往往只剩下沉默与尴尬。

正如作家霖莜莜说的:

“一次次关于仪式感的探索和温习,其实是一次次关于爱的认知与确定。”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但偶尔也需要一些诗情画意的点缀。

而仪式感,正是一个家的高配。

有仪式感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被爱滋养。

从这样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也会更加幸福、有安全感,更容易获得对抗负面情绪的能量。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作家村上春树曾创造过一个词语:

小确幸。

指的是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确切,却能够持续3秒钟到一整天不等的幸福。

很多时候,孩子的小确幸正是源自于有仪式感的生活。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郑州有一位妈妈,连续七年,每天为孩子准备爱心早餐。

不仅如此,她还将食物和古诗词联系在了一起。

第一次做“诗词早餐”的灵感,来源于女儿在学校根据古诗画的一幅画。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盘用面条做成的菊花,展示了陶渊明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看这一盘西红柿做成的梅花,不正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吗?

而这位妈妈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

“我想让女儿回想起童年的时候有一种美好和幸福感。”

一顿美观而诗意的早餐,不仅带给孩子饱腹的满足感,也教会孩子对待生活的仪式感,让孩子学会经营幸福。

无独有偶。

杭州有一对父母,也用特有的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

去年5月底,董阿姨的儿子即将大学毕业。

为了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董阿姨和丈夫决定从杭州出发,骑车去北京,给一年没见的儿子一个惊喜。

两人穿越浙江、江苏、安徽等城市,骑了1459.1公里,历时20天,终于抵达了北京。

得知父母专程来看自己后,儿子兴奋地跑出学校,与父母紧紧相拥在一起。

虽然最终由于疫情原因,毕业典礼没能如期举行。

但这一刻,因为有父母陪伴左右,儿子的内心仍是无比满足的。

德国学者辛格霍夫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写道:

“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仪式令人们有所依傍。 仪式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窘境,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灵的港湾和力量的源泉。”

作为父母,我们注定要与孩子渐行渐远。

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仪式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给予他们创造幸福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当孩子独自面对生活时,哪怕面前有再多的岔路口,他们也能走向快乐的彼岸,把琐碎的日子经营成动人的诗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仪式感的教育,最能唤醒孩子的勇气

电影《奇迹男孩》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男孩奥吉天生面部有缺陷,虽然经过了大大小小27次手术,但五官依旧极度扭曲。

为此,他从出生起,就一直待在家里。

直到7岁那年,奥吉终于鼓起勇气,决定进入毕彻预科学校念书。

但,顶着如此特殊的一张脸,奥吉在上学前,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打鼓。

而父母,也察觉到了儿子的不安。

终于到了去学校的日子,奥吉惊喜地发现:

全家人都盛装打扮,爸爸还特意穿上了一身崭新的西装,只为送自己去上学。

也正是这个小小的仪式,悄然化解了奥吉的恐惧。

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告诉我们:

当我们因事物的不确定性而感到惶恐不安时,可以通过一段预测、设想的过程来降低内心的不安。

而仪式感,往往有着固定的形式与程序。

让孩子参与到仪式中来,就是战胜恐惧的第一步。

我有个朋友叫王芳,她和丈夫因工作原因,没法亲自带孩子,便把1岁多的儿子舟舟送回了老家。

直到舟舟上小学二年级,夫妻俩才把儿子接回自己身旁。

虽然老家的外公外婆一直对孩子很好,但王芳还是苦恼地发现:

舟舟十分胆小内向,时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玩笑话胡思乱想,与同学交往时也总是唯唯诺诺。

直到半年后,我在王芳的朋友圈里看到舟舟演讲的视频。

只见他眼神坚定,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面对我好奇的询问,王芳告诉我,一开始,她也不知道该如何鼓励孩子。

直到看到一则一家三口坚持晨跑的新闻,于是她也拉着丈夫和儿子每天早上跑步,每周组织一次家庭谈心活动。

神奇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儿子真的勇敢、自信了不少。

心理学博士Barbara Fiese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

家庭中的仪式感,会浸透到孩子的血肉中,让他们充满归属感、安全感和目标感。

一个孩子想要从懵懂走向成熟,需要不断汲取心理营养。

而富有仪式感的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他就有了直面恐惧、不断尝试的底气。

小小的仪式

给了孩子对抗负面情绪最好的武器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位网友分享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自己小时候每次跟爸妈吵架生气,爷爷都会让他从家里拿几粒白米饭,扔到院子里。

然后,坐在一旁等着蚂蚁去搬。

只有当蚂蚁搬走了所有的米粒,他才能起身离开。

第二个故事:

网友小时候养过不少宠物,有一些意外死亡了。

父母得知后,就会陪他一起将宠物的尸体掩埋起来,并在土堆旁种上一株不知名的植物,默默与宠物告别。

这样的仪式,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控制愤怒和悲伤:

当他看到地上的米粒全部被蚂蚁搬走后,他就知道,自己的不开心,迟早会像地上的米粒一样逐渐消失;

当黄土彻底掩埋住了爱宠的躯体,他也逐渐明白,所有的悲伤最终都要转化为怀念。

康涅狄格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

研究者招募了75个岛民,告诉他们即将发洪水。

然后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可以进行烧香、祈祷等仪式活动;另一组静坐 11分钟什么也不做,最后测试所有人的焦虑程度和心率。

结果发现:

不论是心理数据还是生理数据,仪式组的参与者都比静坐组的焦虑程度更低。

所以,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情绪管理的父母也可以为孩子设计一些专属的仪式:

当孩子因为考试而紧张不安时,父母可以为他准备一根油条两个鸡蛋;

当孩子陷入自我怀疑时,父母可以在他耳边打个响指,告诉他之前发生的失误已经被一笔勾销......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魔法最灵验,那一定就是父母的爱与用心。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为失控的坏情绪买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个能够承载愤怒、悲伤、忧虑的罐子。

帮助孩子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倾倒出来,再用恰当的方式化解掉。

而这个罐子,就叫做仪式感。

德国一位作家写道:

“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不是为了给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在真切地感知生命,热忱地面对生活,它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爱。”

父母让孩子看到怎样的世界,孩子就会拥有怎样的世界。

那些看似寻常的仪式,随着时光的沉淀,都会成为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来源:

给孩子做一顿爱心早餐; 保证每天都能有一段不被打扰的亲子时光,陪着孩子一起运动、谈心,在睡前互相道一声“晚安”; 正装出席孩子的毕业典礼; 给孩子设计一个独特的加油手势......

生活总有暗淡无光的那一面,但仪式感却能成为照亮孩子整个童年的光。

正因有了这束光,孩子才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感知爱、相信爱、给予爱,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点个“赞吧”,从今天起,给孩子一个充满仪式感和小确幸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