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新冠肺炎的高度传染性使人们感到紧张不已,疫情蔓延及各种前所未有的封城等举措,给民众带来了较大的情绪波动产生,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病毒的信号有哪些?

1、发烧

患者的体温一般在37摄氏度以上,有咳嗽等症状。

2、消化系统疾病:

部分患者的症状一般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等。

3、神经系统:

由于新冠病毒会随着人体血液流向人体各个器官,所以其初始症状可能是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如头痛等。

4、结膜炎:

新冠的早期症状也反映在患者的眼睛上,导致结膜炎,一些患者的四肢、腰部和背部也会有轻微的肌肉酸痛。

5、白细胞总数异常:

疾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一些患者会出现肌肉酶和肝脏酶升高,建议患者积极配合的防疫工作。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可以通过好多官方的报道知道,病毒的潜伏期大约为1-14天,普通的感冒病毒基本上3-7天就发病,流感潜伏期可能更短。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要比之前的流感病毒,或者普通感冒病毒都长,潜伏期比较长,平均可能是3-7天,多数都会在7天之内发病。

但是也看到好多病人时间更长,甚至有个别的病例报导出现30天左右潜伏的,这是非常特殊的个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新冠疫情最终会以什么方式结束?分析:可能有三种结局!

病毒感染到一定规模后,会自行停止传播

从疫情发生之初就有一种观点,即只有群体免疫,才有可能控制住病毒的传播。

这种观点就是任凭病毒在人群中流行,而后接近全部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自行产生一种跟病毒相抗衡的机体。

无论是否接受,当病毒无法控制,人群继续被感染,被动的群体免疫就会出现,到那个时候,无论是病毒本身还是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可能都出现了变化,那么病毒的传播就会发生改变,有可能就会停止。

由全球性蔓延转变为“地方病”

研究人员表示:模型预测时间过长,因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结束大流行阶段。

这还没有考虑到未来新冠病毒可能造成大流行的新变异,因为冠状病毒是很难预测的,因此未来可能存在一种突变,使其更具致病性。

最后研究人员还表示,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我们不知道这些突变还会在哪里出现,在我们实现全球各地的稳定之前,很容易因引入新的变体而破坏一个地区的稳定性。

那么,根据中国传染病学,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但是却采取甲类传染病的管理方式,从流行病学来讲,当某一种疾病在特定地区稳定或者至少可以预测时,它就会成为地方病,就像季节性感冒一样,成为常见的疾病。

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相互适应

即便以后新冠病毒真的会长期存在,像流感那样每年都“叨扰”人类一两次,但对人体的伤害不大也不重,而且人们也会研发出对应的疫苗和药物来防范。

长此以往,人的自然免疫力也会相应得到提升,不会像现在一样受疫情所困,就眼下看,新冠病毒疫情已对社会经济、公共卫生、公众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据专家表示:目前来说,新冠存在至今,已经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新冠病毒有可能会成为流感、水痘这类疾病,与人类共存!

阅读延伸:

2022年,已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这是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

“很多人在谈论‘与新冠病毒共存’,但是我们更需要与责任感共存。”

在8月26日一场问答直播活动中,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说,今年已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这不叫与病毒共存,每周有1.5万人死亡,这不叫负责任地与病毒共存。

所谓“与新冠病毒共存”,是一种怎样的“共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过去28天超过575万人感染新冠,医疗系统陷入崩溃,在德国,“放开-收紧”反反复复,感染人数随之时高时低,难寻理想策略,在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已超过104万,防疫经济双双失序……

因此,我们现在所能做的依然是做好个人防护,不恐慌不添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医务人员的救治,疫情会被有效控制,而对于新冠病毒,我们也终会找到与它共处共生而不受其侵害的途径。

结语: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