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在书画频道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丝绸之路的文化意涵,体现了杨晓阳作为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学术追求和社会担当,同时也给广大观众带来一次了解丝绸之路沿途风土人情的宝贵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进一步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进行挖掘与研究,在展览进行期间还特别举办了学术研讨会。9月3日下午,以“时代感知与意象美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书画频道美术馆正式举行,在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进行梳理的同时,更深入探讨传统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艺术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名家荟萃的学术交流盛会,特别邀请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孙克、会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秘书长刘健,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王孟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吕品田、中国画院院长牛克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唐勇力、于洋,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江舟,以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展览艺术家杨晓阳出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担任学术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术主持张晓凌首先进行主题阐释,他认为本次展览呈现出的两个核心词是“生命”与“人民”。孙克、王镛、刘健、唐勇力从美术事业和艺术道路等方面阐释杨晓阳艺术的独特价值,以及“写意写生”的转化道路,他们认为杨晓阳为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黎明、陈池瑜、赵奇、王孟奇、朱青生等专家学者分别从杨晓阳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学术实践等方面进行解读,对杨晓阳水墨语言的当代转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品田、牛克诚、张江舟、于洋对杨晓阳艺术创作的延伸、传统大写意精神的当代展现、以及中西艺术融合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格外浓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最后,杨晓阳进行总结发言,他讲述了自己在创作时的真实感受,并且解读了自己追寻艺术本真的态度与思考,给与会专家学者带来更多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展览延伸至本次研讨会,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杨晓阳的创作都提供了各自的视角和解读方法,正如主持人张晓凌在研讨会上所言:“大家把对杨晓阳的认识,融入自己的理论修为和眼界,以各自独有的方法诠释出无数个杨晓阳出来”。我们相信,正是这样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才能给予艺术以无限可能。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进行了理论性总结,并为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理论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