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岩前茶果节热闹非凡,大大的煎堆让不少人垂涎欲滴。吃货们后悔没吃够、摄影发烧感叹没多拍摄、亲爱的,你一定不知道高要很多村都有茶果节!想要亲身感受一下免费“白吃白喝”的快乐时光?
在广府——肇庆最醉人的不是月饼,是茶果,黏黏土土的,非常好吃。早上切开两瓣放蒸笼下大锅蒸热,醺上一壶香茶,一口一个。农忙时节,农民一来为了赶农活,二来能不让挨饿多干活,茶果是最好的早点。
茶果有两种做法,或是挤成一个粉团淋上红糖像乒乓球大小然后下油窝炸到金黄色,或是放入肉菜馅料落油窝炸。在肇庆高要的寒冬季节以及春节茶果是招待宾客的佳品,纯粉团炸的茶果一口咬非常结实咬不开,必须用刀切开两瓣一小口一小口,素有“砸死狗”美誉。蒸软吃暖意就会随着绵实糯软,清甜弹牙的糯米香味送入腹腔。由于肇庆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五世早师、包公等出生肇庆,成为中外游客常年乐而忘返之地。每年的农历正月,或二月初五、初八、初十等日子,村里人制作茶果、亲友相聚,喜气洋洋。每家人都希望客人来“白吃白喝”,谁家来的宾客越多就越有面子。茶果节被列入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肇庆茶果节据《高要文史》记载,源于唐末,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事实上,即便作为小吃,茶果也在逐渐淡出年轻人视野。说起茶果,肇庆人更多注意到其本身的“原住民”的身份。这也是我的在婆家居住了几十年的切身感受。跟窝窝耙、咸煎饼等街头美食后起之品,茶果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怀旧光环的加特。在某种意义上,它跟家乡有关。看见茶果,便会生出亲切之感。
茶果在肇庆的各个村镇中,地位不容小觑。中秋可以没有月饼,但不能不吃茶果。婆家的邻居是个开餐饮店三十多年的饮食手艺人,经营一家中餐馆。每到周末,传统节日,餐馆里都会卖新鲜的节日食物,周末、墟日。都会将茶果做出各种不同品种品味,揉着粉子,捂醪糟,蒸粽子。赶墟的肇庆乡亲三五小聚,一盅一碗一勺加一杯小酒闲话家常。
茶果是一种极简单的食物,原料仅仅是秋冬收获的新鲜糯米。揉茶果的手法和力度,决定着茶果的口感和香气。所谓“揉”,其实就是“摏”。我对茶果最深的记忆,正是婆婆用擂浆棍混合适中的运力压紧茶果。婆婆会加入红糖水在揉粉团,揉到功夫到家就搓成一个个小乒乓球圆状放油窝里炸至金黄色捞出来筛子里滤出多余的油。此时,我们会忍不住热气腾腾偷偷拿着吃,通常被婆婆拿棍子打手。
逢年过节,婆婆会揉的茶果拿到墟上卖,迎合赶集的人们和游客。当然,婆婆会蒸出同样是肇庆人特色的粽子和果粉与茶果配着卖,供不同喜欢与选择的人们。炸茶果也不能掉以轻心,大姨母会时不时来到灶前看火候加柴探火,火大了会加速油的沸腾点使茶果变老身,火慢了炸的不够漂亮,凭经验判断茶果的情况。
制作茶果的糯米不能使用旧米,因为没有了糯米的香味与糅粘性。采用刚收获的糯米,其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才更能突出表示出筋道、粘糯的口感。炸出来的茶果吃起来更具有挑战性的摏揉打功夫体现。
摏糯米一定要人工操作不要机械代替,摏糯米的声音不需要太粗暴,木槌砸下去,被柔软的糯米团包裏着,似乎起了某种缓冲作用,婆婆说,摏糯米是一件快乐的事儿,常做能够锻炼身体,看起来,如练到了什么独门武功。婆婆不说我也不知道,原来摏糯米还跟气功有点关系。婆婆,到101岁才仙逝,这么长寿想必跟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摏糯米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摏糯米时,婆婆运起丹田,边吼边打。在我们小孩子眼里,都是非常神秘,摏出来的糯米变成浆,加点红糖煮成糊吃,那种感受简直就是魔术,柔柔滑滑的一下子溜到肚子里,当肚子发飚了才知道吃得太快原因。这简直就是变魔术,而魔术的过程,就是靠他们不断地用力摏打。
茶果不一定刚炸出来就吃,做出来冷却之后,放冰水果沉浸十分钟捞出来盛于汤碗里淋上滚红糖水,可塑性高。立刻变软性入口柔化丝绵。婆婆在赶墟上卖的这种吃法大受人们的欢迎。
在冬天赶墟卖这种冷却过加红糖水卖的茶果完全失去弹性,密实紧凑的支链淀粉性性比日常吃更能发生改变,没有坚实如磬石,只有尤为锋利菜刀才治得的性格。
在肇庆广袤无垠的田野与街巷之间,流传着一句朴实无华的盛传佳话:“茶果越揉越黏,日子越来越甜。”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跟祖国的强大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