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婆媳矛盾,自古以来就是最难化解的问题。

婆婆和儿媳的矛盾,往往贯穿一生,中间夹杂的“儿子、丈夫”对婆媳关系的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三人的关系网,构成了依恋模式、强迫性重复以及各种原生家庭的纠结和矛盾,但凡一人的问题矛盾不能解决,便会牵连到三人的关系。

所以,要分析婆媳矛盾,不仅要从婆婆和儿媳身上入手,还要从儿子身上入手,甚至还要从公公身上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越来越多的儿媳妇将会主动抛弃公婆,越来越多的婆婆和公公,未来将被迫孤独到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本质原因在于婆婆和儿媳的利益问题,当出现家庭矛盾时,如果没有人可以帮忙解决,两人都会一直争执不休,婆婆和儿媳,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亏了,现在的婆婆,都很强势,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才有未来儿媳会抛弃公婆的说法。

婆婆和儿子未完成分化

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续统指婴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一种复合的情绪。

对于男人来说,恋母情结从小到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男孩和母亲的关系占据第一位,而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

换句话说,除母亲以外的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所以,儿子和媳妇的关系,也是变相的恋母情结的变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会发现,恋母情结越严重的男人,对待婆媳矛盾越喜欢采取逃避的方式,就因为他的懦弱,所以处理不好与母亲、妻子之间的关系。

由于在男人的潜意识里,母亲首先占据第一位,所以会本能和“母亲”窜成一通,去疏远妻子,所以,有些不成熟的,恋母情结的男人,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冷却婚姻,以免伤害母亲的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媳抛弃公婆了,很有可能连丈夫都直接放弃了。

婆婆和儿媳的角色期望错位

每个婆婆,在儿媳来到自己家庭中时,几乎都会对她们很热情 ,她们大多会把儿媳当成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可是问题来了,很多儿媳并不愿意如此。

在儿媳眼里,自己的母亲才是最亲近的存在,自己没有义务把一个外人当做亲生母亲一样对待,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很多婆婆都会抱怨,千万别把儿媳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对方压根不领情。

其实婆婆自身也有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儿媳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对待自己,另一方面 ,自己又做不到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儿媳

婆婆想对儿媳好,并非发自本心的好,主要来源于对儿子的占有欲,她们最怕儿子娶了老婆,忘了妈,所以婆婆们都想把儿媳,当亲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满足自己的占有欲。

所以,这种不是发自内心的好,就会引起角色关系期待错位,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三观不一样,一个人以为对另一个人的好,另一个人未必能够感受到。

就像婆婆以为为儿媳付出了,儿媳却觉得那是麻烦,自己的需求仍然没有被满足,久而久之,就会厌恶婆婆,最后抛弃他们,儿媳以为自己为婆婆付出了,可婆婆就是喜欢挑三拣四,认为自己照顾不好丈夫,每天都要唠叨很多次,久而久之,自然会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根溯源,婆婆对儿子的占有欲,来自于自身无法跟丈夫相处和谐,所以才把注意力过度转移到儿子身上,她们总觉得,儿子娶回来的儿媳不擅长做家务,懒散,不能很好的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所以会对儿媳产生很多不满,由此,两人爆发争吵,而恋母情节强的儿子也无法处理好中间的矛盾。

婆婆想让儿媳像照顾儿子一样照顾丈夫,自然也是不现实的,儿子已经完成了自我分化,就应该和母亲划分边界,儿子和儿媳组成一个小家庭,婆婆就不应该过多干涉。

现实生活中很多婆婆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才和儿媳的矛盾越来越大。

说到底,双方都想争取对儿子和丈夫的控制权,这类似于同性相斗”的心理,越是同性,越会相互伤害,因为本身就是竞争关系,只会让彼此关心愈演愈烈,双方都不会心慈手软,久而久之,当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儿媳自然就不想理会婆婆了。

另外,现在很多婆婆都喜欢倚老卖老,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年轻人,自然地,抛弃公婆的儿媳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有些老人,可能真的要孤独终老了。

当然,除了儿子要处理好自己和妻子母亲的矛盾,儿媳也要学会尊重婆婆,毕竟我们不能期待长辈改变,他们的年龄已经到那里,思想也根深蒂固。

其实,婆媳矛盾最主要原因还是沟通较少造成的,主观上认为沟通有障碍,就愿不愿意沟通,结果部门就越积累越多,儿媳不一定要强行改变婆婆的执念,但可以多理解婆婆,主动和她交流。

尽量帮她减轻负担,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就像我们和自己的父母关系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和父母和解,那就努力和自己和解,从自己的行动出发。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