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c半自愿下沉到非航业务第一线。

近年来人们的出行意愿明显提升,机场承载服务的旅客人数以肉眼可见速度的扩增。但历经二三十年风霜洗礼后,机场自身硬件设施状况往往与现实发展要求不相匹配,改建、扩建、新建成为必然选择,小c所在的机场也不例外。

与机场硬件更新换代相适应,是随之而来的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及运营模式谋划转型。被变革潮水裹卷着的小c,进入航站楼商业这个新领域。

航站楼商业一直是热门话题,有时甚至成为机场商业的代名词,主要在于其在非航业务中规模较大且直接触达旅客感官。

但航站楼商业却不是新话题,作为重要基础保障要素,每个机场都或多或少配套商业店铺,但在品质呈现上参差不齐,归根到底在于商业品牌及经营主体能力水平不一。

已运营多年的机场,商业点位早就被各路枭雄占满饱和,对品牌及经营主体进行更换调整难于上青天,而机场硬件更新换代实际上是航站楼商业转型的宝贵契机。

经过不断摸索迭代,科学成熟的航站楼商业运作模式逐渐与大型综合体趋同,一般是商铺招商和平台运营相结合。而一份涵盖主题定位、业态布局、招商策略、运营模式等在内的详尽规划,是航站楼商业转型发展的首要步骤。

在深化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小c所在的机场聘请亚洲某龙头枢纽机场量身打造航站楼商业规划。规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博采国内外机场所长,融合现代化趋势及本地化特色,兼顾艺术感和实用性,描绘出无比美好的航站楼商业环境氛围。

经过多轮内部研究、外部评审,商业规划获得各方面的普遍认可。而规划的前置确定,也为在机场硬件更新换代过程中统筹考虑商业需求创造了条件。

小c见证了机场航站楼商业规划从无到有。但说实话,由于机场普遍没有能力独立进行商业规划,整个过程还是更多处于旁观者位置,具体效果如何也有待后续招商等环节进行检验。

万事皆已具备,航站楼商业招商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小c即将踏入眼花缭乱的机场商业圈。

欢迎关注“空港司马闲”公众号,每周五公众号首发,原创纪传体野史,游走型机场人管中窥豹,感受民航业神秘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