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夏

据东莞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上半年东莞地区GDP为5178.2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3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024.19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2136.08亿元,同比下降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素有“第二个深圳”之称,因为东莞地理位置优越,在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移动通信产业发展良好,房价也相对便宜,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在东莞建厂。早在2015年,阿里就斥资80亿元在东莞麻涌镇设立菜鸟网络华南总部。2020年,阿里云宣布再投资160亿元,在东莞麻涌镇设立华南总部。

除了阿里,京东也看好东莞。京东首先投资20亿元在东莞麻涌建立华南电商运营中心和物流枢纽,之后再投资300亿元在凤岗镇建设京东·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新城,京东x事业部、无人机总部基地都将落户于此。

华为更是厉害,投资100亿元在东莞松山湖建设松山湖基地,占地1900亩,将研发中心、华为大学、华为终端总部都迁至此处。1990年代从香港迁往大陆的6万家工厂中,就有4万家选择在东莞落地,大量台资也在此设厂。于是,东莞一举成为“世界工厂”。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东莞工作,截至2021年底,东莞常住人口达到1053.68万人。根据《2021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显示,在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东莞力压苏州、成都、杭州等大城市,排名全国第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电子信息领域,在华为、oppo、vivo“三部”的强力带动下,拥有上游的电子材料、中游的电子元器件、下游的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一整套生态发展体系,全球每四台智能设备中就有一台在东莞生产。在装备制造领域,东莞参与的“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旗下拥有拓斯达、天机机器人、李群自动化、艾尔发、鼎泰机器人、创世纪等一大批优质企业。

而就是这样一个工厂聚集、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近期却有工厂接二连三宣布停产。据资料显示,一家位于东莞的公司因为海外订单断崖式下跌,宣布全体员工放近五个月的无薪假期。该公司在通知中表示,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加之地域冲突,导致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国内外订单严重脱节;成品不能及时发货,造成成本积压;物料断断续续无法维持正常生产。于2022年6月1号开始无薪放假,暂定至2022年10月中旬复工,期间如有变动另行通知,至于届时能否顺利复工复产就不得而知了。

同样,东莞另一家大型电子厂的员工也突然收到公司下发的停工候岗通知。通知称,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公司目前正处于重组阶段。公司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停产,不再提供岗位,直到另行通知;自2022年8月1日起,公司不再向员工支付工资,也不再提供住宿、食堂或住宿补贴等福利。

而就在今年8月30日,经营36载的东莞大厂爱高电业也发布了停业通知。通知称,公司停业是因为“新产品转型投入巨大,又恰逢疫情爆发至今,公司已连续多年严重亏损,难以持续”。这座曾经拥有上万名员工的电子厂,于2022年8月31日正式终止与全体员工的劳动合同,或许这里留下过不少朋友的青春回忆。

东莞爱高的倒下,也是8月以来,第三家30年以上的大厂宣布倒闭。8月29日,深圳电器制造商威利马电器,以及深圳富龙电器制造公司表示,由于前几年亏损,以及目前无新订单,公司提前解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工厂关闭的背后,首先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国际需求疲软,导致进出口业务和外需下降。其次是受国内小环境影响,房价高企,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制造业收入明显低于房地产投资,企业主转而抽走资金注入房市。居民购房导致消费能力严重下降,进而导致产品严重积压,工厂资金链断裂,最终内需动力不足。

第三,社会发展趋势,任何制造业都有时效性,只有适合时代发展的才能走下去。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辩证的对待每一个事件。如果是孤立的,只能说是偶然事件。如果它是群发的,那就是必然事件了。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曾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失代的企业。”企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自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社会要发展,人们必须要适应环境。那么,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