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俄罗斯“断气”之后,欧洲国家捷克最先乱了起来。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该国数以万计的民众聚集在首都布拉格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举行示威抗议活动,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10万。

先乱的虽然是捷克,但所有人都清楚一个可怕的事实,这对于接下来要渡过漫长寒冬的欧洲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糟糕的开始。德媒就已发出警告,表示下一个“万人大流行”,或许就轮到德国了!

那么欧洲为何会被俄罗斯彻底“断气”?这对于欧洲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德媒的担忧是否多余?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这完全是欧洲自作自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姑且不说2月份爆发的俄乌冲突,就是美西方国家蓄意挑起,企图以乌克兰来达到消耗俄罗斯国力的战争,仅从俄乌冲突期间欧洲的表现来看,俄罗斯直到现在才做出“断气”的决定已经算是给欧洲面子了。

他们在这期间不顾俄罗斯的多次警告,频繁为乌克兰提供各种武器援助,甚至还妄想对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实施交通封锁。

尽管俄罗斯此前出台了以卢布作为油气交易结算货币等措施,作为美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油气出口的回应与反制,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俄罗斯还是在保持克制,最多是以“技术性原因”部分关闭俄罗斯的油气管道,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对欧洲各国“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如今很多欧洲国家已经完全沦为了美国的附庸,他们明知俄乌冲突会让自身受到反噬,但还是选择跟在美国身后对俄罗斯实施一系列极限制裁,这回更是提出了限制俄石油价格的建议。

他们这一举动,毫无疑问会进一步激怒俄罗斯。至于后果,懂得都懂,最后只会是欧洲自己承担,美国才不会和他们共患难,甚至有时候还会趁火打劫,从自己的盟友身上“薅羊毛”。

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舍近求远,从美国本土运回来的油气,价格一度高到离谱,但讽刺的是欧洲不得不照单全收。

而且更可笑的是,美国的油气根本无法满足欧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居然有底气给俄罗斯的油气设定上限,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问题同样非常悲观,欧洲将不得不度过一个可能是几十年来都没有经历过的寒冬。这个判断至于要基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欧洲一意孤行,二是俄乌冲突旷日持久。

而从眼下来看,这两个前提似乎就等同于基本事实了。欧盟以及G7现在所做的事,让这两个基本事实不再有什么改变的可能。

俄乌双方对于回归谈判桌的条件完全大相径庭,所以寄希望于俄乌达成一致,和平解决冲突是不现实的。

而欧洲又更多地表现出追随美国的态度,可以说欧洲的麻烦事并不只是能源价格高企,或者说是找不到能源替代方案,这其中还包括应对乌克兰不断伸手的军事援助、接收来自乌克兰的难民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无疑都会增加欧洲各国的财政负担,让他们原本就糟糕的处境更加的雪上加霜。外媒爆料德国人捡树枝、英国人囤木炭,就已经表达出了欧洲人的这些担忧。

然而无论是树枝、木炭,还是德国重新开启煤炭发电,对于他们来说都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自己巨大的能源需求。

此次参与捷克示威抗议游行的民众、政治团体涵盖了左、中、右翼各派人士,这已经足以说明很多事情了。第三个问题,德媒的预警大概率会成为现实。德媒会如此悲观,其实是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德国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数量,都在欧洲是排在最前面的大国,能源消费需求极大。其次,就是德国这些年来获得的能源,其实并不太满足德国的实际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是此前默克尔要与普京合作搞“北溪”项目的原因所在。只要“北溪”项目全部启动,投入运营,德国既可以保证本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又可以将多余的油气卖给其它欧洲国家,当一个中间商赚取差价,利润简直不要太大。

但现在俄罗斯停的,正是北溪输气管道,这让极度依赖俄天然气的德国民众难以接受。

最后,最让德国人揪心的是,俄乌冲突已经超过半年了,欧洲在能源应对方面依然没有做好准备,对俄罗斯的油气信赖程度根本没有减弱。德国企业和民众才不会管欧盟官员的立场,他们只知道自己没有能源将无法捱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