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总共发射了39次卫星,成绩仅次于美国。早在6年多以前,这个国家在轨卫星数量的排名已经跃升全球第二。如今中国正在让这些天上的“眼睛”发挥更大的作用,农业是它们的重点服务领域。

通过传播和接受电磁波的方式,卫星为地上的人们采集到作物长势、生长面积、周边水文环境等各类农业资源信息。这项基于卫星发展起来的遥感技术,极大地降低了人们采集基础农业数据的成本。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交接的2020年,政策层面已经将数字农业提到了“重中之重”的战略高度。信息化是数字农业的基础。农业遥感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画布”,也随之进入了新一轮政策红利期。
这些变化又可能会催生出怎样的生产关系和消费形态,是否能够解决中国农民面临的困境,都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事情。
01统计是基础应用
农业生产大部分是露天活动,分散的生产、突发的自然灾害及生产的时令性,决定了政府部门难以在仅靠人力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农作物分布情况、受灾面积等各方面信息的统计工作。遥感是解决这个统计难题的关键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遥感在宏观农业资源统计及农业金融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虽然两者的需求主体不同,但政府和金融机构对遥感数据有着相似的诉求——它们都想要快速统计与农业相关的各类数据。

在不断壮大的商业需求刺激下,新兴的农业遥感服务商很快成长了起来。2017年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支持下成立的中科光启就是其中一家。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它的第一个客户。基于卫星遥感技术,中科光启为人保财险的农业保险业务,提供查勘与定损服务。它建立了专门的“实时灾害风险图谱”数据库,用于对比灾前灾后的影像信息,了解目标地区的受灾损失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丰富遥感数据

过去10年间,类似中科光启的垂直农业遥感数据服务商大量出现,它们将遥感服务农业的能力往前又推进了一步。在此基础上,包括中科光启在内的一些服务商开始在公开数据的基础之上,建设自己独立的遥感数据源。

中科光启在2019年与人民数据达成合作,启动了“人民号”卫星星座计划,它将由90颗卫星组成。

中科光启的副董事长蒋鹏飞告诉《新商业情报NBT》,组建卫星星座的必要性之一在于,“国家在轨陆地民用卫星部分为科学实验卫星,数据集中在部委应用,能够直接提供服务的卫星数量有限,而且空间分辨率和重访频率均远远达不到应用需求。”
在蒋鹏飞看来,围绕中科光启的需求发射并组建卫星星座,能从根本上提升中科光启获取遥感数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此外,卫星组成的这个网络,还能缩短数据的更新周期,实现一个月覆盖一次的效率。这能帮助中科光启提高数据及时性及数据分析能力。

2020年1月,人民号系列卫星中的第一颗卫星“人民一号”成功发射。未来中科光启还计划在郑州建立“人民星云卫星大数据产业基地”,将这套数据能力开放出来,“打破市场其他产品的垄断,为用户提供更低的价格服务。”

不过,发射数十个卫星的成本高昂,并不是所有遥感数据服务商都像中科光启这样,背后有官方科研机构的支持,并且财力雄厚。

中国农业的产业升级正刺激出一个更多元的对农业数据服务有需求的庞大市场。农业数据服务商需要以农业遥感数据为“画布”,以其它方面的数据为颜料,再尝试勾勒出更细致的数字农业画卷。

03满足多元需求
政府客户主要将遥感数据用于展示。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国家进一步鼓励现代农业产业园及数字农业的建设之后,各地政府搭建本地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的诉求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大尺度的空间信息往往通过卫星来采集,因为这类平台的数据每周都要更新。

04整合复杂数据

农业信息化是个庞大的工程,这是一条涉及到全产业链的改造。它覆盖了上游的生产端、中间的流通渠道以及下游的零售各个环节。近年来在生鲜零售行业的刺激之下,消费端及流通环节的信息化转型正在加速。

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在上游转向数字农业,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它大致包含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将农业生产中各环节的人工经验转化为数据表达;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模型并不断优化算法的分析能力;最后,才是根据具体农业场景的需要来计算出结论。

05迈向数字农业
农业产业升级是驱动整个产业链加快合作的主要动力。阿里、华为之外,拼多多去年10月宣布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智慧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遥感是这项合作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一方面,遥感做为一种空间信息处理技术,能快速统计基础农业资源信息,并通过地图等可视化工具展示出来。另一方面,随着需求市场的扩大,现有的技术和服务还未完全满足市场对精细化服务的要求。
但好消息是,透过这两年农业遥感行业发生的变化,我们能感受到整个行业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积累着量变,它的背后也是一个加速迈向数字化的中国农业。

来源:新商业情报N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