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骨折,姑妈来看望。聊起子女,姑妈伤心地流泪。她感叹:生儿子有什么用?还不如女儿呢?

姑妈生了三个儿子。在七八十年代,那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在他们的观念里,儿子是延续香火的人。儿子多,代表家里的香火旺。那时,姑妈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时隔那么多年,儿子们都成家了。再说起儿子,姑妈有些怨意。说说最有出息的大儿子吧。

大儿子虽然有些结巴,但头脑聪明,念书最多。姑妈两口子靠着早出晚归种香菇,培养他到研究生毕业。欣慰的是大儿子找了一份薪资丰厚的工作。几年下来,在一线城市有了房车。前不久,又购置了二套房子,换了辆豪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告诉姑妈,儿子这么会挣钱,年纪大了就不用那么辛苦。可是姑妈却不停地摇头。大儿子经济优渥,可那么多年没给过父母什么。衣服没买过一件,过年给的200元红包转身给了他儿女,就连电话一年到头都极少打回家。

姑妈哭诉说,生儿子有啥用?每次看到小叔过生日,女儿儿子围一堆热热闹闹,自己老两口无人问津,就特别伤感。要不怎么说女儿是小棉袄呢?生儿子和生女儿的家庭,差别真的那么大吗?

生儿子和生女儿的家庭,差别体现在年老后

经济压力显不同

在传统观念里,女儿是嫁出去的,不需要为女儿成家准备什么。而儿子不同,多数家庭会为儿子准备房车,为儿子娶媳妇……无形中压力不小。

当然,家庭不同,做法也不同。公公有四个儿子,如果按老一辈的观念,要为儿子娶好媳妇,单聘金就是好大一笔。因为公公收入不多,四个儿子都靠自己娶了媳妇,没让父母操心。

小姨生有一儿一女。为了儿子买房、买车就倾尽了一辈子的积蓄。对于地道的农民来说,是很不容易。不过,父母心甘情愿。

关心父母的多是女儿

就拿我和老公来说,我是每周都要打电话回家的,哪怕是和父母聊上几句,都觉得安心。这个习惯从在外工作后开始,一直持续着。

而老公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极少,一般是有事才想起打。平时都是父母打给他的电话。由此看出年迈的父母还是很牵挂在外的子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不是打个电话就决定着孝不孝顺,但是一个电话就能让父母高兴上一阵。只是男孩子在这方面相对比较疏忽,而女孩子会比较注重感情。你们觉得呢?

带孩子的问题

妈妈为儿子带孩子,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再不情愿,也得硬着头皮去。而女儿毕竟是嫁出去的,不帮带似乎人人理解。

邻居家生了5个女儿,孩子小时也是被左邻右舍欺负,因为在农村没生儿子被瞧不起。等年老时,大家都不得清闲,还得带孙子。而这阿姨日子过得很惬意,天天老两口到处旅游。

她说最享受的就是到老了可以自己想干啥干啥,不用被子女们捆绑。

有儿有女的家庭更幸福

女儿成家后,不能常陪伴父母。所以,只有女儿的家庭,即便女儿孝顺,但没有子女在身边的孤独感,时常会有。

而都是儿子的家庭也未必幸福。儿子有了小家后,更多地把心思花在小家上。碰上一个厉害的媳妇,或许能关照父母的时候并不多。

因此,当一个家庭有儿有女时,就可以实现儿女互补。儿子不那么细心地关注到父母时,女儿可以弥补。晚年的父母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

写在后面:

儿子、女儿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他们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愿我们也能给予他们自由和快乐,让他们不管生男生女,都能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