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银行存款2万,到期去取,不料,工作员告知余额为0,大妈难以置信,要求重新查,不料,却被保安以寻衅滋事为由请出去!大妈哭天喊地惊动了领导,一番查询,银行领导告知大妈这样一个消息,大妈难以接受,声称要报警!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大妈2万元存款变成了理财,理财亏了,一文不剩!这事得从五年前说起。
任大妈辛苦干活,好不容易攒了2万元,放家里担心遭小偷不安全,听别人说放银行还有利息,大妈也不是很懂,于是就带着钱到银行。大堂经理得知大妈要存钱,看到老人不懂银行业务,于是就热情招待。

这经理并没有马上为大妈办理存款,而是一本正经和大妈介绍起另一种储存方式,其实就是理财,但经理并没有说清楚,经理一味地说这种存款的利息比定存能高10%,并没有说风险。大妈听了经理一大堆话,糊里糊涂,总之听到能赚这么多就心动了,没有犹豫就办理了五年。结果,五年到了,高高兴兴去取款,领导告知理财亏了,钱没有了,柜台肯定查不到,你为难工作员也没用,查多少遍,查也不会冒出来的。

大妈不乐意,自己去存款,有利息,本来只多不少,结果,现在,一文不剩,如果不是那个经理的忽悠,说什么高收益,没有说风险,自己能这么天真吗?钱还能没有吗?这经理就是骗子,要报警!

只说收益高,并没没有说风险,很显然,这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经营者没有进行有效告知、详细说明,并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使消费者在不太了解或不太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错误判断,消费者可以主张解除相关合同。

到银行办理定期存款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银行柜台外的工作人员会向你介绍利息更高的储蓄方式,其实,那些都是理财产品或理财保险。有时候,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高于定期存款,但理财属于风险投资,它并不能保障收益一定高于定期存款。

年轻人明白理财风险,都会谨慎购买,但老人一般听到利润高,就会心动。一些话术高超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理财保险时,自然而然懂得“巧言”,只提高收益,忽略风险,成功让老人把定期存款变理财。

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信息相对闭塞,遇到话术高超的理财产品业务员,很容易被忽悠。因此,还是和子女、家人多沟通,避免被忽悠!
对此,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