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

01 | 安徽立下Flag

自去年中央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部崛起的大幕正式拉开了。

之所以强调中部要绿色崛起,一方面,中部塌陷地区崛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实现崛起,能够更好地落实内循环大战略。

毕竟中部地区GDP六省合计25万亿元,占全国21.87%。中部地区总人口36445.88万人,占全国2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局

占据如此重要的经济和人口地位,中部地区能否成功崛起,与共同富裕和内循环两大战略的能否成功执行,有莫大干系。

中部崛起的序幕拉开,对于中部6省以及6大省会城市来说,迎来了巨大机遇,机遇就摆在面前,就看谁能够抓得住。

抓住了可能就因此实现蝶变,抓不住,就会滑落。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发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实施意见》,明确表达了自己在中部崛起大背景下,要做的事情:

到2025年,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引领板块和东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

“十四五”末,安徽的经济要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而且要处在中部地区的引领位置。

显然,安徽这是冲着中部第一宝座的位置,发起冲锋,要赶超湖南、湖北和河南。但就目前安徽的排名来看,难度系数不可谓不大。

目前,安徽GDP在中部地区位居第4,在全国位居第11。要在未来三年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

02 | 安徽的左右逢源

三年时间要实现,基本不太可能,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安徽的确存在这样的可能。

环顾全国,安徽可谓是过去二十年中,发展最成功的省市之一。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安徽GDP增长了163.8%,增速在内地31个省市中位居第六。

而安徽省会合肥,亦是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十年GDP增幅271.8%,仅次于贵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和贵阳跑得快,主要是大基金拉动的,过去十年贵州全省全力修建高速公路、高铁以及桥梁。

近日,国家交通部已经官宣,贵州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建成的陆路交通枢纽。

在桥梁方面,贵州更是独树一帜。据资料统计,以从水面到桥面距离为标准,目前已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5座;排名前100名的桥梁,贵州有46座;而高度超过300米的超级桥梁,全世界23座,其中多达16座在贵州。

但贵州的发展是债务推动的,大基建背后是地方债务不断高企。

安徽则不一样,安徽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左右逢源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则在于其成功的风投。

左右逢源方面,安徽利用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既属于长三角又处在中部地区。

当然,加入长三角大家族,也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也是安徽迎来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此之前,说到长三角,基本限定的都是江浙沪。但最近十年,安徽不断谋求加入长三角朋友圈。2010年合肥、马鞍山加入。2013年芜湖、滁州、淮南加入。2018年,铜陵、安庆、池州、宣城加入。2019年,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加入。

至此,安徽全境顺利加入了长三角。并且,在中央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官宣。

至此,安徽也成为了长三角与中部地区衔接的枢纽地带。在不断加入长三角大家庭的过程中,安徽的很多城市加强了与江浙沪城市的合作,并且一定程度上承接了部分外溢的资源。

除了全盘加入长三角外,安徽还派遣了部分城市加入南京都市圈。总之,想尽办法,让高手带着飞。

在成功加入长三角之后,去年,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派遣了江浙沪中的上海、南京、苏州、徐州、杭州、宁波
六大高手,全力扶持皖北8个城市。

帮扶与被帮扶对象一一对应的关系是:

上海市闵行区帮扶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区帮扶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贤区帮扶安徽省亳州市;

江苏省南京市帮扶安徽省滁州市;

江苏省苏州市帮扶安徽省阜阳市;

江苏省徐州市帮扶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帮扶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帮扶安徽省蚌埠市。

这或许是安徽敢于放出豪言壮语的原因之一。

安徽快速发展的另一个诀窍,是风投。

当然与其说是安徽,不如说是合肥,毕竟这些成功的风头都发生在省会合肥,合肥堪称过去十年最大的黑马。

当年在中部省会中倒数第一,之后超越太原,再超越南昌,如今已经等于两个南昌了。

合肥的成功,得益于其独到的战略眼光。

收纳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踩准了几个产业崛起的节点,投资了京东方,投资了长鑫和兆易创新,投资了蔚来,投资了维信诺。

如今的合肥,已经拥有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这又是安徽敢于放出豪言的一大底气。

03 | 合肥抢夺国

在安徽发布的最新文件中,给下辖的16个地级市,确定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支持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支持蚌埠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

支持安庆建设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

支持滁州、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

支持宿州、亳州、六安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支持淮南、淮北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合肥的定位,合肥要争夺国家中心城市,还要做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

其实,合肥凭借着自身的科创实力,在科技部2020年发布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
中,合肥被提到的次数仅次于上海,已经是仅次于上海的存在。

但想要争夺国家中心城市,本号认为,被批复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有9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从过往的批复经验来看,具备雄霸一方的经济实力,且必须占据整个区域中至关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追逐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路上,排着长长队伍,队伍中的城市有济南、沈阳、昆明、厦门、杭州、宁波、南京、南昌、合肥、福州、长沙等一众城市。

济南前不久甚至明确了时间表,到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确立。

从过往的批复经验来看,东北地区的沈阳最有可能成为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如果还有增加,那济南、福州的概率也很大。

至于合肥,既没有雄霸一方的经济实力,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也不是特别突出。更何况,长三角已经有上海这个国中存在,增加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