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c身处机场非航业务扩张的滚滚洪流之中。

机场业务收入一般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两大部分:前者是指与飞机起降直接相关的收入,如起降费、停场费、安检费等;后者是指基于飞机起降所带来人、货、机等流量产生的关联性收入,如航站楼商业及广告、停车场、贵宾服务等。

航空性业务总体上属于看天吃饭,收入存在天花板且规模主要取决于机场硬件及航班时刻容量等客观因素,而非航业务与商业运营能力高度相关。

再加上航空性业务收费实施政府指导价,非航业务收费普遍采取市场化机制,这就使得非航业务存在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利润深度。

随着多年来机场航班量及旅客吞吐量持续稳步增长,各地机场已不仅仅满足于航空性业务带来的确定性利润,小c所在的机场也不例外,非航业务扩张正行至半程。

鉴于南方机场在非航业务开发运营上普遍好于北方,国外机场商业氛围也整体强于国内,走出去调研引外智成为必要步骤。

在多重因素叠加下,小c承担起陪领导外出调研的重任,刚开始中规中矩,主要是在国内各大型机场间打圈,没过多久便瞄准东亚主要龙头枢纽机场进发。

说不懵是假的,小c作为从未走出过国门的资深土包子,被迫开始潜心研究如何与调研目的地单位建立联系有效沟通、如何办理因公护照及签证、如何在语言障碍可控范围内安排好酒店和就餐、如何保证交通方式顺畅接驳。

小c是个有些细致的风险回避者。在国外期间,小c每天晚上回到酒店,都尽可能会把明天要做的事捋一遍、要走的路顺一遍。小c觉得,这能够削弱陌生感给自己带来的焦虑,或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领导的旅途舒适度。

小瑕疵在所难免,好在总体满意、顺利往返。调研途中与领导相处似乎比想象中容易,可能是因为与领导之间的级别跨度过大,小c发现领导好像也挺平易近人的。

往复多次的国内外调研体验,见识了不一样的繁华炫丽,使得小c的思维观念及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面冲击重铸,小c感觉自己世界里的时间变快了。

变革潮水袭来,小c即将深入非航业务第一线,在航站楼商业中摸索前行。

欢迎关注“空港司马闲”公众号,每周五公众号首发,原创纪传体野史,游走型机场人管中窥豹,感受民航业神秘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