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几乎全网都被一部电影刷屏。
《隐入尘烟》。
从上映首日票房不足35万,排片只有2%。
到现在预计过亿。
话题度甚至超过了古天乐主演的《明日战记》。
成为今年第一部豆瓣评分破8分的华语院线电影。
有人说,后劲太大了。
有人说,看完觉得羞愧。
这部在农村实地拍摄、由农民本色出演的小众乡村文艺片。
出乎意料地赚足了所有观众的眼泪。
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
西北农村,老光棍马有铁和身患残疾的贵英组成了家庭。
种地、盖房、养小鸡……他们认真勤劳地经营着一年四季。
即便如此,一年下来的收成也只有几千块。
一顿饭都吃不上一个鸡蛋。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些真实到,在我看来甚至有些残忍的场面。
却招来了无数痛批。
因为大家觉得,太假了。
“怎么可能这么穷?”
“种地赚不到钱,为什么不去城里打工?”
“海清扮演的农村妇女也太夸张了,这年头谁还穿破衣烂衫啊。”
还有更尖锐的,直接给电影扣上了卖国求荣的帽子。
“刻意卖惨,就是为了博外国人的眼球,讨好评委来拿奖!”
看到这些评论,还是忍不住叹息。
假吗?我不觉得。
我只看到,那些物质生活稍微好点的人们,对真正的贫穷完全丧失了想象力。
农民的辛劳换不来对等的收入。
村里的老实人总被别人欺负。
有些人一辈子没看过电视、没去过县城。
他们以为这种生活简直天方夜谭,只存在于导演的臆想中。
殊不知,在他们看不到的夹缝中。
处处都是不为人知的苦难。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觉得讽刺。
西安某农林公司,拖欠多位农民土地流转费。
农民们派来了一个老人作为代表,上门讨要。
令人愤怒的是,面对老人的恳求。
在场的几个大男人,竟然哄堂大笑,嘲讽了起来。
老人激动得手止不住的抖,我的心也跟着颤。
尽管事情在网上发酵之后,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但我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这难道,不就是现实版的《隐入尘烟》?
《沉默的大多数》中有一句话: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这世界,从来不乏苦难。
只是那些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人们,失语了。
在电影被骂的热搜后面,我还注意到了另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词条。
“隐入尘烟没有脱离现实。”
点开一看,泪水登时充盈眼眶。
陕北高原上,仍住在破败窑洞里的农民。
农村市集上,为了几块钱徘徊许久的大爷。
去医院看病,不舍得坐车,步行十里路回村的老人。
这都是最真实的人世间。
我们见惯了电视剧里,月薪四千租两室一厅的白领。
便忘了有为了省200房租,睡在桥洞里的农民工。
我们在短视频里刷到了太多奢华光鲜的生活。
今天买豪车,明天买别墅,连宠物狗都要吃战斧牛排。
便忘了有为了给孩子省一顿饭钱,一天只吃一餐的父亲。
不是电影离我们太远了,是有些人离生活太远了。
没见过,所以默认不存在。
没经历过,所以以为弄虚作假,故意编排。
网络上到处都是繁华绮丽。
我们太容易忽略普通人生活的粗砺。
但聚光灯下,本来就不应该只有光彩夺目的明星。
那些被生活压倒又坚忍爬起的人们,何尝不配得到关注?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
“当你想要批评某个人的时候,请记住不是每个人都有你的优越条件。”
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我们站在云端太久了,总是会忘记生活本身的泥泞。
56岁的王建禄,为了给儿子赚学费。
得了热射病,倒在了40度的街头。
那天,他赚了260元。
甘肃疫情中,排查到的密接者3。
流调一出,全网破防。
连续4天,他的午饭只有馒头。
早餐、晚餐,再无其它记录。
重庆朝天门,一个80多岁的“棒棒”在烈日下等了一天的活。
因为年纪太大,没有人愿意找他。
有好心人,帮他从附近的商家那揽了一点活。
他挑着几乎是自己身子三倍大小的货物,爬上百个台阶。
这样一趟,能赚10元。
他说:不能停,做到死,就算了。
人常常如此。
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
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
“我只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生在一个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是的,我们只是比他们幸运一点。
走在了一条宽广的多车道。
还有从容选择的余地。
有的人,生来就只能行驶在单车道上。
只有一个方向,朝着一个终点。
哪怕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至少不要假装看不见。
电影里,马有铁说: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能说个啥?被飞过的麻雀啄食,麦子能说个啥?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被夏天的镰刀割去,麦子能说个啥?”
麦子只是麦子。
左右不了风,躲避不了雨。
但即便风雨飘摇,它还是能结出沉沉的麦穗。
不要小瞧它的沉默,它也有深厚的力量。
不要无视它的卑微,它的生命力比谁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