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欧洲地区遏华情绪高涨,各种遏华政策层出不穷,大有与美国一起堵死中国的势头,而与中国为贸易伙伴的德国最近计划调整政策,其国家立场或将出现巨大转变。

据德国《商报》报道,德国联邦政府向媒体透露,因为目前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防止这些企业因为过于投资中国增加投资风险,德国经济部目前正在对此做出计划,预计接下来会对德国企业做出一定限制,逐步收紧它们在海外投资的国家担保有关规则。

随后,德国经济部证实了此条消息,承认德国经济部确实正在研究,以便于在日后对投资担保规定进行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德国政府内部引发了很多争议,对此,有政府高级官员表示了质疑与担忧,他认为,这种对担保规则进行大幅度紧缩的决策,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与运转带来太多的未知与风险,而德国企业界反应非常激烈,作为在华德企的代表,中国德国商会执行董事会成员直接了当的表示,德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所占据的地位将会因为德国经济部鲁莽的行为遭到打击与削弱。

德国政商界的这次争议,来源于一份名为《对外投资担保条例》的规定,该规定制定于1993年,当时,德国政府为了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进行支持与扶助,便颁布了此规定,为符合条件且粗腰政府扶持的德国企业,在其需要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时出面,由政府提供风险担保。

根据该条例规定,如果德国企业因为投资国发生的政治事件,遭受投资及其收益的损失,或者因为投资国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从而遭受投资及其收益损失的话,德国政府都会对其进行担保,简而言之,如果德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发生损失,那接受担保的企业的损失将按照分摊比例原则,与德国政府一起共同承担。

近些年来,因为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集,为了减少对中国市场依赖的现状,德国政府一直在寻找方法,但对《对外投资担保条例》下手并不是明智之举,从德国企业界的反应来看,如果该条例发生变化,必将对德国经济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首先,根据官方数据来看,德国联邦政府在目前已经为德国企业发放了二百九十一亿欧元的担保金,这其中有一百一十三亿欧元的担保金的所在国是中国,约占总资金的四成,并且,因为条例规定的原因,在担保期满后,企业可以就期限延长向政府提出申请,如果德国经济部真的对担保规则进行改变,新的投资担保必定会受到影响,且现有的投资担保也会被波及。

然后,很多德国人都对中国带来的经济繁荣进行了严重的轻视与低估。以汽车行业为例,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与旺盛的消费需求,以及德国汽车本身过硬的品质,德国车企一直在中国市场经营的风生水起,但如果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发生破裂,并且彻底如一些德国政客所想,在经济上与中国彻底进行所谓“脱钩断链”,德国车企不仅要面临利润收益大幅度下滑的现实,还很有可能彻底失去中国市场,但欧洲的需求并比不上中国,届时,德国车企将会遭到无法估量且不可逆转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看来,德国企业与经济界并没有因为德国政府在经济层面的指挥与决策,从而彻底对中国市场改变看法。诚然,对商业与企业而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供应链与贸易渠道是必要且正确的措施,但是在欧洲经济疲软,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这片广阔的跑马地里,占得先机比任何时候还要重要,如果真的用担保规则来限制德国企业来中国投资,无疑会拖慢他们的决策与布局,从而丧失先机,甚至彻底丧失市场,届时德国经济必将遭受严重打击,甚至因此失去该有的地位与实力。

简单来讲,此举是德国政府在向德国企业施压,为了使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依赖甚至脱钩,德国政府想要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用人力来对自由的经济行为进行干涉与指导,从而对其国内的投资环境与风向进行引导。

德国是欧洲国家里,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一直非常稳定与密切,并且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在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执政期间,中德两国领导人之间一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并且其一直秉持低调务实的态度,在其执政期间,两国之间的经贸联系非常繁荣。

但现在有所不同,现在上任的德国新总理朔尔茨地位与影响力根本无法与默克尔相比,为了获得更多政治资源以及强化自己的地位与存在感,这位新总理完全破坏了前总理默克尔留下的政治遗产,利用意识形态与政治正确拉拢声量,大力针对中国。

同时,德国政坛内的温和派与中立派日子也不好过,在绿党的强硬态度与高强度施压下,它们默不作声,于是绿党开始频繁试探中国方面的底线,对中国不停发难,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起狼狈为奸,积极活跃在遏华第一线,不停与中国相作对,大肆委屈抹黑中国的言行与与国家形象,死死咬住中国不放。

而在下达明确规定、透出明确风声之前,德国政府内部其实就已经有了相关的动向了。在今年七月,德国政府便想要将德国企业在中国进行的投资全部收回,暗搓搓的想与中国方面彻底脱钩。

所以,现在德国政府做出这种决定,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但这种做法不仅脱离实际,还会给德国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于是德国企业与业界反应激烈也就不奇怪了。

显然德国政府的决策并不能称得上明智与聪明,自朔尔茨上台以来,德国为意识形态如痴如狂,先前,德国跟在美国身后支持乌克兰的行为,给德国的民生与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而随后的天然气断气、经济危机以及粮食危机,无疑会使德国的整体情况雪上加霜。

但在这样惨痛的教训之下,德国依然想要大谈所谓“意识形态问题”,用德国的经济与稳定为美国包场买单,无疑非常不负责任,并且西方一直标榜自由经济,德国这样的行为显然已经对其产生了破坏,一边说着自由民主,一边却在破坏自由经济与自由市场,足以见其虚伪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