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猪价呈“元宝”走势,先跌后涨发生了啥?一大批便宜猪肉在路上,对猪价有什么影响?

8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迎来了2022年的“第二春”,猪价再次快速上涨,猪价的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应端,受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猪价亏损的影响,全国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各地并不稳定的非瘟则加速了能繁母猪的去产能化。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由于散养户产能受损严重,当前多数产能集中在集团化猪场手中,资本控制之下规模化猪场挺价惜售,加快了猪价上涨的步伐。

需求端,进入下半年猪肉消费逐渐恢复,叠加学生开学以及中秋消费利好,屠企提前备货等因素,猪肉需求短时间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供需两端都指向猪价的上涨,那为什么最近几天猪价还会呈现“元宝”形状,先跌后涨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当前全国生猪供不应求,随着猪肉消费的恢复,猪肉供应紧张是大势所趋,所以猪价上涨是大的趋势。短时间下跌是因为过快上涨后下跌调整,此外猪价涨至一定水平后,也达到了养殖户的心理价位,生猪出栏积极性提高,屠企压价意愿又较强。

9月2日,猪价大涨

猪价上涨是大势所趋,这不,9月2日生猪价格大涨,其中黑龙江上涨0.15元,吉林上涨0.125元,辽宁上涨0.225元,东北区猪价整体上涨到了11.2-11.8元。北京上涨0.15元,天津上涨0.15元,河北上涨0.275元,山西上涨0.25元,华北区猪价整体涨到了11.5-12.1元。河南上涨0.3元,湖北上涨0.3元,湖南上涨0.1元,江苏上涨0.15元,华中区猪价整体上涨到了11.5-12.2元。山东上涨0.3元,安徽上涨0.425元,浙江上涨0.35元,华东区猪价整体上涨到了11.5-12.7元。四川上涨0.05元,云南上涨0.1元,重庆和贵州保持稳定,西南区猪价涨至11.2-12.4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恐致猪价下跌的一因素不可忽略

生猪价格的上涨必定伴随着猪肉涨价,笔者所在地区当前精致五花肉价格为22-23元,里脊肉22-23元,前肘肉14-15元,后肘肉14-15元,排骨更是上涨到了接近30元一斤。相比于4月份,猪价涨幅高达92%,业内人士分析预计9、10月份猪价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防止猪价和肉价的持续上涨,相关部门表示9月份将会陆续开始投放中央储备肉,也会督促地方投放储备肉,也就意味着一大波便宜猪肉在路上。从以往的规律来看,储备肉的投放量基本在1-2万吨/周,相比于全国猪肉一周的消费总量,这个投放比例并不大,对于市场猪肉供应量的直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其对猪价的影响依然很大,影响主要是投放储备肉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放一个调控的信号。当前的猪价,养殖户出栏一头肥猪可以盈利接近千元,这一利润非常可观,养殖户已经开始大规模补栏增栏了,如果任由猪价继续上涨,对于全国生猪产能的恢复意义不大,但却会加大消费者的消费压力。储备肉投放是导致猪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