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行业、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能离开紧固件。社会越发展,越需要能与之匹配的高品质紧固件产品……

紧固件作为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连接件,素有“工业之米”之称,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为什么智能化制造是发展趋势?

在“科技强国”大背景下,智能化将是2022年乃至未来五至十年的核心发展主线,智能汽车、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多条主线将在这股变革大潮中迎来机遇。

智能化简单来说,需要企业实现数字智能建设,将信息化、数字化等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中。

随着制造业向大规模定制化迈进,企业面临快速交付、减少浪费、降本增效以及政策合规的要求。

在紧固件行业,新的赛道、高端化发展,无疑是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法宝,而这其中,布局智能化成为紧固件企业必不可少的一条路。在政策引导和环境的影响下,紧固件行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由劳动和材料密集型的低端产品为主,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高端紧固件方向转变。

二、紧固件产业链分析

1、上游产业

(1)钢铁

钢铁工业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钢铁工业体系的迅速发展,满足下游行业用钢需求的同时,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粗钢、生铁产量较2020年稍有下降,分别为为10.33亿吨、8.69亿吨;钢材产量在2017-2021年期间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从10.46亿吨增至13.37万吨。现阶段钢铁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国家政策红利频出,钢铁行业供给量有望维稳,为紧固件制造提供充足的原料基础。

(2)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是经济、科技、国防建设等发展的关键性基础物质,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平稳运行,发展持续向好,2017-2021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呈稳中上涨趋势;2020年产量突破6000万吨,2021年产量同比增长4.6%,达到6454万吨。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生效叠加社会各界投资向实体经济倾斜,有色金属行业韧性弹性凸显。

2、下游产业

(1)汽车领域

汽车行业是紧固件产品第一大消费领域,该行业所需紧固件数量和种类众多。我国汽车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后已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是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行业间竞争日益加剧。2019-2020年汽车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汽车产销量连年下滑;至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532.5万辆、2531.1万辆,但我国汽车市场仍具有绝对优势。2021年汽车行业产销回暖,产销分别增至2652.8万辆、2627.5万辆,虽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不过国内汽车保有量规模在不断扩大,2021年保有量突破3亿辆,同比增长7.5%。

(2)建筑领域

建筑行业是我国紧固件产品主要消费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向好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建筑产业建造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持续缩小;且国内建造能力逐渐加强,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化。2017-2021年我国建筑业新签合同金额逐年稳步递增,从254679亿元提升至344558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6.0%。

(3)工程机械领域

工程机械指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等。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挖掘机、装载机以及压路机类机械产品销量十分可观;2021年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整体销量显著上涨,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销量同比增速分比为4.6%、7.1%、55.9%、17.0%、0.2%。但是该行业内仍有部分高端紧固件对海外市场依存度极高,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对高强度、高精度紧固件的市场需求广阔。

(4)航空设备领域

此外高强度紧固件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设备制造领域,而航空设备需求主要来源航空航天机队建设-民用运输飞机和通用运输飞机。根据数据发现我国民用、通用飞机数量逐年攀升,至2021年民用、通用飞机数分别达到4054架、3018架。目前我国航空设备制造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需求有望增添。

三、紧固件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作为最基础、最通用的机械基础件,紧固件产业对国家新战略新兴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紧固件的需求呈持续增长走势,带动行业规模不断增长。2014年我国紧固件市场规模为729.73亿元,2021年我国紧固件市场规模增长至1095.89亿元,2014年以来我国紧固件市场规模复合增速6%。

分行业来看,汽车工业是紧固件的主要需求领域,2021年汽车领域紧固件需求占比为58.36%;其次是建筑业,2021年占比为15.18%;电力工业占比6.56%,机械及其他占比为19.9%。

2、生产状况

我国紧固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已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从近几年看,我国紧固件行业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4年产量为719.96万吨,到2019年增长为850.07万吨,2020年略微下降为825.01万吨,2021年再次上升未898.99万吨,达到历史新高。

3、进出口情况

我国紧固件制造业是典型的外贸型产业,出口渠道是我国紧固件生产商重要的销售通路之一,出口数量占国内产量比重近年来维持在40%左右,2021年这一比例达到42.2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紧固件制造是外贸型产业,进出口产品结构却极其不平衡。由于我国紧固件企业大多自动化程度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规模小,生产的产品多是低端紧固件,产品质量差、品质档次低,出口也以低端产品为主。而高端产品还未能实现自给,仍依赖于进口。

但是,随着国内紧固件制造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我国紧固件生产商正在向中高端产品市场拓展,紧固件高端产品国产替代效应不断深化,2021年我国紧固件产品进口额为226.88亿元,进口额占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0.7%,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还高达26.4%,表明我国紧固件生产商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四、智能化能解决紧固件行业哪些问题?

细分切入点背后,往往是一个大的市场需求和真正的行业问题。

众所周知,紧固件行业有着低、小、散的特征。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中小企业无法承受成本提升之重,再加上疫情冲击之下外贸市场受到影响,不少企业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紧固件企业认识到传统靠低成本竞争的发展模式也已没有前途,也开始瞄准智能化这片蓝海。

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数据多、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

>招工难、一线劳动力短缺

>渠道获客成本高、质量差、成单周期长

>前端销售和后端仓储沟通不协调、信息不同步

>企业竞争力不足

>技术停滞不前、无创新

智能化可以解决的问题:

>把海量生产数据串联、运用起来

>提高用户浏览、下单效率高

>机器换人

>询价、下单、物流追踪、对账为一体

>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全程可追溯,节省时间和人力

企业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机器换人、智能升级,这能从根本上提高紧固件行业质量、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解决一线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智能生产就是企业生产能力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是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战场。

五、智能化加持紧固件向高端化转型

我国紧固件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行业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但高端市场依赖进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高端紧固件市场规模达691亿元,下游行业中,汽车用紧固件需求量最大,占比达23.2%,航空航天用紧固件虽需求量小但产品附加值高。

想要抓住这片高端市场,紧固件企业只有依靠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来获取利润,占据一席之地,智能化的布局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少紧固件企业在这几年间已经开始打造智能工厂,开展工业4.0的改造,拥抱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