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是带着自己的执念和偏见的。

这其实很盲目,因为孩子的身心就像是一张白纸,而人格却有其独立性。这就意味着,如果大人总是习惯于在孩子的心中“涂抹乱画”,而不顾及孩子内心的真实意愿和想法。

那么教育来教育去,受伤的还是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父母的执念,无非是督促孩子顺利闯过中考、高考和就业这三道门槛。

但是对孩子来说:

读书学习也好,做题考试也好,不过是为了回应父母和老师的含辛茹苦。

当然通过考试和学历,将来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也是不错的目标。

但是总体而言,孩子们的说法、看法和做法,通常都偏重感性和眼前,根本无法做到像父母那样,凡事向分数和利益看齐。

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性格敏感和偏激的孩子,往往会秉持着自己尚且幼稚的看法和想法,投入到学业和生活中去。

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执念和偏见,总是会表现出“出乎意料”的反感。他们不愿意听,也无法接受父母和老师的劝诫说教。

甚至是,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反对,不管父母想什么,孩子都叛逆。

许多“鸡娃”父母对青春期孩子整天说教的大道理,不仅无助于培养孩子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思维和价值观混乱,阻碍到他们的身心成长。

所以说,父母的执念,只会让孩子更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许多父母的“鸡娃”心态,实际上变化得特别快。

常常是:

上幼儿园的孩子,希望能够成为演奏家、舞蹈家和美术家;
对中小学的孩子,期待能够考上重点高中、考上985大学;
对于大学毕业生,只希望他们能找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行。

可以说,父母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截然不同、逐年降低的期待和愿望。

这从表面看起来,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断妥协的结果,但实际上,却是父母的执念和孩子的意愿,从小到大不断抗争、吵闹和失望的结果。

不难想象,当父母在十多年的辛苦付出以后,会醒悟孩子不过是一个连自己都不如的普通人,而孩子也将发现,原来哪怕自己一次又一次让父母和家人失望,事业、家庭和生活,似乎也没有“崩塌”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事实就是,在青春期阶段选择叛逆和选择屈服的孩子,最终都会被父母的执念所“控制”,变成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和最反感的人。

这可能,就是成长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父母的期待不断走低,从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艺术大师,到只求孩子能够正常求职就业、结婚生子之间:

既有父母教育观念的妥协和迭代,也有亲子之间矛盾裂隙的不断加深和恶化。

发展到最后,就算是父母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这个普通平凡的孩子,孩子也能够如父母所愿,欣然接受大人的啰嗦和唠叨,心平气和地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和眼前的生活。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已经处在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诚然,父母的每一句唠叨、每一次催促和每一次鞭策,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是大人的好情好意,如果非要带上功利、分数和学历的目的,那么这样的“父母之爱”肯定变了味,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情感的隔阂与沟壑。

那么这样的爱,很难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到温情,自然也就无法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

实际上,“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孩子接触、认知和领悟世界的一扇窗。

但如果孩子想要呼吸新鲜空气,父母却非要以“对眼睛不好”的名义,在窗户上贴满一层又一层的隔膜和滤镜,自始至终都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斥着伪装、封闭和逼仄的空间里。

那么孩子的身心和情绪,肯定是抑郁、焦虑而痛苦的。

而这种长期忽视孩子感受,只顾满足自身执念和期待的做法,不但会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倍感失落,也会让孩子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漠视和忽略,而产生与日俱增的焦虑感和失落感。

长此以往,孩子的心情只会越来越差,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偏激和叛逆,往往是源自父母自身的执念。

在很多时候,如果你想要和孩子好好相处、好好说话,那就应该丢掉那些不切实际和异想天开地“过高期待”,不断审视当下的自己、孩子和家庭。

首先和孩子平静交谈、友好相处,再来和孩子谈一谈学习、理想和人生,或许效果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