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点网 受宏观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依旧寒风萧瑟。

销售不及预期、利润急速下滑、融资分化明显、偿债压力攀升……在行业骤冷的背景下,每家企业都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大悦城控股亦不例外。

8月29日,大悦城控股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01亿元,同比增长5.28%,实现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降低8.90%,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降低86.02%。

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净利润减少,一方面受持有型物业租金减免影响;另一方面受销售型物业结利项目平均权益占比下降影响。

不过,期内该公司综合毛利率33.94%,同比提高3.74个百分点;毛利额50.92亿元,同比增加7.90亿元,同比增长18.35%

在资本市场眼中,大悦城控股的成绩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近两年房企增速放缓、市场去化承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活下去”的重要关口,这家以“持有+销售”双轮驱动的房企,如何安排未来的业务布局?如何调整下半年发展规划?如何在寒风中起舞,穿越周期?

百余页的中期财报或许能给外界的观察提供一些线索,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该公司在财报中明确,下半年在销售方面将锚定业绩指标,在商业方面加快轻资产拓展。

锚定800亿

过去两年,伴随着房企信用风险事件爆发,项目停工、逾期交付的消息频繁传来,消费者对地产信心全面崩塌。

市场信心不足,购买力减弱,房地产销售数据全面下滑。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8%。

身处其中的大悦城控股,难免受到波及。

从中期财报看,上半年该公司成签约金额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签约面积106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降低35%。

在今年5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大悦城控股管理层曾提到,2022年公司计划新开工项目19个,新开工面积303万平方米;销售方面,力争实现销售金额800亿元,同时多措并举抓销售回款。

按此计算,上半年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5.63%。

不过,由于房地产销售的特殊性,大悦城控股当期营收影响并不算太大。数据显示,上半年,大悦城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50.01亿元,同比增加7.53亿元,同比增长5.28%。

其中,因本期达到结算条件的商品房资源增加,销售型收入121.94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型收入占总营收的八成。同时,因本期结算项目产品差异,销售型毛利率31.63%,同比提高9.51个百分点。

不过,针对销售型业务,大悦城控股亦提出了解决方案。该公司在财报中表示,目前公司已采取多种举措应对,其一,分类分城施策,按不同项目类型制定销售策略;其二,根据市场变化定期更新经营策略,加快销售回款。

至于下半年,该公司明确,要锚定业绩指标,进一步加大库存去化力度,同时多措并举抓销售回款。

土地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粮草,但在上半年行业整体下行压力之下,房企在土地投资上愈加谨慎严苛。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大悦城控股获取7宗地块,土地面积2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土地款总额77亿元,平均楼面价为18776元/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土地储备可售货值约2165亿元。

去年同期,大悦城控股新增计容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土地款总额215亿元,平均楼面价为10666万元/平方米,整体看来,今年上半年,大悦城控股拿地均价上涨了76.04%。

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下半年要全面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周转效率持续提升,开工开盘节奏提高,2022年新获取部分项目力争年内开盘。

轻资产扩容

2019年,大悦城控股重组获批、完成更名、重新敲钟上市,由此形成了“持有+销售”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不过,在销售型业务方面,受楼市降温影响,大悦城控股的销售型业务应声下滑,而持有型业务方面,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亦承受较大压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大悦城控股实现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0.04亿元,同比降低18.90%。该公司表示,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收入下滑,主要是本期对旗下租户进行租金减免,持有型业绩有所下降所致。

受持有型减免租及销售型本期结利项目平均权益占比下降影响,报告期内,大悦城控股实现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降低8.90%,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降低86.02%。

不过,针对销售型业务,2022年大悦城控股强调加速去化,而在持有型业务方面,这家企业的应对策略则是轻装上阵。

事实上,自2021年起大悦城控股启动了轻资产战略,以降低持有型物业的投资压力。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继续通过轻资产模式扩容,期内获取轻资产商业项目2个,分别为广州黄埔大悦汇和成都金牛大悦城,并实现武汉大悦城开业。

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大悦城控股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坚持“轻重并举”的商业拓展模式,并以轻资产项目发展为重要战略方向,以一二线与强三线城市为核心,加速轻资产商业项目扩张。

按照规划,大悦城将重点深耕布局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和成渝区域,2022年轻资产商业项目拓展数量不低于7个。

截至报告期末,大悦城控股商业在营27家(含轻资产和非标准化产品)购物中心,累计总商业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6个大悦城,累计总商业面积239万平方米,平均出租率90.5%。在建、筹备的项目(含轻资产)共20个,商业面积约183.5万平方米。

不可否认,从资产持有运营到资产的经营管理,大悦城控股不断进行“减重”转型,一方面,此番模式能够降低该公司的资金压力,缩短资金回收周期;另一方面,通过轻资产,大悦城能够迅速提升规模扩张的速度,强化自身品牌。

该公司亦提到,下半年,在商业方面将全力以赴达成年度业绩任务,统筹推进各项标准化建设,加快轻资产拓展,确保项目质量、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持续提升商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现金流故事

除了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外,当下对房地产企业而言,现金流的安全与融资渠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行业融资政策出现了边际放松,央行更是屡屡提及,要进一步改善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良性发展。

从大悦城控股的情况来看,上半年该公司的融资渠道还算通畅。一方面,获批了50亿元中期票据额度及30亿元私募公司债额度,另一方面,今年1月成功发行15亿元公司债,今年2月又与招商银行签署100亿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

针对并购贷款而言,该公司此前曾表示:“公司已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并购融资合作,目前在积极跟踪、筛选市场上收并购项目。鉴于收并购项目存在一定潜在风险,故已相应提高投资标准。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教育资源、产业资源、政府平台公司资源等实现低价获取项目,并在集团内外部积极寻找优质收并购项目。”

整体情况来看,上半年大悦城控股新增借款平均成本4.84%,整体的平均融资成本降至4.87%,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属于行业较低水平。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大悦城控股有息负债余额741.62亿元,较年初增加23.64亿元。另外,该公司的债项以长期借款为主,这一数值为450.70亿元,较年初上升0.47个百分点,短期借款为31.41亿元。

“债务结构合理,目前公司在手资金充裕,有息负债具有下降空间。”该公司在今年5月的业绩会上提到。

从三道红线指标来看,报告期末,大悦城控股现金短债比1.37;净负债率93.28%;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1.12%,踩中一道红线。

与年初相比,大悦城控股现金短债比有所下降,净负债率与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亦分别提升3.22个百分点、0.81个百分点。

该公司管理层此前亦提到:“预计2022年内将维持在黄色档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