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的照片,你的第一感觉是不是特别深邃还带有点迷茫。这张图片就是太阳黑子的“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予我们光明和能量的太阳,其内部源源不断地进行着核聚变,依靠其向外的辐射压和表面向内的重力作用,维持着太阳保持着相对动态的稳定和平衡。然而,在太阳的表面,并非“波平浪静”,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巨大能量的迸发以及磁场的变化,从而带动巨量等离子物质的扰动,从而形成高能喷发现象。

我们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看它上面的黑子数量的多少和大小。从长期的观测情况看,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呈现出以11年为一个周期的变化规律,从1775年开始算起的话,我们目前这个阶段正好处在第25个周期,预计在2025年达到这一周期的高潮,而现在正是向着这个高峰期发展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太阳黑子明显增强

从今年6月份以来,科学家们观测到了太阳表面黑子产生的速率越来越快,而且从小到大的变化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比如,AR3038的黑子在6月20日以不到24小时的时间,其直径就从2.2万公里扩大到3.2万公里,直径达到地球的2.6倍。

再比如,近期有两个太阳黑子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一个是AR3039太阳黑子正在持续“酝酿势力”,伴随它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增强的M级中度太阳耀斑事件,其中一次最为强烈的太阳耀斑,其抛射出来的日冕物质不断冲向地球,与地球磁场发生作用,大部分粒子沿着两极附近的磁场线进行运动,使高层大气发生电离,产生五彩缤纷的极光。

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穿透地球磁场,进而影响高层大气甚至直接来到地面,对近地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航天器以及通讯都将产生影响。近期,欧洲、非洲有些地区经历的短暂无线电中断现象,极有可能与这次强烈的太阳耀斑喷发有关。

另一个是太阳黑子AR3085,它出现的区域位于此轮太阳活动周期的“比较活跃区域”,一开始这个黑子并不起眼,科学家们判断它可能在太阳表面昙花一现。没想到后来它不但没有“消退”,反而在观测到的最近48小时内,直径足足大了10倍,并且形成了两个太阳黑子,每个太阳黑子的直径都达到了地球大小。如果这两个黑子在未来几天继续增长的话,它们可能会引发更强大的太阳耀斑,也极可能冲向地球,从而危及地球的卫星和通讯系统正常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太阳黑子为什么会增大呢?

截至目前,科学界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结论,毕竟太阳内部的物质和能量运行规律以及变化情况实在过于复杂,目前我们对太阳内部的所有认知,几乎全部来源于理论推导。不过,现在针对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认为黑子的产生和变化,也是源于内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核聚变反应。

在太阳内部,核聚变的过程其实就是物质不断消耗、能量不断产生的过程,氢元素的大量消耗,使得原本它所占据的位置,需要从其他区域及时地补充进来。那么,如果在某一区域氢元素消耗的速率过快,补充进去的相应物质就会与周围物质产生强烈的摩擦,从而形成管状磁场单元。

由于形成管状磁场这部分的物质密度较小,从而逐渐上浮到太阳的表面,与此同时这种结构还会阻止内部的能量以对流的形式传递过来,最终使得这部分区域的温度要比周围偏低,黑子就这样产生了。

如果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越多、个头越大,则表明太阳内部核聚变的强度也就越高,同时磁场的强度及变化幅度也会相应越大,对太阳表面物质的扰动影响也会增大,高能带电粒子流冲破太阳表面和引力的束缚的几率也就越大,于是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表现得也更频繁。所以,太阳表面黑子的数量与太阳耀斑爆发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呼应的。

既然这次太阳活动周期内,特别是近期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强度呈现明显增强趋势,那么对地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感兴趣的人,应该知道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这次事件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由太阳高强度活动所引发的最大太阳风暴,据推测,太阳仅这一次耀斑所释放的总能量,与100亿颗1兆吨原子弹同时爆炸的能量相当,虽然地球仅接收到了极小一部分能量,但是也直接摧毁了当时世界各地的电报系统,赤道地区出现了比满月还要亮的极光现象,所幸当时地球上空还没有人造卫星,否则都有可能将被摧毁。

科学家们根据太阳耀斑的强度,将其划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每个级别又可再细分为10个等级。其中,A 级、B 级和 C 级耀斑通常强度太弱,基本上无法对地球产生明显的影响;M级能够在高纬度地区造成无线电中断;X级最强,可能导致广泛的无线电中断、损坏卫星并摧毁地面的电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目前观测到的情况以及科学家们的预测,在此轮太阳活动周期内,尽管近期太阳表面黑子的增长十分迅速,但最终可能形成的耀斑等级最高只能达到M级,在高纬度地区可能会造成短暂的无线电中断问题,另外还可能对部分卫星的运行产生影响,比如前一阶段美国星链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多颗出现坠落的现象,就与太阳耀斑引发的较强地磁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