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胜
谈到旧体诗词,我们有时往往会陷入困顿中,那就是如何界定这个“旧”字?!
什么算得上旧?是(19)49年以前?还是明清以前?还是宋以前?还是唐以前?
真是让人说不清楚。
这是指时间线上的模糊。
另外一个是音韵上的“旧”。
到底是用「切韵」、是用「唐韵」、是用「广韵」、是用「集韵」、是用「中原音韵」、还是用「佩文诗韵(即平水韵)」、亦或是「洪武正韵」,也很难界定。
再有一个是表现手法上的“旧”如何来界定?
是把在诗词表现手法上更趋近于古法古体,体现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算作“旧”,还是以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诗词蓝本作为“旧”的参照物,这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有些刚入门的诗友,可能会觉得讨论这些问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实际在他(她)们深入学习了有关诗词理论、掌握了足够的诗词技法以后,自然而然地会遇到这道选择判断题,这不过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在理解的基础上,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钻研探讨有关古代诗词家的作品,会自然而然地纵向横向地去做比较,去按照某一题材去判断作品的优劣。
而到了这一步,你才真正开始面对着旧体诗词创作真正的奥义问题了。
此时你若回头看,其它的诸如什么平仄、韵律、意境、神韵之类的通通不在你这个维度上,你只是在俯视它们,仅此而已!
2022年08月29日06:14分写于北京起舞斋
(永胜之观点,必为大权威,只有被模仿,无法被超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