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下午六点,下了班,文和林骑上小电驴,绕过塘前村口几栋矮矮的自建房,大水坑河畔一条窄窄的绿道,引导着小电驴停在一片碧绿的农田前。

走在泥泞的地垄上,几只觅食的母鸡四散开来,几株低矮的树丛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洞口,穿过它,一个不大的凉亭映入眼帘,蓝色大门上,“爱心农场”四个字显得格外显眼。

暴雨过后,碧空如洗,两亩七分地宛如一块碧绿的翡翠。戴上手套,换上雨鞋,草帽下,十几分钟前还在产业园里低头作业的文和林摇身一变,成了鸟叫虫鸣中低头耕作的农夫。层层绿叶中,不少伙伴正像他一样忙活着,为雨后的菜地恢复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阁社区爱心农场位于大水坑河畔,占地两亩七分。

在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下了班就到农场忙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片两亩七分田,如今已经成为社区知名的网红农场。自去年底加入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共建花园计划”后,8月初,爱心农场更是从全市240个共建农场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市共建花园11强。

但对于爱心农场33家、一百余名种植户而言,这片城市轰鸣中的自然天地还意味着更多。雨季来了,怎么防洪;水井太远,如何挖渠;蔬菜长成,要捐给谁……小到春天播种,大到菜地围合,“农场的事情,大家来商量”,小小一座农场,凝聚着一群社区有心人,热火朝天的菜地,恰似一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试验田。在这片微观共建的载体上,不再是宏观的概念,而是真切的参与体验,这个“种菜大家庭”,也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实践提供了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算起来,文和林成为爱心农场的种植户已经4年了。

2018年,在章阁社区做义工的文和林参加了爱心农场的开荒工作,两亩七分地长满一人多高的草木,义工队干了整整三周,才宣布开荒胜利结束。而在这三周里,白天上班,傍晚劳作,待惯了封闭的工厂,文和林留恋起开阔的田间。开荒结束后,他便以家庭名义,认领了一块菜地。

事实上,在爱心农场的种植户中,像文和林这样的青工,不在少数。据爱心农场园长、章阁社区社工汪芬介绍,目前爱心农场的33户种植户中,70%都来自文先生这样的青工家庭。除了年轻人,许多跟随孩子一起来到深圳的中老年居民,也对爱心农场十分热心。

多年来,随着青工工作变动,种植户队伍不断吸收新血液,许多新加入的种植户往往都是老种植户的同事、邻居、朋友。一些暂时无法认领菜地的人,经过园长面谈后,也会选择加入已有的种植小队里,有时,一小片菜地,往往有几个人共同打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尽管登记有33户种植户,爱心农场的实际参与人,已达百余人。

喧嚣的城市社区中,这片小小的菜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竟掀起了一阵全年龄层的“种菜”热潮?

“小时候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开荒的时候就觉得,如果有一块自己的地多好啊!”文和林回忆,来到深圳工作后,他便很少回家了,在爱心农场的劳作,让他得以从平日的工作中短暂地抽离,仿佛重返故乡。

“故乡的滋味”,正是爱心农场凝聚人心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阁社区背靠富士康工业区,聚集了大量从农村进城的青工,很多人家里原本就有地。”汪芬介绍。截至2021年底,在章阁社区约10.14万的总人口中,近9.9万为外来人口,青工群体近7万人,约占外来人口的70%。

研究人士指出,在现阶段,城市仍然给予不了那些生长在农村就业在城市的人们足够的“归宿感”,尤其是对那些在城市仍然没有稳定工作和自有住房的年轻人和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内心仍未在大城市找到安身之所。因此,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眷恋,便成了一种心灵的依靠与寄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伴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工,不同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与风俗习惯,孕育着“千城千面”的乡愁。而在这之中,成长于田间地头,恰恰是许多来自农村的青工共同的生活经历。

来自广东农村的韦水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种地,在她看来,爱心农场还有着意想不到的优势:“在老家,种那么大一片地,累都累死了;但是爱心农场只有一小块菜地,有付出、有收获、有家乡的感觉,又不累,很轻松,我很喜欢!”

显然,当身处高速发展的城市,爱心农场,不仅成了解开“乡愁”的一把钥匙,也让人们对于种植的回忆变得更加轻快、美好、欲罢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韦水晶、文和林不同的是,爱心农场的种植户张玲,在此之前,从未种过菜。

“你要问我怎么加入农场的,都怪文和林!”提起自己误打误撞加入农场的经历,至今,张玲都觉得有些好笑。2020年,张玲在业主群里无意间看到了一条发问“有没有人想要在爱心农场种菜?”发消息的人,正是同楼栋的邻居文和林。

对“爱心农场”十分好奇的张玲悄悄地私信了对方,担心文和林不理会,还特地补充了一句:“我不会种地,可是我有很多的时间!”正是这一句话,从此为张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你的地,草长得太高了,喷喷药,过一周再来……”来到农场的头一天,一无所知的张玲站在田埂上,还没有自己有了一块地的喜悦,就先被委以了除草的重任。好在,一位“还不认识、不知哪来”的种植户自告奋勇,一边变魔术一样地拿出两瓶除草剂打了起来,一边仔细地叮嘱她面对疯长的草该如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暴雨中抢救蔬菜的种植户。

“我当时就觉得,哎唷!这里的人都很好!你什么不会,他们都会很主动地教你!”很快,张玲便发现,这样的热情,在爱心农场却是常态。无论是开荒除草还是轮作换茬,总有许多热心的种植户围作一团,积极地为彼此出谋划策。

“我们来到这里,都是因为喜欢种菜,希望能够种出最好的菜。谁的菜种得好,大家都会分享菜苗,明年一起种。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也是自然的事情。”张玲感叹。

张玲记得,为了解决雨季防涝、旱季缺水的问题,去年11月,几乎全体种植户围坐在章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七嘴八舌地为解决水患出谋划策。确定了改造方案,大家又戴上草帽、穿上雨鞋,浩浩荡荡地来到农场,撸起袖子开干。

“我爸以前老是说公干、公干,我觉得这才是公干!大家一起干大家的事业嘛!”提起这场共建,韦水晶仍记忆犹新。当时,刚刚来到农场4个月的她负责搬土,张玲在一旁和水泥,不远处,贴砖片、倒模具、镶嵌卵石,每个参与其中的种植户,都忙着手上的活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1月,爱心农场水渠建造工作坊。

深秋,深圳的太阳依旧毒辣,每个人都汗流浃背,“好像落汤鸡”,但在韦水晶的口中,辛苦的改造,却显得有趣而轻快:“就好像一家人在家里大扫除一样,大家分了工来做同一件事,比一个人干活开心多了!真的就像一个大家庭!”

“种菜大家庭”,正是如今种植户们对爱心农场的普遍感受。今年,韦水晶成为了几年来爱心农场第一个种出西瓜的人。在她展示的照片中,盛夏里,几十个种植户们围坐在农场不大的凉亭下,分享着圆滚滚的麒麟瓜,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笑意。

“水晶的西瓜一熟透,大家就一起分了,大热天吃那口西瓜,真是又红又甜!”长桌的另一端,张玲笑嘻嘻地补充道,“你看,我们坐在一起吃西瓜,就像一家人一样,多温馨!”

2015年从南山区搬至龙华区的张玲,此前从未在章阁生活过,如今的她,白天,约上文和林的孩子学游泳,带着汪芬的孩子打扑克,好像这个大家族里的“孩子王”;晚上,和农场的三两好友约着上超市,一边买菜,一边对着蔬果柜琢磨农场接下来还能种些什么。

“以前在章阁,谁都不认识,现在我的小孩老说我,‘妈妈呀,你的朋友怎么全是菜园的呀’,我说‘你看你,你的朋友不也是菜园的吗!’”张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2019年9月11日那天搬来的,之前,我住在白石龙。”黄桂香回忆,过去,在小区的闲置空地上,她曾有一块小小的菜地,锄头扁担,一应俱全。搬到章阁,来到爱心农场,黄桂香感觉自己仿佛白手起家,重新开始。

和小区的闲置空地上种菜不同,在黄桂香看来,爱心农场“有规则,管理很好”。以往菜地大大小小的事都由自己一个人操心,但现在,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可以商量着来,一套完整成熟的运行机制,保证着菜地不会无人打理。

章阁社区社工负责人谭亚楠介绍,在爱心农场,33户种植户被分为5个团队,通过自愿报名和社区推荐的方式选出队长。队长们督促种植户们浇水、施肥、除草,根据排班表安排组员参与菜地保洁、巡护;社区则定期召集小队长及种菜骨干召开农场议事会,针对现阶段耕种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平常的工作已经很多了,全盘接管农场,难免会有疏漏。由种植户担任一部分管理工作,一是可以更高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以培养出种植户中的‘能人’,主动去承担更多管理任务,为社区分忧。”谭亚楠说。

而在汪芬看来,凡事依靠社区,既不现实、也容易耽误农时。

以农场水患问题为例,由于地势较低,一直以来,爱心农场就面临着雨天内涝、旱季缺水的困境,“旱涝不保收”。由于资金不足、人力短缺,社区无法也无力解决农场水患,想要保住菜地,得全靠种植户自己。

“种植户提出想要解决用水问题、内涝问题以后,我们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了种植户议事会,让大家自己讨论想要怎么改造农场、拟出雏形。”汪芬回忆,尽管有“共建花园计划”建造工作坊的支持,但最终的农场改造工作还是召集了全体种植户,现场进行分工、一齐参与。为了修筑水渠,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扛起锄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植户正在搭建围合。

不仅如此,汪芬介绍,为了解决“偷菜”问题,菜地的围合、监控、门锁,都是由种植户共同商议后,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寻找材料、安排农场资金装配的。“喏,那是我们的工作间,”汪芬朝着农场入口边一个小小的铁皮房子一指,“过去也反映过没有工作间不方便,最后是由我在收集社区党群中心的装修余料,和义工一起设计切割,几个种植户一起把工作间搭起来的。”

在汪芬看来,农场“看天吃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培育出了种植户们更强的自主性。“农场不是一个人的农场,而是一个整体。小偷偷菜的时候,不会只偷一块地的菜;下雨防涝,也是每一块地都会遇到的问题。许多个人种菜时遇到的困难,都需要整个农场一起出力、尽快解决。”汪芬说。

采写手记

社区治理需要建“圈子”

在日积月累的“农场事、众人决”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爱心农场正从“社区定规则,种植户议大事”,衍生出新的可能。

“他们(种植户)现在会自己组织爱心捐赠,对爱心捐赠的形式也多了很多新的想法。对于农场之外、社区的公益事业,他们也有了更多的热情。”谭亚楠介绍。目前,爱心农场一百余名种植户已全部发展为章阁社区志愿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为社区防控贡献了莫大的力量。

“刚来章阁,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好孤独,在房间里坐了20天,我儿子都觉得害怕。”黄桂香笑着说,“现在我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就是在家、去农场、做义工!我媳妇说,我现在比她还忙呢!”

在章阁社区书记杨锦天看来,种植户如今对社区公益的热忱,也为社区共建共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社区共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爱心农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种植户种菜就能收获实在的蔬菜,送人就能得到实在的感谢,一起建设菜地就能看到实在的改变,这就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概念具象化了。”

杨锦天认为,通过爱心农场这一微观共建的载体,社区共治共建这一宏大的课题变得可视化,居民得以对共建、共治、共享有了更加具体生动的感知。

“其实社区治理没有多么高大上,就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干。在爱心农场体验到共建共治共享后,种植户也会更愿意回报社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意义,知道一定会有所收获。”杨锦天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阁社区书记杨锦天还把社区书记茶话会开进了农场。

加入爱心农场5年后,文和林对社区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我现在对这个社区非常有归属感。以前虽然在这里住,但是没什么感情。现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这块地,我和大家一起种了菜,送给社区的居民吃,我们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

“通过爱心农场,我们在社区凝聚了一批热爱种菜的人;未来,我们可以有其他新的平台、项目,凝聚新的一批人,慢慢培养他们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共建共治中。”杨锦天说。

的确,爱心农场的成功经验,正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启示:通过不同的项目,凝聚不同的人群,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治理圈子,培育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也就有了可能。

【撰文/海报】 程德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