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器人竞速、机器人夺宝、机器人踢足球赛……昨天(27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研院主办的2022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在北京科学中心开赛。聚焦“看谁能驯化出更聪明的机器人”,大赛吸引了来自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的美、德、俄等多国选手,以及清华、北航、南方科大等国内外名校近500支队伍参赛。赛事共分为实体赛、虚拟赛、命题赛三个大赛项,并分为实体U型赛、竞速赛、宫格赛、夺宝赛、虚拟U型赛、虚拟足球赛、命题赛(视觉检测)多个小赛项。

本届大赛继续保留传统实体赛和虚拟赛,同时设立企业命题赛。此次命题赛以焊接图片识别基线为主题,寻求一种快速、精确的提取激光线与焊缝拐点位置的算法,旨在推动机器人关键技术向应用需求的转化落地,是推动学术交流走向科技创新的生动案例。

在考验“谁能驯化出更聪明的机器人”的赛场上,各项赛事竞争激烈。以“夺宝赛”为例,“选手”是身高不超过80厘米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比赛场景是一种简化、模拟人类活动的场景,“选手”机器人需要从起点出发,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完成多个任务并到达终点。在此过程中,“选手”机器人需要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克服在“探险夺宝”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包括走迷宫、过弯道、搬运能量块……直至最终“发现宝藏”。每当有“选手”在迷宫中暂时迷路或搬运能量块时掉落,场外的大小观众比“驯化”机器人的人还着急,纷纷出谋划策。

本届大赛主题为“自立自强,赋能未来”,旨在更好地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更加主动地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第25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的一项重点品牌活动,大赛也是刚刚结束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的落地转化和生动实践。为巩固大赛技术成果、积累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北京市科研院、清华大学与兆易创新共建自主智能机器人平台,成立远程自主智能机器人芯片应用实验室,在大赛开幕式上揭牌。

大赛还设置了创新人才与职业发展交流会,邀请往届优秀队员结合自身参赛经验,针对自主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理解、技术突破的思路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技术路演汇报,邀请专家和投资人做创业投资交流,集结专家、投资人和参赛队员的力量,奔赴共创、共享、共商、共赢。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