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已签约维权骑士,抄袭必究!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很有必要”。

时代塑造了一代人,时代也成就了一代人。那些年,到过农村的知识青年,他们用火红的青春点亮了那个时代,成为一代人的缩影。

往事如烟,如今,那年那那人,都已经老去,但抹不掉的记忆却深深埋在心里,时时翻动,总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年,有一个红遍全国的“知青”典型,他的名字叫柴春泽。

01、

柴春泽,1952年出生于河北。

他的父亲是一名抗战干部。从小,柴永泽跟随父亲调动的脚步,最后来到了内蒙古赤峰,在这里安家扎下了根。

柴春泽从小就禀赋异人,在赤峰六中读书时,他就担任了市红代会的副主任,并代表赤峰六中上台发言,崭露头角。

为了以身作则,本来想要当兵的柴春泽毅然扛起了锄头,来到了翁牛特旗玉田皋下乡插队落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1971年,19岁的柴春泽来到翁牛特旗玉田皋后,经受住了考验。

当时的翁牛特旗玉田皋风沙十分严重,自然灾害多,生存条件恶劣。

一些知青没有吃过苦,受不了这里的艰苦生活,产生了畏难情绪,纷纷写信给家人哭诉情况。

为了鼓舞大家,消除这种消极情绪。

柴春泽挥笔写文,了著名的“扎根农村60年”演讲。

而且,在之后和父亲的信件来往中,柴春泽的名字彻底地传遍了全国。

他在信件里拒绝了父亲让他回市里工作的好意,并说:我是一名知青,更是知青的代表,我如果走了,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要扎根农村60年,为祖国做贡献。

1974年1月,《人民日报》报道了柴春泽的事迹。

就这样,柴春泽成了知青的典型,更成了知青的榜样。

在他的感召下,知青们个个你追我赶,充满了劳动热情。

他们在柴春泽的带领下,搞绿化改善环境、修水库改善水源。并推动了当地的水系工程,为以后造福一方百姓做出了贡献。

02、

柴春泽可以称得上的跌宕起伏。

他有过人生的辉煌,也跌落过人生的谷底。

在1976年,柴春泽因犯了错误,被判刑3年。

3年后,柴春泽恢复了自由,但却失去了工作。

在家中呆了一段时间后,柴春泽进入到一家砖厂工作。

后来,柴春泽经过艰苦努力,考入了赤峰电大。

1985年,柴春泽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2004年,柴春泽创办了柴春泽网站,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追求。

2012年,60岁的柴春泽正式退休了。

但他人老心不老,依然活跃在创业的热潮中。

他创立的网站已经成为他晚年的事业,他担任了总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网站主要对象是为知青。

服务

因为在他心中,自己始终都是一名知青。

那段青葱岁月魂牵梦萦,那里有他的青春记忆,有他不能忘怀的人生理想。

让我们祝福他们晚年的人生之路走得从容而幸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