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至24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22年度采集人员培训班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善超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所长、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杨志宏主持开班式。

吴善超在致辞中表示,采集工程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中国现当代科学史和科技人物研究的重要平台,是科技界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工程。老科学家是共和国科技发展历史的活档案,作为丰富的科技史宝库,采集工程为发掘和弘扬前辈科学家优良传统开展了有效探索与实践。要以科学家精神的感召引领推动采集工程服务“国之大者”,以专业精神有力支撑推进采集工程高质量发展,以持续强化能力培训实现采集工程与时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教授授课《如何做口述访谈》

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张藜教授,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吕瑞花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罗兴波教授、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理论宣传处处长孟令耘等共开展11场课程讲座,内容涵盖采集工程的流程与任务、资料的整理编目、资料长编和年表的功能与编制、资料的数字化与离线提交、音视频资料的录制、口述史基本规范、20世纪中国科技史、采集工作机制与课题管理等。

结业式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科技传播中心将秉承“中国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中国科技界全媒体中心、现代化科技成果传播平台、国际科技组织总部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为核心任务,在采集工程十几年厚积薄发的工作基础上,致力打造“采、藏、研、展、教、宣”六位一体的采集工程升级版,逐步实现“实体馆、数字馆、网络馆”三馆合一。他号召大家在新时代赓续学术谱系、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文化,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戳力同心推动采集工程持续走深走实、做强做优,为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高质量建设奠定史料本底和研究基础。

为线下参会学员代表颁发采集资质证书

培训班由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参加本次培训的有2022年度立项的采集小组成员,北京、上海、黑龙江、四川等4个省份管理方成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采集合作单位的相关人员,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工作人员,线上线下合计160余人参会。自2010年以来,中国科协每年均面向新承担采集项目的学员举办培训班,十余年来全国300余家单位4000余人投入采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