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海门镇,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名叫海翔药业。其前身是原黄岩县海门镇日化厂。后来,企业改制,通过股改被原厂长罗邦鹏拿下,将工厂变成了家族企业。
后来,罗邦鹏将海翔药业的权杖交给了儿子罗煜竑,但“富二代”罗煜竑没能将家族企业发扬光大,短短几年就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罗邦鹏1945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桥,25岁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分配到海门化工厂任技术员。
海门化工厂,其前身是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始建于1966年。作为一名大学生,罗邦鹏在企业中备受推崇,加上他的踏实和拼搏,很快崭露头角。

集体企业也是铁的工作。罗邦鹏非常享受这种稳定、受人尊敬的工作环境。很快,和他的同龄人一样,他结婚并有了孩子。1976年,罗邦鹏迎来了自己心爱的儿子罗煜竑的诞生。
他请当地的算命先生看,说儿子缺火,所以选择了“玉”字,意思是光辉灿烂,可见罗邦鹏对儿子未来的期许。
只是他没有忘记,南唐皇后李渔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禹”,只是李渔让父亲为难。
不管怎样,那个时候罗邦鹏的家庭和事业都很顺利。1984年,儿子8岁时,任厂长,此时工厂更名为台州椒江第二化工厂。
长期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1998年前后,工厂改制,罗邦鹏出任浙江台州海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4年6月,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罗邦鹏抓住机遇,通过多次股份制改造,将公司从集体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并亲自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随着海翔药业的发展,罗邦鹏老了,他也开始考虑自己的企业接班人问题。

儿子罗煜竑大学毕业后,来到海翔药业工作。当时,罗邦鹏将他培养为接班人。
罗邦鹏让儿子在公司的各个岗位上锻炼身体,无论是一线车间,还是研发部、销售部、品管部,还是财务部,他都留下了罗公子的身影。
经过这一轮的工作,罗煜竑已经从一个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个成熟有经验的少爷。

2004年,60岁的罗邦鹏任命儿子罗煜竑为公司副总经理兼公司董事,正式进入公司决策层。罗邦鹏知道,海翔的未来还是要交给儿子。
为了继续帮助儿子,罗邦鹏开始为公司上市做准备。在他的悉心指导下,2006年12月26日,海翔药业以每股11.56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深交所。募集了2700万股。
自儿子罗煜竑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以来,罗邦鹏一直在幕后悉心指导和调理。罗煜竑也从副总经理一跃成为总经理,直到2009年才正式成为公司董事长。
第二年,罗煜竑又收购了父亲罗邦鹏转让的海翔药业3480万股。加上其原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24.67%,成为海翔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做一家人就是这么容易,更别说不能一心一意经营企业的罗煜竑了。

刚接手的日子,在老父亲的声望下,罗煜竑依然能够按照父亲的理念一步步经营公司。
然而,没有父亲日常的劝告和照顾,他不仅没有认真经营,反而还放飞了自己。
2012年,面对当时医药行业大宗原料药出口下滑的不利局面,罗煜竑未能加快企业转型,屡屡错失企业转型良机。
与此同时,他再次投资失败。罗煜竑曾以1.2亿资金获得苏州四药70%的股权。但当时的溢价率太高,收购后药企持续亏损,以至于收购花掉了罗煜竑的全部钱。没有回报。
2013年,海翔药业首次亏损超过8000万元,公司发展呈现不利信号。

罗煜竑学习也没有用,反而沉迷于赌博。据说,他因为嗜赌成瘾,欠下了5亿元的巨额债务。迫于还款压力,罗煜竑在股票质押后又进行了5次大减持套现,套现3.8亿元用于偿还赌债。
也有人说,罗煜竑是有人设下的;也有人说他想借还赌债来套现。
无论怎么说,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他仅仅只用了4年时间,就把他父亲打下的江山——海翔药业控制权拱手让人,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也成为别人口中唾弃的“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