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以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这也就是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尚不能自由流通的条件下,通过制度性的安排,使其能够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具有外汇储备功能的国际货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汇兑风险,有利于与各国建立更加稳定的经贸关系,也有利于中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

拥有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

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也随之增加。

拥有国家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拥有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后最直接、最大的收益就是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铸币税指的是政府以低于货币价值的成本发行新货币所取得的利润。是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特权所获得的的货币面值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是源于货币创造而获取的财政收入。

当货币流通超越国界后,就会产生国际铸币税。持有外国货币作为储备,就等于向外国政府缴纳铸币税。美国发行了大量的美元并被各国储备,实际上就是外国政府向其缴纳铸币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使中国的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相连,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特别是货币国际化后,如果本币的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或者是即期汇率、即期利率与预期汇率、预期利率出现偏离,都将给国际投资者以套利的机会,刺激短期投机性资本的流动,会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产生影响。

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健全的金融体系和监管环境是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基本保证。

最终需要完全取消外汇管制

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在适当阶段加快人民币资本账户下的自由兑换,完全取消外汇管制。否则,人民币终将行而不远,难以为更多国家所接受。或者说最多只能实现货币的计价功能,而不具备国际结算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外部条件来看,只有改革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有结构,特别是改变美元在全球主要大宗商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垄断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才有更大空间,只有这样,人民币才不会像日元、英镑、澳元等货币一样,仅仅满足于国际舞台上的配角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储备的占比

目前,全球的外汇储备主要是这五种货币,分别是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人民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可知,截至2022年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8.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58.81%,刷新1995年以来的新低。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最高时是在1977年,当时占比高达85%。

人民币在2018年第四季度开始成为全球第五大的国际储备货币。根据IMF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总额为3361亿美元,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79%。

SDR篮子权重人民币略有上升

SDR是指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SDR是IMF为补充成员国官方储备而创造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

IMF决定,自2022年8月1日起,符合SDR定值篮子货币选择标准的五种货币,将按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作用分配以下权重:

美元43.38%

欧元29.31%

人民币12.28%

日元7.59%

英镑7.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国的综合国力足以挑战美国与欧盟强势地位的时候,人民币就会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极时,就是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