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艮(gèn),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看作是美人鱼的原型。可是就在近日,科学家确认儒艮已在中国功能性灭绝,这不禁使我们反思——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就是人类在自绝后路!

【“绝”字探源】

“绝”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字形像被三条横线截断的两束丝帛,所以本义是“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时期的“绝”舍弃了三条横线,而是具象化为一把刀,较三条横线更为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小篆中的“绝”发生剧变,但仍然保留“丝”的元素,体现为左侧的“糸”(即“绞丝旁”)。右侧变为“刀”和“卩”(jié),均有断绝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隶中的“绝”彻底异化,将“刀”和“卩”合二为一,写作“色”,自此从字形上已看不出本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绝”字新解】

“绝”,写作刀刃斩断丝帛,意为断绝。

儒艮的灭绝是人类断绝了这个物种的后路。在儒艮的一生中,“食其肉、寝其皮”表达的不再是对征伐杀戮的厌恶,而是对自己命运的真实写照,“浑身都是宝”的儒艮最终却“浑身都是刀”。

儒艮的灭绝更是人类在断绝着自己的后路。地球从来不是人类的私有财产,而是所有生命的共同归属。生活在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便是我们讨厌的细菌、病毒和蚊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先造出了“绝”字,未必不是想告诉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由丝帛彼此相连的家人,人类斩断丝帛的每一刀都是在断绝其他生命的后路,同时断绝自己的后路,将自己彻底孤立。

等到生物圈无法依靠所有生命进行自我调节的那一天,人类将无能为力,所剩的唯一手段就是将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