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一生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彭德怀元帅的伟人风采,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更是耳濡目染,下面就是彭德怀元帅警卫参谋景希珍的一些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58年8月,景希珍(左三)跟随彭德怀(左一)在山海关农村考察,察看高粱的长势

景希珍,1930年出生在山西洪洞,1946年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时期,景希珍历任吕梁九分区56团班长、排长、参谋等职务,参加过解放太原、天水等战役。1950年秋天,20岁的景希珍以侦察参谋的身份,来到抗美援朝前线,担任了彭德怀元帅的警卫员,跟随了彭德怀元帅16年。

景希珍刚来到抗美援朝前线时,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来到志司报道后,才知道了自己的任务。这时彭德怀正在忙着指挥战斗,他住在作战室(一处山洞)旁边一个小棚子里,坐在一个木头箱子上,眼睛时刻不离作战地图。

景希珍看着棚子里地上已经生了霜,地上还有一条流水沟,把山洞中流出的水排出去,水沟里的水有浓重的硫磺味。在小棚子里只有一张行军床,就摆放在小水沟旁边,谁能想到就是在一个简陋的小棚子里,“彭大将军”指挥百万雄师,打赢了所谓“联合国军”。

两天后,办公室主任才领着景希珍见到了彭德怀。彭德怀取下老花镜,望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面孔,说:

“哦,你是哪个部队的?”

景希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回答:

“报告首长!西北军区第七军。”

图|彭德怀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山洞前

彭德怀对西北军区的部队再熟悉不过了,当即说:

“是彭绍辉那个军。他叫你来的?”

景希珍不知道是谁的命令?就回答:

“不,我不知道谁叫我来的。”

当时,上级为了保护彭德怀司令员的安全,任命警卫员都是极度保密的,景希珍确实不知道情况。

彭德怀露出了笑容,让景希珍坐下,笑着说:

“我们以后就一块干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好吗?”

景希珍不住的点头,这就是景希珍同彭德怀第一次见面,彭德怀的亲切,让景希珍内心感觉暖暖的。

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祖国亲人们送来了许多物资,还派遣慰问团来到抗美援朝前线慰问。许多物资都有署名,要求送给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里面有烟、糖果、茶和各类罐头。军邮知道彭德怀的脾气,只好把物资先放在景希珍住处,景希珍住处很快被堆满了。

彭德怀看到后,对景希珍说:

“你就负责把这些东西管起来,分下去,附近的机关都要有一点,第一次分不够下次再补。还有分到东西的单位,要亲笔给祖国亲人写一封感谢信。”

彭德怀没有拿任何物资,他在抗美援朝前线,总是给他什么穿他就穿什么,给他什么吃就吃什么,对同志们没有任何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951年3月,祖国亲人第一届赴朝慰问团,来到抗美援朝前线

慰问团来到志司后,慰问团同志们担心彭德怀司令员的生活、住宿是否舒适?他们来到小棚子,见到了小棚子顶部盖着雨布,雨布上还在滴滴答答流着融化的雪水。他们进了棚子,有位老同志问景希珍:

“小同志,彭德怀司令员平时就坐在这里办公吗?”

景希珍实事求是地回答:

“是的,首长忙得很,能安静坐在这里一会也很难得。”

老同志看着行军床上的被褥,用手摸了摸雪水浸湿了一角的棉被,发出长叹:

“这里呀,住着百万英雄大军的统帅,这里就是他的指挥台。就是从这里,发出了使敌人胆寒、人民欢欣的号令;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军队为什么无往而不胜!”

慰问团回国后,给彭德怀寄来了一个大电炉,就是为了彭德怀能够住的更舒适一点。到了晚上,警卫员就把大电炉打开,对着彭德怀的行军床。而每到半夜,彭德怀起床后,总是费力的搬动大电炉,把大电炉朝向警卫同志的住处。

彭德怀想的是,让警卫同志们,也能感受到祖国亲人的关怀。第二天,景希珍发现后,赶紧把大电炉方向调回去,但是常常方向又被彭德怀给调了回来。景希珍等同志,晚上睡觉身体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

图|油画《在彭总身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年,战斗进行的很激烈,彭德怀常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指挥战斗。景希珍看到彭德怀不吃饭,于是把饭端来,提醒彭德怀吃饭。彭德怀被打断了思路,也会表现出不高兴,但是并没有对他们发过火。

彭德怀理清了思路后,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就对景希珍喊道:

“小鬼,拿东西来吃!”

景希珍每听到这个喊声,心里都高兴,赶紧把热好的饭送来。有时候,彭德怀在指挥战斗时,实在困了,就坐在木头箱子上,背靠着墙眯一会。

警卫员们做什么事,都刻意小声点,唯恐打扰首长的清梦。等到彭德怀醒来,就问:

“有谁来过没有?”

景希珍回答:

“没有人来。”

其实,是志司首长和同志们担心彭德怀的休息,只要不是要紧的事情,都不让叫醒彭德怀。

图|1952年1月6日,彭德怀在抗美援朝前线

彭德怀后来了解情况后,对景希珍讲:

“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靠我‘自力更生’!”

后来,在前线战斗紧张的时刻,彭德怀总是走出作战室,用雪擦擦手,把冰凉的手放到脑门上按一按,消除一点自己的疲倦。

彭德怀在前线也是遇到过危险的,有一次,敌人飞机来空袭。彭德怀在住处,思考着前线的战略问题,他聚精会神,甚至没有听到远处空袭的爆炸声。景希珍等同志听到空袭警报,看着彭德怀还在住处,赶紧冲到彭德怀住处。同志们赶紧把彭德怀连拖带拽,拖进了防空洞,刚进入防空洞,就响起了一阵扫射声。

敌人飞机飞离后,彭德怀刚坐的地方,地上有一行弹痕,行军床上也被打了几个洞。彭德怀笑着对景希珍说:

“今天不是你们几个,把我搞进洞,我性命堪忧了。”

后来,甘泗淇主任把景希珍等同志叫去,特意交代:

“今后,你们离开彭德怀司令员一步,都要给另一位同志交代,吃的喝的递到他手上。他,没有时间顾自己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抗美援朝前线,彭德怀、陈赓、邓华的合影

还有一次,彭德怀出发去一个前线部队,因为着急,天还没黑一行人就出发了。当时,所谓“联合国军”有空中优势,一般行动都是晚上进行。吉普车五点半从志司出发,可是到了六点半天还没黑,景希珍很着急,怕遇到敌机偷袭。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突然附近防空信号枪响了,天上出现了黑压压一片敌机。敌机向车队俯冲,开始了扫射、轰炸。同志们赶紧把彭德怀拉下车隐蔽,这次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车刚刚停好,敌机就已经俯冲了下来。

彭德怀看到嚣张的敌人飞机,站在一个田埂下,望着天上的敌人,大骂道:“娘的!我不信你把老子吃了!”景希珍也赶紧站起身来,准备在危险时刻,用身体护住彭德怀。敌人扫射的子弹,打在距离车子几公分的地方,一阵阵灼热的风扑到大家的脸上。

图|1991年,景希珍(中)和綦魁英、赵凤池合影

这时志愿军防空部队响起了高射机枪声,还有高射炮也开响了,敌机仓皇逃窜了。彭德怀侧过身,看着站在自己身旁的景希珍,夸奖地说道:

“你这个小鬼,站在那里干什么?看把戏吗?走了。”

彭德怀在危险面前,眉头都没皱一皱,在任何艰险面前,他都有勇气正面面对。后来,景希珍家乡寄来了一封信,景希珍识字不多,只看到信的结尾署名不是父母,是个陌生的名字。彭德怀在一次晚饭后散步时,看着景希珍不高兴,于是询问他怎么了?

景希珍向彭德怀说明了情况,彭德怀热心地说:

“我来帮你看看,你看行吗?”

景希珍点点头同意了,掏出信,递给了彭德怀。彭德怀把信小声念给景希珍听,景希珍听到署名人的名字,才知道是谁了?脸突然红了。

彭德怀笑着问:

“这是一个女同志的名字,这是谁?是你未婚妻吗?”

景希珍回答:

“家乡的封建老规矩,从小给我说的一门亲,我们从来没见过面,我才不理这码事呢!”

彭德怀也看过信,知道这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姑娘,于是笑着说:

“这位姑娘从速成中学毕业了,说你是最可爱的人,她也感到光荣,希望你杀敌立功,怎么样,给她回封信吧!”

景希珍不好意思,说:

“我才不写哩。”

彭德怀笑着说:

“人家对你表示慰问,希望你杀敌立功,你总要表个态吧。”

景希珍当时文化程度不高,怕写不好,请别人写又不好意思。彭德怀说:

“你大胆写!写不起的字空着,我帮你改。”

后来,景希珍写好了信后,彭德怀在繁重的工作间隙,帮着景希珍把信改好,给他读了一遍,确认无误后,给姑娘寄了回去。

图|1953年7月28日上午9时30分,彭德怀(右三)在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在彭德怀等首长的指挥下,1953年7月,停战协定终于签订了,人民志愿军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所谓“联合国军”。协议生效当天,彭德怀驱车去往最前沿阵地,这里不久前还炮火连天,现在的土地还烫脚,树木、泥土都被烧黑了。

彭德怀步行走了很远,看着前线抬下来牺牲将士的遗体,他一一揭开白布,查看烈士们的英容。随行的医生递给他一个口罩,彭德怀说:

“不需要。”

他看着同志们在登记牺牲烈士的名字、家庭地址等各种信息,关切地问道:

“能都记下来吗?”

一位同志回答:

“很困难。”

彭德怀说:

“不要怕麻烦,必要时把他们所在连队的同志找来,想方设法要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

紧接着,彭德怀来到安葬烈士的地方,脱下了军帽,向牺牲的烈士们敬了一个军礼,默默哀悼了很久很久。

图|1953年7月24日,彭德怀(右一)在开城前线视察

抗美援朝凯旋后,彭德怀一家搬到中南海永福堂居住,这时有许多作家和记者前来拜访。对于这些同志,彭德怀只对景希珍讲:

“我有什么好谈的?”

这些同志来了,彭德怀就是不说自己的事,后来这方面的同志渐渐就来的少了。

但是,有一位和彭德怀熟悉的摄影师,还是经常来,来了就要给彭德怀拍照。彭德怀就对他说:

“你这个同志,整天咔嚓咔嚓!要照,你照光荣的劳动人民,照那些流血流汗的英雄嘛。你照我干什么?我长得又不好看。”

摄影师找到景希珍,景希珍和摄影师约定,在彭德怀散步的时候,让摄影师先给别人照,再偷偷给彭德怀照。彭德怀按照惯例散步,景希珍跟随,走到约定地点后,彭德怀看到摄影师在,对景希珍说:

“快走快走,不能往那边去,不然,那人又要拉我照相。”

彭德怀不愿意照相,也对景希珍说过原因,他曾经对景希珍说:

“你小孩子不懂,干点工作要人家宣扬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彭德怀彩色照

1954年,景希珍的父亲来看他,景希珍把父亲安顿在招待所。彭德怀知道景希珍父亲来了,说:

“小景,你把父亲接进来,我好好招待他。”

景希珍连忙问:

“接他进来干啥?”

彭德怀说:

“干啥?他不是来看他儿子吗?他儿子不是在这里工作吗?他儿子能在这里工作,他就不能来这儿?这是谁规定的?”

景希珍回答道:

“没谁规定,我想,他农村来的……”

彭德怀听到景希珍这番话,罕见地发火了,他批评景希珍:

“小景,你是哪里来的?你知道我是哪里来的?我们不都是农村来的?过去不都是种田人?我们是农民养大的,是农民把我们送进城里,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儿见见农民?何况他是你的父亲,你忘本啊!”

景希珍知道自己错了,赶紧把父亲接来,彭德怀和浦安修夫妇已经准备了一桌饭菜。彭德怀、浦安修、彭德怀侄女、景希珍、景希珍父亲围坐在饭桌旁,彭德怀向景希珍父亲连连敬酒。在欢声笑语中,这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彭德怀询问着农村情况。

景希珍父亲也高兴,话也多了起来,他讲起了旧社会受过的苦,讲起了土改中分了多少亩地?还给彭德怀算起了家里今年的收成。景希珍拉了拉父亲衣角,示意父亲少说一点,景希珍父亲望了望儿子,只说:

“不怕的!我看得出,这位同志过去也是庄户人,摸得透我们的心思。”

图|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彭德怀让景希珍父亲接着讲,景希珍父亲又讲了家中的猪、院子里的柿子树……彭德怀认真听着,仿佛身临其境,还和景希珍父亲讨论起收成计算的方式。到了晚上,景希珍送父亲回招待所,父亲不知道儿子保护的是谁(当时是保密的,景希珍没有告诉父亲),老人家只说:

“小子,尽心尽力保护着首长,千万出不得差错!”

彭德怀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关心着工作人员的终身大事,他曾帮景希珍写过一封回信,也替景希珍的婚姻大事操心。有一次,他找到景希珍说:

“你二十好几了,回去看看父母,也看看给你写信的姑娘。人家是真心实意,你要是中意,这次回家就把亲事办了。当然,这种事勉强不得,如果双方不太中意,就不要忙了。”

就是这次回乡探亲,景希珍和爱人结了婚,他把爱人带来看望彭德怀和浦安修。彭德怀看到这对革命夫妻,笑着说:

“好小子,不错!还是选了个苦根子,没忘本。”

彭德怀和浦安修还准备了结婚礼物,送给了景希珍夫妻。

后来,景希珍的爱人来到北京工作,在工厂当了光荣的工人。当时中南海的房子紧张,景希珍就收拾出来一件原本放杂物的房间,和妻子一同居住。彭德怀来看以后,关心地说:

“半截屋子破破烂烂,不整洁也不暖和,去把我那床壁毯拿来挂起来吧。”

图|景希珍(右五)等彭德怀工作人员合影

景希珍再三推辞,景希珍的爱人说:

“这都很不错了,我们多少辈人都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地方哩。”

一会儿,彭德怀还是让其他工作人员,把壁毯送到景希珍夫妻的住处。这条壁毯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毛纺厂送给彭德怀的,上面还绣着几个大字:送给人民解放军彭德怀副总司令。

后来,在中南海景希珍夫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孩子有时候会哭闹。彭德怀看到孩子哭闹,总是悄悄走过来,抱着孩子哄孩子开心。时间长了,孩子们跟彭爷爷熟悉了,见到爷爷戴上老花镜开始工作,不哭也不闹。等到彭爷爷摘下老花镜,就围在爷爷身边,喊着

“爷爷,爷爷”

,每次彭德怀都笑得很开心。

1955年全军授衔,景希珍军衔也下来了,他并不满意。景希珍闷闷不乐,彭德怀看在眼中,以为景希珍为自己军衔授低了而不高兴。他特意找到景希珍,对景希珍说:

“计较这些干什么?那一个花能让你光彩到哪里?这些事情怎么好意思去争啊!多少革命战士在进军的道路上负伤牺牲了,连鞋上一双好点的鞋子都主动脱下来给战友,让战友们好往前赶路。”

景希珍不是争军衔,而是因为组织对他的经历,没有了解清楚。他对彭德怀说:

“我来这里之前当过一年排长,半年见习侦察参谋,不能说我来之前是班长,我只要搞清楚,不是争那朵花。”

彭德怀叫来主任,让主任仔细了解清楚,后来把这段景希珍档案记载不清楚的经历搞清楚。

图|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剧照

彭德怀不愿意任何一位同志受委屈,他不久后找到景希珍,对景希珍说:

“小景,你的情况弄清楚了。现在要按照你的级别评定军衔,这不是多一个花少一个花的问题,是如实地承认一个同志的历史,不能让一个同志受委屈。”

彭德怀一生除了和同志们下棋,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爱好,不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不喜欢看戏、跳舞。1956年夏天,景希珍听说北海公园风景秀丽,为了让工作繁忙的彭德怀散散心,于是对彭德怀说:

“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子里还演着戏。”

彭德怀明白了景希珍的心意,说:

“那我们今天去看看吧。”

景希珍按照警卫部门的要求,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有关部门。到了晚上,彭德怀穿着便衣,和景希珍等同志乘车来到北海公园附近。在离公园一条街的地方,他让司机把车停下来,众人步行去往北海公园。到了公园门口,只见门口牌子上写着两个大字“休息”,几个公园工作人员已经在等着了。

他们把彭德怀迎进去,彭德怀问景希珍:

“你搞什么鬼?”

景希珍也不知道情况,只是按照规定汇报,却没想到成了这个局面。彭德怀对工作人员说:

“牌子上不是写的休息吗?休息,休息为何叫我们进来?”

图|1957年,中国军事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

彭德怀本想和群众一同游园,一同享受北海公园的风光,现在却被封了园,他发了火。他对工作人员们说:

“你们就是叫我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种规矩,以后在我们新中国决不能有!”

彭德怀转身离开了,景希珍紧跟在后面,彭德怀转身对景希珍说:

“我以后再也不逛公园了。”

1959年9月30日,彭德怀一家搬到吴家花园居住,景希珍和秘书綦魁英按照工作安排,跟随彭德怀去往吴家花园工作。

图|1959年4月,彭德怀(右)率领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八国,和警卫参谋景希珍在一起

彭德怀来到吴家花园后,看着院中的荒地,和院外的一处满是淤泥的池塘(所属吴家花园),准备把吴家花园变成真正的花园。在一个凌晨,景希珍听到一阵砍伐树木的声音,他起床一看,原来彭德怀在砍一颗花树。

景希珍感觉可惜,问道:

“您这是干什么?”

彭德怀额头上已经有了汗水,说道:

“我把这些花花草草都铲了,把地翻一翻,种瓜果蔬菜。锄头一拿,有穿有吃!”

景希珍脱了衣服,拿起锄头,跟着彭德怀一起干起活来。

彭德怀说到做到,他把院子里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为了减轻国家肥料的负担,他买了一个三尺高的大缸,将粪便储存起来。池塘里的淤泥也被挖了出来,种上了莲藕、养了鱼,泥肥被运到院子里,肥了田。

图|吴家花园

他对景希珍说:

“现在国家肥料靠供应,我少买一点,不就能多卖一点给农民同志吗?”

院子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上了各类瓜果蔬菜,还养了小猪、小鸡和小鸭。一切花费全部由彭德怀从工资中出,院子里收获归全体工作人员,池塘里的鱼、莲藕附近百姓都可以拿来吃。

在吴家花园,彭德怀还同农民同志们交起朋友。有一次,彭德怀晚间吃完饭,去田间散步,看到一位老农在劳动。老农看到来了一位老干部,于是问道:

“老同志,你是农科所的吧?”

彭德怀笑着回答:

“不!我在家的时候干过农活,几十年不干了,荒生了,现在想重新干干,来向你们好好学习。”

后来,彭德怀和附近的百姓们接触多了,互相越来越熟悉。有时候,吴家花园放电影,彭德怀让工作人员把附近的百姓们叫来,大家一起看电影。工作人员给他在幕布正中间位置,放了一把大椅子,彭德怀让工作人员搬开,自己和老百姓们坐在同样的小板凳上,和大家一起看电影。工作人员烧好水后,彭德怀起身,拿着茶碗和茶壶,给百姓们一一倒开水。

图|在吴家花园,彭德怀和弟媳龙国英合照

后来,管理处为了彭德怀饮水方便,在吴家花园里打了一口水井。彭德怀找到管理处同志提出要求,他说:

“这口井不能我自己用,要允许附近百姓来打水。”

管理处同意了,彭德怀让工作人员告诉附近百姓,来吴家花园打水。

百姓们担着水桶,抱着盆子,在吴家花园排起长队,各个喜笑颜开。有时候看到有孩子独自来打水,他总是亲自把水给孩子打上来,让工作人员帮孩子担回家。彭德怀爱孩子,不仅是景希珍的孩子,还有附近百姓的孩子、工作人员的孩子们。

附近百姓潘金荣的小女儿,上下学都用布包着书本,彭德怀一次看见了,便把小姑娘叫过来,询问道:

“你的书包呢?”

孩子说:

“妈妈说,过了年才能给我买。”

彭德怀对附近的百姓,几乎家家都熟悉,知道潘家孩子多,生活困难。

后来,彭德怀用自己的工资,让工作人员去买了一个书包、钢笔和一条鲜艳的头巾,送给了这个小姑娘。秘书綦魁英的女儿芳芳,因为两岁时得过肺炎,导致孩子耳朵听不到了,也不会说话。彭德怀特别关心,遍访名医,给芳芳治病。经过多年的治疗,芳芳的聋哑症虽然没好,但是她心里永远记住了彭爷爷。

图|彭德怀重访延安

彭德怀来吴家花园的时候,带了二十多箱子书,在他的住处到处都是书。他对工作人员讲:

“别看我是个粗人,我可知道书的大用途。”

彭德怀除了拾掇自己的菜园,出去和农民同志们聊天,就是在读书。有时候他读到精彩的地方,总是高呼:

“好呀!好呀!对极了。”

在彭德怀的帮助下,景希珍也进入文化班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理论水平。

彭德怀对自己,对家人要求特别严格,他严于律己,时时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考虑。比如彭德怀每顿剩下来的菜,规定工作人员不能倒掉,下顿接着热来吃。他的衬衫打了许多补丁,衣服、袜子更是补丁摞补丁。

来到吴家花园,彭德怀向上级提出请求,不要公务员,不要护士,他事事亲力亲为。从此,他生活中的事情,包括扫地、洗衣服、补衣服,都是自己动手。在一个冬天,彭德怀找出自己的旧棉衣,带着老花镜,晒着太阳补衣服。景希珍就要帮他补,彭德怀拒绝了,说:

“你呀,未必有我这两下子。”

后来,彭德怀果然补好了旧棉衣,补得很不错。在从抗美援朝战场凯旋后,彭德怀一直使用一部旧式汽车,有关部门想要给他换个新的,他拒绝了。他说:

“这辆车还能用,换什么?”

他屋里的家具,只要他认为能用,就别想给他换新的。

图|景希珍(左四)与彭德怀家属等在四川成都合影

有一次,景希珍看到窗帘旧了,于是提出:

“窗帘旧了,换一下吧!”

彭德怀只说:

“旧了?老百姓用这样的布做成衣服,还不知穿多少年哩!”

在1965年11月,彭德怀去往成都,担任大三线建设副总指挥。

景希珍曾不经彭德怀同意,把彭德怀一双穿了十几年的旧皮鞋,给偷偷丢了。彭德怀认为浪费,念叨了很久:

“我那双皮鞋很可惜啊!我穿着最合脚了……”

彭德怀对于自己要求严格,但是身边工作人员遇到困难,他总是看在眼里,伸出援手帮助他们。

不论是身边的服务员,还是来修房子的工人,以及探亲归来的战士们,他们有了困难,彭德怀总是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身边工作人员解决困难。他和同志们聊天,常常问:

“你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通过景希珍,彭德怀拿自己的工资,帮助身边的同志就有许多次。

对于彭德怀这位老首长,景希珍怀念他,感谢他的谆谆教导。彭德怀燃尽自己的一生,照亮了祖国和人民的康庄大道,也照亮了景希珍人生的前进方向。此后,景希珍历任总参检察院副检察长、总参离职休养干部管理处政委等职务,1989年离休。

图|家人整理景希珍遗像

景希珍离休后,一直致力于整理、撰写有关彭德怀元帅的回忆录和相关材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将彭德怀元帅伟大形象再次生动展现在后人面前。他曾经应邀在各大院校、单位,做有关彭德怀元帅事迹的报告。2010年7月7日上午10时25分,景希珍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80岁。景希珍临终前,还穿着三十多年前的军装,他只对家人讲:

“我还想在天堂继续陪伴敬爱的彭老总。”